《幼科證治大全》~ 二,胎熱
二,胎熱
1. 二,胎熱
巢氏曰。小兒在胎。母食熱物之物。或熱藥。令兒生下身熱面赤眼開口熱。痰盛喘急。大便不通。小便赤澀。多因胎中受熱。或因誤服溫劑。致令熱蓄於內蒸胎氣。固有此證。若久而不治。則鵝口重舌紫赤丹瘤。急驚風搐。皆由此而生也。
【入門】釀乳方(楊氏方),主生下面赤眼閉。二便不通。不飲乳。
生地黃(二錢),澤瀉(二錢半),豬苓,赤茯苓,天花粉(各一錢半),茵陳,甘草(各一錢),山梔子
上水煎。令乳母捏去宿乳。卻服藥。少頃乳之。
【醫統】木通湯,治小兒胎熱諸熱。腸腑開澀。瘡毒丹班。母子同服。
木通,扁豆(各五錢),大黃,赤茯苓,甘草(各三錢),瞿麥,滑石,山梔子,車前,黃芩(各一錢)
上入燈心。薄荷。水煎服。
【醫統】甘豆湯,治小兒胎熱。
甘草(一錢),黑豆(二錢),淡竹葉(十片)
上入燈心。水煎服。
【準繩】四聖散,治芽兒受熱毒。生下兩目不開。
燈心,黃連,秦皮,木賊
上入棗。水煎澄清。去渣。無時洗面目。自開。後服地黃膏。
【準繩】地黃膏,治小兒胎熱。
山梔子,綠豆粉(各一兩半),粉草(六錢)
上為末。用生地黃搗杵兩半。和好蜜一兩半。以薄瓦器盛在銅銚內。煮成膏。如稀糊。候冷候分入前末。同在乳缽內再研勻和丸。芡實大。每以半丸。麥門冬湯化服。
【綱目】胎熱地黃湯,治兒生下面赤眼閉。身體壯熱。哭聲不止。熱如湯。乃胎熱之候也。
生乾地黃,赤芍,川芎,當歸,栝蔞根
上水煎。產婦可服。抹些入兒口。
小兒初生。有胎熱證者。宜先以木通散煎與母服。使通於乳。令兒飲之。通心氣。解煩熱。不可求速效。乳母服藥。漸次解熱。百無一失。若以涼藥攻之。損脾胃。必致嘔吐。變生大患也。
白話文:
[二,胎兒熱症]
巢氏說,嬰兒在母胎中,如果母親食用了過多性熱的食物或是熱性的藥物,這會導致嬰兒出生後出現身體發熱、臉色紅赤、眼睛睜開、口熱、痰多、呼吸急促、大便不通暢、小便色赤且排尿困難等現象。這些症狀大多是由於胎兒在母體中受到過多的熱性影響,或是因為誤服溫熱的藥物,導致熱氣積聚在胎兒體內,蒸騰胎兒的氣血,因此出現這些症狀。如果長時間未得到治療,可能會出現口腔內長出白色膜狀物、舌頭腫大、舌頭及口腔黏膜呈紫紅色、皮膚出現紅斑、急驚風、抽搐等症狀,這些都是由於胎兒熱症所引發的。
【入門】釀乳方(楊氏方),適用於新生兒臉色紅赤、眼睛閉著、大小便不通暢、不願吸吮母乳的情況。
配方:生地黃二錢、澤瀉二錢半、豬苓、赤茯苓、天花粉各一錢半、茵陳、甘草各一錢、山梔子。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讓乳母先捏掉舊的乳汁,然後服用此藥,稍待片刻後再哺乳。
【醫統】木通湯,適用於治療新生兒的胎兒熱症、各種熱症、腸胃問題、瘡毒、丹毒,母親和嬰兒可以一同服用。
配方:木通、扁豆各五錢、大黃、赤茯苓、甘草各三錢、瞿麥、滑石、山梔子、車前、黃芩各一錢。以上藥材加入燈心、薄荷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【醫統】甘豆湯,適用於治療新生兒的胎兒熱症。
配方:甘草一錢、黑豆二錢、淡竹葉十片。以上藥材加入燈心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【準繩】四聖散,適用於治療胎兒受到熱毒影響,出生後雙眼無法打開。
配方:燈心、黃連、秦皮、木賊。以上藥材加入棗子,用水煎煮,澄清後去渣,隨時清洗面部,眼睛自然會睜開,之後服用地黃膏。
【準繩】地黃膏,適用於治療新生兒的胎兒熱症。
配方:山梔子、綠豆粉各一兩半、粉草六錢。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使用生地黃搗碎後與好蜜一兩半混合,放入薄瓦容器中,在銅鍋中煮成膏狀,如同稀糊,待冷卻後加入上述粉末,再在乳缽中研勻混合成丸,大小如芡實,每次服用半丸,用麥門冬湯化開服用。
【綱目】胎熱地黃湯,適用於治療新生兒臉色紅赤、眼睛閉著、身體發熱、不停哭泣、全身發熱如湯的症狀,這是胎兒熱症的表現。
配方:生乾地黃、赤芍、川芎、當歸、栝蔞根。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產婦可以服用,並抹一些藥液到嬰兒口中。
新生兒如果出現胎兒熱症,應先讓母親服用木通散,讓藥力通過乳汁傳遞給嬰兒,使心氣通暢,解除煩熱。不能期望立即見效,母親服藥後,熱氣會逐漸消散,這樣纔不會出錯。如果用寒涼的藥物來強制退熱,會損傷脾胃,可能導致嘔吐,進而產生更大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