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幼科證治大全》~ 一九 哭無聲

回本書目錄

一九 哭無聲

1. 一九 哭無聲

幼幼心書云:「鍾洪聲大,澗遠流長;形處胞胎之中,受氣充足,水火兼濟,心腎不虧,所以發聲清韾洪亮,是其根本深壯,稟賦充實,抑自然之理也。

初生啼哭,發聲不出,或短促呃呃,上下氣不相乘,此由胎氣不足,根本不壯,何必藥焉?縱使以意投藥,終非長大之見,醫者不可不察。」

白話文:

根據一本名為《幼幼心書》的古籍所述,如果新生兒的哭聲宏亮,猶如鐘聲洪亮,溪流綿長,這象徵著在母體內時,寶寶得到充足的養分與能量,陰陽調和,心臟與腎臟功能良好,因此能發出清脆而宏亮的哭聲,顯示他的身體根基深厚且健康,這是天生就有的好體質,是自然規律。

然而,如果新生兒出生後哭不出聲音,或者哭聲短暫、斷斷續續,像是打嗝一般,這表示呼吸系統未能順利運作,上氣和下氣未能協調,通常是由於在胎兒期養分攝取不足,導致身體根基不穩固。這種情況不一定需要立即用藥,即便使用藥物,也只是治標不治本,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醫生在面對這種情況時,必須細心觀察,判斷真正的原因,才能做出最適當的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