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津壽泉

《幼科證治大全》~ 一○六,麻疹 (2)

回本書目錄

一○六,麻疹 (2)

1. 一○六,麻疹

陳皮,厚朴,蒼朮,茯苓,牛子,澤瀉,木通

上姜水煎。

【濟世】四苓散,治麻疹泄瀉。須分新久。新瀉熱瀉宜之。

豬苓,澤瀉,白朮,茯苓

上加木通。水煎服。

按醫鑑曰。疹症寒瀉者。十中無一。如有傷食傷冷。不得已以理中湯。一服而止。

【保赤】升麻澤瀉湯,治麻疹自利。

豬苓,澤瀉,滑石,赤茯苓,甘草,黃連,升麻

上各等分。水煎服。

【保赤】平胃散,治麻疹出之時。泄瀉者。

蒼朮,厚朴,甘草,陳皮

上各等分。水煎服。或為末。調服亦可。

按疹出之時。自利不止。或瀉稀水頻數者。最為惡候。但要看其疹。若遍身稠密太盛。或紫色。或紅色甚者。則又不妨。蓋毒在大腸。非泄則鬱遏而不解。惟用平胃散加葛根連翹以解之而已。疹一發透。依期收去。自然瀉止。若疹已收。而瀉尤不止者。疹必未盡。再用前藥。

加連翹、黃連、牛蒡子、木通、澤瀉、以分利之。若用訶子、肉蔻等澀滯之藥。則變腹脹、痞滿、喘急、不治之症矣。

【醫鑑】一方,小兒疹後。赤白痢疾。

黃連,甘草,杏仁,桔梗,木通,厚朴,澤瀉

上各等分。燈草水煎服。如下墜。加枳殼。

【保赤】黃芩芍藥湯,治麻症滯下者。

條芩(三錢),白芍,升麻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

上水煎服。

【保赤】三黃丸,治麻後。赤白痢。裡急後重。身實者。

黃芩(蒸),黃連(炒),大黃(蒸過)

上各等分。為末糊丸。如梧桐子大。二三丸。白湯下。量大小虛實加減。

【保赤】香連丸,治症同前。身虛者。以此和之。

黃連(一兩),吳茱萸(五兩)

上用少水拌勻。頓滾水內。半日取出。炒乾揀去茱萸不用。加木香三兩。不見火。共為細末。醋糊丸。米湯下。量大小加減。

按黃連苦寒。直折心家之火。恐其大寒之性。凝而不行。故以茱萸之辛溫。制之。木香以通利三焦。氣行而火降矣。且能監製黃連。此方也。一冷一熱。寒因熱用。最得制方之妙。

【保赤】黃芩湯,治麻後赤白痢。

黃芩(炒),黃連(炒),當歸(酒洗),川芎,人參,木香,青皮(炒),枳殼(炒),檳榔,甘草

上各等分。水煎好。再加益元散。調服。

按疹出之時。曾作瀉痢。未經清解。至疹退之後。變為休息痢。不問赤白。裡急後重。晝夜無度頻並者。此餘毒在大腸也。須分虛實治之。實者三黃丸利之。虛者香連丸和之。後用黃芩湯。養血行氣為治。河間曰。養血而下利自止。行氣而後重自除。誠哉斯言也。鑑之。

【濟世】導赤散,治麻疹已出。譫語小便閉者。

生地,木通,甘草,淡竹葉

上水煎。

按此方清利心小腸之熱良劑。

【保赤】甘桔湯,疹出之時。咽喉腫痛。不能飲食者。此毒火怫鬱。而上薰咽喉也。以此湯。

白話文:

一○六、麻疹

治療麻疹的處方及說明:

治療麻疹瀉瀉的方劑:

需區分麻疹瀉瀉的新舊。如果是新發的熱瀉,可以使用四苓散:豬苓、澤瀉、白朮、茯苓,再加木通,水煎服。 醫書記載,麻疹寒瀉的案例很少。若因傷食或受寒導致瀉瀉,不得已可服用理中湯,但只服用一次即可。

治療麻疹自利的方劑:升麻澤瀉湯(豬苓、澤瀉、滑石、赤茯苓、甘草、黃連、升麻,等分,水煎服)。

治療麻疹出疹期間瀉瀉的方劑:平胃散(蒼朮、厚朴、甘草、陳皮,等分,水煎服或研末調服)。若疹出時瀉瀉不止,或瀉稀水頻數,為惡候,但需觀察疹子的情況。若疹子遍身稠密、顏色深紫或鮮紅,則無妨,因為毒邪在腸道,不瀉則鬱結不解。此時可使用平胃散加葛根、連翹。疹子發透後,依次收斂,瀉瀉自然會停止。若疹子已收斂,但瀉瀉不止,則表示疹子未完全消退,需再次服用上述藥物,並加入連翹、黃連、牛蒡子、木通、澤瀉以利水通便。切勿使用訶子、肉蔻等收澀藥物,否則會導致腹脹、痞滿、喘急等危重症狀。

治療麻疹後赤白痢疾的方劑:

一個方劑:黃連、甘草、杏仁、桔梗、木通、厚朴、澤瀉(等分,燈草水煎服,如有下墜感,加枳殼)。

治療麻疹滯下的方劑:黃芩芍藥湯(黃芩三錢、白芍二錢、升麻二錢、甘草一錢,水煎服)。

治療麻疹後赤白痢疾,裡急後重,身體實證的方劑:三黃丸(黃芩(蒸)、黃連(炒)、大黃(蒸),等分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白湯服用,劑量依據虛實加減)。

治療麻疹後赤白痢疾,裡急後重,身體虛證的方劑:香連丸(黃連一兩、吳茱萸五兩,少水拌勻,放入滾水中煮半日,取出炒乾,揀去茱萸不用,加木香三兩,不用火拌勻,研成細末,醋糊為丸,米湯服用,劑量依據虛實加減)。黃連苦寒,能瀉心火,但怕其寒性凝滯,故用辛溫的吳茱萸制約,木香通利三焦,使氣機通暢,火邪下降,又能制約黃連,此方寒熱並用,是制方妙法。

治療麻疹後赤白痢疾的方劑:黃芩湯(黃芩(炒)、黃連(炒)、當歸(酒洗)、川芎、人參、木香、青皮(炒)、枳殼(炒)、檳榔、甘草,等分,水煎後,再加入益元散調服)。麻疹出疹期間曾瀉痢,未經調理,疹退後變成休息痢,不論赤白,裡急後重,晝夜不止,是餘毒在大腸,需區分虛實治療,實證用三黃丸,虛證用香連丸,之後服用黃芩湯,養血行氣。醫書記載:養血則下痢自止,行氣則後重自除。

治療麻疹已出,譫語,小便閉塞的方劑:

導赤散:生地、木通、甘草、淡竹葉(水煎服)。此方能清利心小腸之熱。

治療麻疹出疹期間,咽喉腫痛,不能飲食的方劑:

甘桔湯:(此方說明毒火鬱結,上薰咽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