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津壽泉

《幼科證治大全》~ 一○四,痘瘡 (8)

回本書目錄

一○四,痘瘡 (8)

1. 一○四,痘瘡

人參(一兩)

上水煎。濃汁灌下。即蘇。

【保赤】胃風湯,治痘。下痢膿血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官桂,川芎,當歸,白芍

上加粟米一百粒。水煎服。

按此方出和劑局方。而劉宗原曰。名之為治風。而實非治風。乃補血和血。益胃氣之藥下血痢而挾虛者。實可倚仗也。

【保赤】阿膠駐車丸,治痘後。下痢膿血。並腸垢。

當歸(二兩),黃連(四兩),乾薑(炮一兩五錢)

上為末。阿膠二兩炒成珠。醋煮膏。和末藥。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食前米飲下。日三服。小兒研化。

【保赤】涼血芍藥湯,治痘出作痛。

芍藥(酒炒),當歸(酒洗),生地黃(酒洗),地骨皮,紅花

上各等分。水煎服。

【保赤】犀角消毒飲,治痘出作痛。

犀角,牛子,荊芥,甘草

上水煎服。

按痘出而痛者。治各不同。初出時痛者。發未盡也。宜和解。既出稠密痛者。毒盛血瘀也。上二方最宜也。

【保赤】加味四聖解毒湯,治痘癢。大便秘者。

紫草,木通,枳殼,黃耆,桂枝,大黃

上水煎服。

按群玉曰。痘瘡發癢。如能食。而大便堅結者。此邪氣內實。正氣外虛也。此湯主之。

【保赤】消風火解毒湯,治痘發癢。

防風,荊芥,升麻,芍藥,桂枝,牛子,葛根

上各等分。淡竹葉為引。水煎服。

按心書曰。痘瘡作癢者。火邪傳於肌膚之間。不能即出。或血方流行。而為風寒外束。故鬱滯而作癢者。此湯最宜。

【保赤】八物湯,治痘發癢。剝去痂皮。仍灌漿如瘡疥者。

人參,黃耆,甘草,白朮,當歸,川芎,白芍,地黃

上各等分。水煎服。或加薑棗。

按痘癢屬氣血虛者。宜此。

【保赤】參耆內托散,治瘡色淡白。精神虛怯。小便利。大便頻至。夜癢甚者。此氣血兼脾俱虛也。

人參,黃耆,當歸,川芎,防風,厚朴,桔梗,白芷,桂,紫草,木香,糯米(一撮)

上等分。水煎服。

【保赤】加味四物湯,瘡色紅紫。煩躁。大小便不利。渴欲飲湯水。甚而至抓破流血者。此氣虛血熱毒盛。而血行氣分。血味鹹醃螫皮肉而癢也。用之治。

依本方。加參耆、丹皮、連翹、蟬蛻、白芷、甘草。

上等分。水煎服。

補遺方

【全幼】疹痘護眼。人多用胭脂塗目四邊。仍以黃柏膏塗之。

【醫林】黃蘗膏,醫學綱目護眼膏錢氏方也

黃蘗(一兩),新綠豆(一兩半),甘草(四兩)

上為末。香油調。從耳前至眼眶。厚塗之。日兩三次。如早用則瘡不至面。縱有亦稀也。

【濟世】吹雲散,治痘後餘毒入眼。生翳。或紅。或腫痛。

黃丹(水飛一錢),輕粉(三分),片腦(一釐)

上為末。鵝管吹耳內。如左眼患吹入右耳。右眼患吹入左耳。一日三次。兼服後藥。須得早治。遲則必難為矣。

【保赤】一方,用黃丹輕粉各一錢。為末。吹照前法效。

白話文:

一○四,痘瘡

人參湯:人參一兩,水煎服,可急救昏迷。

保赤胃風湯:治痘瘡伴隨下痢膿血,藥物包含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官桂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芍,加粟米一百粒,水煎服。此方出自《和劑局方》,劉宗原認為其功效並非單純治風,而是補血和血,益胃氣,用於治療下血痢且伴有虛弱症狀者。

保赤阿膠駐車丸:治痘瘡後下痢膿血及腸垢,藥物包含當歸、黃連、乾薑,製成丸藥服用。

保赤涼血芍藥湯:治痘瘡發出時疼痛,藥物包含芍藥、當歸、生地黃、地骨皮、紅花,水煎服。

保赤犀角消毒飲:治痘瘡發出時疼痛,藥物包含犀角、牛子、荊芥、甘草,水煎服。痘瘡發出疼痛的治療方法因時而異,初期疼痛是發疹未盡,宜和解;疹子已出且稠密疼痛,是毒盛血瘀,以上二方最為適用。

保赤加味四聖解毒湯:治痘瘡發癢且便秘,藥物包含紫草、木通、枳殼、黃耆、桂枝、大黃,水煎服。痘瘡發癢且能進食,但便秘者,是邪氣內實,正氣外虛。

保赤消風火解毒湯:治痘瘡發癢,藥物包含防風、荊芥、升麻、芍藥、桂枝、牛子、葛根,淡竹葉引經,水煎服。痘瘡發癢是火邪傳於肌膚之間,不能即時排出,或血液運行不暢,被風寒外束,鬱滯而發癢。

保赤八物湯:治痘瘡發癢,痂皮脫落後仍有滲液,如瘡疥狀,藥物包含人參、黃耆、甘草、白朮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地黃,水煎服,可加薑棗。痘瘡發癢屬於氣血虛弱者,宜用此方。

保赤參耆內托散:治痘瘡顏色淡白,精神虛弱,小便量少,大便次數頻繁,夜間瘙癢嚴重,此為氣血及脾胃皆虛,藥物包含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川芎、防風、厚朴、桔梗、白芷、桂枝、紫草、木香、糯米,水煎服。

保赤加味四物湯:治痘瘡顏色紅紫,煩躁,大小便不利,口渴欲飲,甚至抓破流血,此為氣虛血熱毒盛,血液運行於氣分,血液鹹味刺激皮膚而發癢,藥物包含原四物湯加人參、黃耆、丹皮、連翹、蟬蛻、白芷、甘草,水煎服。

補遺方

疹痘護眼:民間常用胭脂塗抹眼周,並用黃柏膏塗抹。

黃蘗膏:出自《醫學綱目》護眼膏錢氏方,藥物包含黃蘗、綠豆、甘草,製成膏劑塗抹眼周,可預防痘瘡蔓延至面部。

吹雲散:治痘瘡後餘毒入眼,導致眼翳、紅腫疼痛,藥物包含黃丹、輕粉、冰片,製成粉末吹入耳內,左眼患吹入右耳,右眼患吹入左耳。需及早治療。

另一方:用黃丹、輕粉各一錢,製成粉末,用法同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