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津壽泉

《幼科證治大全》~ 一○四,痘瘡 (4)

回本書目錄

一○四,痘瘡 (4)

1. 一○四,痘瘡

當歸,生地黃,紅花,牡丹皮,赤芍,桔梗,木通,腹皮,連翹,川芎

燈心水煎服。此方得安表、和中、解毒、三法。盡善。誠痘科之神方也。丹溪云。熱者清之。實者平之。其此方之謂歟。毒盛綿密。加荊芥、牛蒡。渴加天花粉、竹葉、滑石。小便尿血。加犀角、梔子。吐血、乾嘔。加犀角、黃連。發紅斑。加犀角、黃芩、黃蘗、山梔子、玄參。

小便溢。加豬苓、澤瀉。小便秘。加滑石、瞿麥。大便秘。加枳實、前胡。煩躁。加麥門冬天花粉。煩渴狂亂譫語。加知母、石膏、麥門冬。嘔吐。加豬苓、澤瀉、黃連。咽喉痛。加甘草、牛蒡子、荊芥。泄瀉。加澤瀉、防風。嘔。加陳皮。

【保赤】解毒防風湯,治痘七日後。壯熱毒盛。氣弱。痘出不快。及痘出而聲又啞。

防風(五分),地骨皮(醫學綱目易水先生方也),黃耆,枳殼,芍藥,荊芥,牛蒡子(各二分半)

上水煎服。

【心法附】紫草木香湯,治瘡出不快。及大便自利。

紫草,木香,茯苓,白朮(各一錢),甘草(少許)

上入糯米。煎湯。春抱按楊氏云。紫草能利大便。白朮木香佐之。又按李氏入門。有人參。或隱。或加藿香。

【心法附】疏氣飲,治氣實痰鬱。發不出者。

蒼朮,白芷,防風,升麻,黃芩,芍藥,連翹,當歸(各等分),甘草節(減半)

上水煎。

【心法附】紫草木通湯,治痘出不快。(醫學綱目海藏王氏方也)

紫草,木通,人參,茯苓,糯米(各四分),甘草(二分)

上水煎服。如大便利者。去紫草。加木香。

【醫林】快透散,治痘出不快。

紫草,蟬蛻,人參,木通,白芍,甘草

上水煎服。春抱按此方。入門名透肌散。

一方有升麻。

吳山甫曰。氣弱痘出不盡者。此方主之。人參、甘草、能益氣而補中。紫草、木通、能透肌而起痘。升麻。蟬蛻、能退熱而消風。乃芍者。所以調陰氣。而和營衛也。

【正傳】五積散,天時嚴寒。為寒所折。不能起發。宜散寒溫表。冬三月寒甚。紅斑初見。宜五積正氣散。參蘇飲。楊氏調解散。陳氏木香散。

白芷,川芎(各三分),桔梗(一分半),芍藥,茯苓,甘草(炙),川歸(各錢半),肉桂,半夏(各二分),陳皮,枳殼,麻黃,蒼朮(各一錢),乾薑,厚朴(薑製各四分)

上除肉桂、枳殼、白芷。三味。另為粗末外。一十二味。細切漫火炒令轉色。攤冷。次入三味末。令均作一服。水一盞半。入生薑三片。煎至一盞。去粗稍熱服。

【正傳】辰砂五苓散,炎暑隆盛。煩渴昏迷。瘡出不快。五苓散加辰砂。細研為末是也

上煎生地黃、麥門冬。調服。

【直訣】參耆四聖散,治痘瘡已出。至六七日不起發。不成膿。

人參,黃耆(炒),白朮(炒),茯苓,當歸,芍藥(炒),川芎(各五分),紫草,木通,防風(各三分),糯米(二百粒)

白話文:

一○四,痘瘡

這個方劑使用當歸、生地黃、紅花、牡丹皮、赤芍、桔梗、木通、厚朴皮、連翹、川芎,用水煎服。此方具有宣通表邪、調和中氣、解毒三種功效,非常完善,堪稱痘瘡治療的妙方。正如丹溪翁所言:「熱者清之,實者平之」,此方正是如此。若毒邪盛而痘疹密集,可加入荊芥、牛蒡子;口渴者,加天花粉、竹葉、滑石;小便尿血者,加犀角、梔子;吐血、乾嘔者,加犀角、黃連;出現紅斑者,加犀角、黃芩、黃柏、山梔子、玄參;小便過多者,加豬苓、澤瀉;小便不通者,加滑石、瞿麥;大便秘結者,加枳實、前胡;煩躁不安者,加麥門冬、天花粉;煩渴、狂躁、胡言亂語者,加知母、石膏、麥門冬;嘔吐者,加豬苓、澤瀉、黃連;咽喉疼痛者,加甘草、牛蒡子、荊芥;腹瀉者,加澤瀉、防風;單純嘔吐者,加陳皮。

【保赤】解毒防風湯,用於痘瘡發病七天後,壯熱毒盛、氣虛、痘疹出疹緩慢,或痘疹已出但聲音嘶啞者。

此方用防風、地骨皮、黃耆、枳殼、芍藥、荊芥、牛蒡子,用水煎服。

【心法附】紫草木香湯,用於痘疹出疹緩慢及大便溏瀉者。

此方用紫草、木香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,加入糯米同煎。

【心法附】疏氣飲,用於氣機阻滯、痰濁壅盛,痘疹發不出者。

此方用蒼朮、白芷、防風、升麻、黃芩、芍藥、連翹、當歸、炙甘草,用水煎服。

【心法附】紫草木通湯,用於痘疹出疹緩慢者。

此方用紫草、木通、人參、茯苓、糯米、甘草,用水煎服。若大便通暢者,去掉紫草,加入木香。

【醫林】快透散,用於痘疹出疹緩慢者。

此方用紫草、蟬蛻、人參、木通、白芍、甘草,用水煎服。

【正傳】五積散,用於天寒地凍,寒邪束表,痘疹不能發出者,宜散寒溫陽;冬三月寒邪最盛,紅斑初現者,宜用五積正氣散、參蘇飲、楊氏調解散、陳氏木香散。

此方用白芷、川芎、桔梗、芍藥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當歸、肉桂、半夏、陳皮、枳殼、麻黃、蒼朮、乾薑、厚朴,其中肉桂、枳殼、白芷三味另研為粗末,其餘十二味細切炒至變色,攤涼後再加入三味粗末,混合均勻,水煎服。

【正傳】辰砂五苓散,用於炎熱夏季,煩渴昏迷,痘疹出疹緩慢者,宜用五苓散加辰砂,研末服用,並煎服生地黃、麥門冬調服。

【直訣】參耆四聖散,用於痘瘡已出,六七天後仍未完全發出,膿液未成者。

此方用人參、炒黃耆、炒白朮、茯苓、當歸、炒芍藥、川芎、紫草、木通、防風及糯米,共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