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津壽泉

《幼科證治大全》~ 一○四,痘瘡 (2)

回本書目錄

一○四,痘瘡 (2)

1. 一○四,痘瘡

又按此方錢氏所制也。保赤全書曰。或痘已出。表熱甚者。亦宜此湯。又曰。以本方加紫蘇箏尖各五分。山楂牛子各一錢。冬加麻黃一錢。服之。痘易出易斂。又按凡見紅點。則禁後服者。恐一偏見歟。師曰。此蓋為痘疏毒少者言。不達立言之旨處。謂凡痘才見紅點。真不可服。

殊不知四味乃發表解毒。疏通氣血。升降陽之劑。痘太密。正宜常服以解之。令陷者升之。燥者潤之。郁者疏之。過者平之。陰精不衰。而陽毒不亢也。苟謂痘疏毒少者。雖他藥不可服。況此湯乎。

【醫御】參蘇飲,治小兒發憎寒。咳嗽。或過天時。或感風寒異氣。痘疹疑似之間。最宜服此發散。

紫蘇,陳皮,半夏,茯苓,乾葛,桔梗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人參(七分)

上水煎服。

按保赤全書曰。加山楂最妙。冬加麻黃也。此方亦發熱。疑似之間。可用之。山甫曰。風寒客於外。故用紫蘇、乾葛以發表。痰嗽壅於內。故用半夏、前胡、桔梗、陳皮、茯苓、以安里。邪去之後。中外必虛。人參、甘草急固其虛。此則表和而痘易出。里和而氣不虛。表裡無失。斯良劑也。

【醫御】惺惺散,治小兒風寒時氣。發熱必作痘疹。宜服此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桔梗,細辛,天花粉,甘草(各等分)

上每服一錢。水一盞。薄荷葉同煎。三分。去滓服。要和氣。入姜煎。山甫加芍藥。

山甫曰。發熱之初。未明是痘。形體怯弱者。此方主之。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防其虛也。乃細辛、桔梗所以疏其陽。天花粉、白芍所以和其陰。

【醫御】敗毒散,治痘瘡壯熱。已出未快。咽喉腫痛。胸膈不利。

人參,桔梗,甘草,柴胡,荊芥,防風,陳皮(各等分),牛子(加倍)

上為粗末。每服一錢。水一盞。煎四分。去滓。食後溫服。按保赤全書方。升麻、乾葛、紫蘇、川芎、羌活、防風、荊芥、前胡、薄荷、桔梗、枳殼、牛蒡子、蟬蛻、山楂、地骨皮、甘草、十六味也。又方。無葛根。加紫蘇。上姜水煎服。初熱壯盛等症宜此

【保赤】蘇解散,治痘初壯熱頭痛。或腰痛腹痛作脹。一切熱毒甚者。

紫蘇,乾葛,防風,荊芥,白芷,蟬蛻,紫草,升麻,牛子,木通,甘草

上水煎服。

【保赤】紫草化毒湯,痘已出未出。熱壅不快。並宜服之。

紫蘇(二錢),陳皮(一錢),升麻,甘草(各五分)

上水煎服。小便赤。加木通。

山甫曰。紫草活竅利血化毒。陳皮快膈消痰利氣。升麻消風發散瘡痍。甘草補虛和中解熱。木通之加。為導熱邪。由溺而泄肅。

【壽世】消毒飲,痘瘡欲出已出。熱尚未解。毒氣太盛。稠密成片。急進此三四服。快透消毒如神。專治內蘊邪熱。咽喉不利。痰涎壅嗽。眼目赤。臉腫腮項結核。腫壅毒聚。遍身風疹痹毒赤痛等症。

白話文:

一○四,痘瘡

錢氏所制的方劑,保赤全書記載,痘疹已出,但表熱較重者,也適合服用。書中另載,可在原方基礎上添加紫蘇葉、陳皮各五分,山楂、牛蒡子各一錢,冬天再加麻黃一錢,服用後痘疹更容易出現和消退。但書中也提到,看到紅點就禁止服用,這可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。老師說,這是針對痘毒較少的情況而言,沒有理解原文的真正含義。認為痘疹一出現紅點就絕對不能服用藥物,這是錯誤的。

事實上,這個四味藥方具有發表解毒、疏通氣血、升降陽氣的作用。痘疹太密集時,更應該經常服用來解毒,使下陷的痘疹上升,乾燥的痘疹滋潤,鬱結的痘疹疏通,過盛的痘疹平復,這樣才能使陰精不衰竭,陽毒不亢盛。如果認為痘毒少就不能服用,那其他藥物都不能服用,更何況是這個藥方呢?

【醫御】參蘇飲,用於治療小兒發熱惡寒、咳嗽,或超過發病時間,或感受風寒異氣,痘疹症狀不明確時,最適合服用此發散藥方。藥方組成:紫蘇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葛根、桔梗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人參(七分)。水煎服。

保赤全書記載,加山楂效果最佳,冬天再加麻黃。此方也適用於發熱、症狀不明確的情況。山甫說,風寒入侵體表,故用紫蘇、葛根發表;痰嗽壅塞於內,故用半夏、前胡、桔梗、陳皮、茯苓以安撫內臟;邪氣去除後,表裡必然虛弱,故用人參、甘草來急救虛弱。這樣就能使表證和解,痘疹更容易出現,裡證也和解,氣血不虛,表裡調和,這是良方。

【醫御】惺惺散,用於治療小兒風寒,發熱,可能要長痘疹,宜服用此藥。藥方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桔梗、細辛、天花粉、甘草(各等分)。每次服用一錢,加水一盞,與薄荷葉一起煎,煎至三分,去渣服用。需注意藥性平和,可加生薑同煎。山甫加了芍藥。

山甫說,發熱初期,還不清楚是不是痘疹,體質虛弱者,宜用此方。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預防虛弱;細辛、桔梗疏通陽氣;天花粉、白芍和緩陰氣。

【醫御】敗毒散,用於治療痘瘡壯熱,痘疹已出但尚未完全好轉,咽喉腫痛,胸膈不舒暢。藥方組成:人參、桔梗、甘草、柴胡、荊芥、防風、陳皮(各等分),牛蒡子(加倍)。研成粗末,每次服用一錢,加水一盞,煎至四分,去渣,飯後溫服。保赤全書記載的方劑中,有升麻、葛根、紫蘇、川芎、羌活、防風、荊芥、前胡、薄荷、桔梗、枳殼、牛蒡子、蟬蛻、山楂、地骨皮、甘草十六味藥,另有一個方劑不含葛根,但加了紫蘇。用生薑水煎服。初期熱盛等症宜用此方。

【保赤】蘇解散,用於治療痘疹初期壯熱頭痛,或腰痛、腹痛、脹痛,一切熱毒較重者。藥方組成:紫蘇、葛根、防風、荊芥、白芷、蟬蛻、紫草、升麻、牛蒡子、木通、甘草。水煎服。

【保赤】紫草化毒湯,痘疹已出或未出,熱邪壅盛,症狀不適,都適合服用。藥方組成:紫蘇(二錢),陳皮(一錢),升麻、甘草(各五分)。水煎服。小便赤者,加木通。

山甫說:紫草可以活血化瘀,利竅解毒;陳皮可以消痰利氣,快膈;升麻可以消風發散瘡毒;甘草可以補虛和中解熱;加木通可以引導熱邪從小便排出。

【壽世】消毒飲,痘瘡將出或已出,熱邪尚未消退,毒氣太盛,痘疹密集成片,應立即服用三到四劑,能迅速透發毒邪,療效如神。專治內蘊邪熱,咽喉不適,痰涎壅塞咳嗽,眼目赤腫,面部腫脹,頸項結核,腫脹毒聚,全身風疹、痹痛、赤痛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