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津壽泉

《幼科證治大全》~ 七八,腫脹 (2)

回本書目錄

七八,腫脹 (2)

1. 七八,腫脹

【御藥】勻氣散,治脾肺氣逆。喘嗽面浮。小便不利。

陳皮(七錢),桑白皮,桔梗,赤茯苓,甘草(各半兩),藿香(三錢),木通(二兩)

上入姜燈心。水煎服。

【全幼】營衛飲子,治嬰孩小兒。調補氣血俱虛。四肢頭面手足浮腫。以致喘急。

當歸,熟地,人參,茯苓,川芎,白朮,甘草,芍藥,枳殼,陳皮,黃耆(蜜炙各二錢)

上水煎服。

【全幼】分氣飲子,治嬰孩小兒。調理腫脹作喘。氣短促急。坐臥不任。四肢浮腫。飲食吐逆。神困喜睡。

五味子,桔梗,茯苓,甘草,陳皮,桑白皮,草果,枳殼,大腹,白朮,當歸,紫蘇,蘇子,半夏

上入薑棗。水煎服。一方無五味子、當歸、白朮。

【丹溪】白文舉兒五歲。身面皆腫。尿少。

山梔(炒),桑皮(炒各一錢),黃芩(二錢半),白朮,蘇梗(各一錢半)

上作三貼。水一盞半。煎至半盞。食前溫服。

【湯氏】退腫氣方。

赤小豆,陳皮,蘿蔔子,甘草(炙各半兩),木香(炮一錢)

上入薑棗。煎服。大小加減。

【綱目】又方,用錢氏益黃散。加木香。去丁香。加蘿蔔子。去訶子為末。大小加減。米飲調下。(方見泄瀉門)

白話文:

七八,腫脹

勻氣散:治療脾肺氣逆導致的喘咳、面部浮腫和小便不利。藥方包含陳皮、桑白皮、桔梗、赤茯苓、甘草、藿香、木通,加薑燈心,水煎服。

營衛飲子:治療嬰幼兒氣血兩虛導致的四肢、頭面、手足浮腫及喘急。藥方包含當歸、熟地、人參、茯苓、川芎、白朮、甘草、芍藥、枳殼、陳皮、黃耆(蜜炙),水煎服。

分氣飲子:治療嬰幼兒腫脹、喘息、氣短、坐臥不安、四肢浮腫、嘔吐、嗜睡等症狀。藥方包含五味子、桔梗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桑白皮、草果、枳殼、大腹皮、白朮、當歸、紫蘇、蘇子、半夏,加薑棗,水煎服。另一方略去五味子、當歸、白朮。

白文舉一方:治療五歲兒童全身浮腫、尿少。藥方包含炒山梔子、炒桑白皮、黃芩、白朮、蘇梗,水煎服,分三次服用。

退腫氣方:治療腫脹。藥方包含赤小豆、陳皮、蘿蔔子、炙甘草、炮木香,加薑棗,水煎服,劑量可根據情況調整。

另一方:以錢氏益黃散為基礎,加入木香,去除丁香,加入蘿蔔子,去除訶子,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調服,劑量可根據情況調整。(此方詳見泄瀉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