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幼幼集》~ 下卷 (7)
下卷 (7)
1. 初生訣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不拘時,用生薑湯化開服。
香砂保安丸
香附(炒,四兩),砂仁(炒),白朮(炒),神麯(炒),麥芽(炒,各二兩),山楂(三兩),益智,陳皮(各一兩半),木香,檳榔,使君子(炒,各一兩),甘草(六錢)
上為末,煉蜜丸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不拘時,用米飲化開服。
青橘餅子
木香(炒),青皮,陳皮(去白,各二錢半),厚朴(薑製,七錢半),神麯(炒),麥芽(炒,各五錢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芡實大,捏作餅子。每一餅,不拘時,用米湯化開下。
抱龍丸
牛膽南星(二兩),天竺黃(五錢),雄黃,辰砂,甘草(各二錢五分),麝香(五分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不拘時,用薄荷湯化下。
金薄鎮心丸
山藥,硃砂(各一兩),牙硝(一錢半),甘草,人參,茯苓(各五錢),麝香(五錢),片腦(一錢),紫河車(黑豆水煮,二錢五分)
上用金箔十五片為衣,煉蜜丸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不拘時,用薄荷湯化開下。
瀉白散
桑白皮,地骨皮(各一兩),甘草(炙,五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一二錢,入糯米一百粒,煎服。
白玉餅子
滑石,輕粉,半夏,南星(各一錢),巴豆(二十四粒,去皮,用水一碗煎乾,將豆細研後,入眾藥和勻)
上用糯米飯丸如綠豆大,捏作餅子。三歲以上服五餅,三歲以下三餅,空心或臨臥時,蔥白湯下。
滾痰丸
天南星(薑製,一兩),半夏(薑汁製,一兩半),白牽牛末(六錢),黃芩(一兩),枳實(炒,八錢),輕粉(炒,一錢)
上為末,薑汁糊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空心薑湯下。
天竺黃丸
天竺黃(一兩),天南星(薑製,一兩半),半夏(薑湯泡,五次),天花粉(各二兩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芡實大。每一丸,薑湯磨化下。
五疳消積丸
青皮,陳皮,香附(各二兩),山楂,三稜,蓬朮,乾薑,良薑,枳殼,神麯,麥牙(各一兩),蘿蔔子(一兩),吳茱萸(五錢)
上為末,麵糊丸,如粟大。每服一二十丸,空心白湯下。
挨積丸
三稜,丁皮(各七錢半),乾薑(炮,一錢),巴豆(去油淨,五錢),青皮,丁香(各二錢半)
上為末,醋糊丸,如粟米大。每服一二錢,食前薑湯送下,量病加減。
香連胃苓丸
白朮(炒,一兩),茯苓,厚朴,陳皮,蒼朮,白芍(各五錢),黃連(六錢),豬苓,澤瀉(各七錢),木香,甘草(炙,各二錢)
上為末,煉蜜丸,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不拘時,用燈心、老米同煎湯化下。
胃苓丸
蒼朮(二兩半),厚朴(二兩),陳皮,白朮,官桂(各一兩),豬苓,澤瀉(各二兩),甘草,茯苓(各一兩半)
白話文:
初生訣
香砂保安丸: 將香附(炒)、砂仁(炒)、白朮(炒)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)(各二兩)、山楂(三兩)、益智、陳皮(各一兩半)、木香、檳榔、使君子(炒)(各一兩)、甘草(六錢)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不限時間,用米湯送服。
青橘餅子: 將木香(炒)、青皮、陳皮(去白)(各二錢半)、厚朴(薑製)(七錢半)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)(各五錢)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,再捏成餅狀。每次服用一餅,不限時間,用米湯送服。
抱龍丸: 將牛膽南星(二兩)、天竺黃(五錢)、雄黃、辰砂、甘草(各二錢五分)、麝香(五分)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不限時間,用薄荷湯送服。
金薄鎮心丸: 將山藥、硃砂(各一兩)、牙硝(一錢半)、甘草、人參、茯苓(各五錢)、麝香(五錢)、片腦(一錢)、紫河車(黑豆水煮)(二錢五分)研磨成粉末,用十五片金箔包裹,再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不限時間,用薄荷湯送服。
瀉白散: 將桑白皮、地骨皮(各一兩)、甘草(炙)(五錢)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到二錢,加入一百粒糯米同煎服。
白玉餅子: 將滑石、輕粉、半夏、南星(各一錢)、巴豆(二十四粒,去皮,用水一碗煎乾,再研磨成細粉,與其他藥材混合)用糯米飯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再捏成餅狀。三歲以上兒童每次服用五餅,三歲以下兒童每次服用三餅,空腹或睡前用蔥白湯送服。
滾痰丸: 將天南星(薑製)(一兩)、半夏(薑汁製)(一兩半)、白牽牛末(六錢)、黃芩(一兩)、枳實(炒)(八錢)、輕粉(炒)(一錢)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空腹用薑湯送服。
天竺黃丸: 將天竺黃(一兩)、天南星(薑製)(一兩半)、半夏(薑湯泡,五次)、天花粉(各二兩)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薑湯磨化後送服。
五疳消積丸: 將青皮、陳皮、香附(各二兩)、山楂、三稜、蓬朮、乾薑、良薑、枳殼、神麴、麥芽(各一兩)、蘿蔔子(一兩)、吳茱萸(五錢)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製成粟米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二十丸,空腹用白湯送服。
挨積丸: 將三稜、丁皮(各七錢半)、乾薑(炮)(一錢)、巴豆(去油淨)(五錢)、青皮、丁香(各二錢半)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製成粟米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到二錢,飯前用薑湯送服,劑量需根據病情調整。
香連胃苓丸: 將白朮(炒)(一兩)、茯苓、厚朴、陳皮、蒼朮、白芍(各五錢)、黃連(六錢)、豬苓、澤瀉(各七錢)、木香、甘草(炙)(各二錢)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不限時間,用燈心草和老米一起煎煮的湯送服。
胃苓丸: 將蒼朮(二兩半)、厚朴(二兩)、陳皮、白朮、官桂(各一兩)、豬苓、澤瀉(各二兩)、甘草、茯苓(各一兩半)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。(此處缺少服用方法說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