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繼孔

《幼幼集》~ 下卷 (8)

回本書目錄

下卷 (8)

1. 初生訣

上咀片為末。每服二錢,姜三片,燈心一十根,老米六十粒,煎服。

大承氣湯

大黃,芒硝(各五錢),厚朴(一兩),枳實(二枚)

上服二錢,姜三片,水一鍾,煎三分,不拘時服。

木香檳榔丸

郁李仁(去皮),皂角(去皮,酥炙),半夏(泡),枳殼,青皮,杏仁(去皮尖),木香,檳榔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另將皂角四兩,用水一碗熬成膏,入熟蜜少許,丸綠豆大。每服十丸,薑湯下。

五苓散

白朮(炒,二兩),茯苓,澤瀉(各一兩半),豬苓(一兩),官桂(三錢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二匙,燈心湯調化,空心服。

天水散

滑石(水飛,六兩),甘草(一兩)

上為細末,清水不拘調下。

香薷飲

香薷,白扁豆(各三錢),厚朴,陳皮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上用水煎服。

藿香正氣散

大腹皮(洗),白芷,半夏(泡,七次),紫蘇,白茯苓(各五錢),厚朴(薑製),白朮,陳皮(各一兩),桔梗,藿香(各一兩半),甘草(炙,一兩)

上銼散。每服二錢,姜三片,棗二枚,同煎服。

四君子湯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各等分)

上水煎,加薑、棗煎亦可。

木香餅

木香,檳榔,白豆蔻(去殼),青黛(各一錢半),麝香(一錢),續隨子(三錢),蝦蟆(燒存性,二錢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食前清米湯下。

參苓白朮散

人參(一兩),白朮(三兩半),石蓮子肉(一兩半),山藥(二兩),蓮肉(一兩),桔梗(五錢),白茯苓(二兩半),薏苡仁(炒,二兩),甘草(炙,五錢)

上為末,每服二三錢,清米或糖湯調下,隨意加用。

助胃丸

人參,白朮,茯苓,縮砂,肉豆蔻(麵煨去油,一個),山藥,甘草(炙,各三兩),丁香(五粒),沉香,木香(各一錢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用薑湯化下。

惺惺散

桔梗,人參,細辛,白朮,天花粉,白茯苓,川芎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散,每服二錢,水半盞,生薑、薄荷各少許,煎至三分,不拘時服。如傷風無汗,加蔥白、薄荷煎服。

保和丸

神麯(炒),山楂,半夏,茯苓(各一兩),連翹,陳皮,卜子(各五錢)

上為細末,粥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薑湯下。

清寧散

羌活(二兩),防風(一兩),當歸(二兩,酒洗),大黃(二兩,蒸),川芎(一兩半),山梔(炒黑,一兩),龍膽草(五錢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用清湯調服,隨意大小加減。

錢氏白朮散

人參,白朮,茯苓,藿香,乾葛(各三錢),甘草(一錢),木香(少許)

上銼散,生薑三片,水一鍾,煎四五分溫服。

瀉肝散

軟柴胡,甘草(各一錢),當歸,白朮,白茯苓(各一錢五分),鉤藤(二錢)

白話文:

初生訣

上咀片方: 將上咀片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薑三片、燈心草十根、白米六十粒,煎煮服用。

大承氣湯: 大黃、芒硝各五錢,厚朴一兩,枳實二枚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薑三片,水一碗,煎煮三分,不限時間服用。

木香檳榔丸: 郁李仁(去皮)、皂角(去皮,用酥炙法炮製)、半夏(泡製)、枳殼、青皮、杏仁(去皮尖)、木香、檳榔,各等分量。將藥材磨成細粉,另取皂角四兩,加水一碗熬成膏狀,加入少量熟蜜,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
五苓散: 白朮(炒製,二兩)、茯苓、澤瀉各一兩半、豬苓一兩、官桂三錢。將藥材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一到二匙,用燈心草煎煮的湯水調服,空腹服用。

天水散: 滑石(水飛法炮製,六兩)、甘草一兩。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清水調服,用量不拘。

香薷飲: 香薷、白扁豆各三錢,厚朴、陳皮各一錢,甘草五分。加水煎煮服用。

藿香正氣散: 大腹皮(洗淨)、白芷、半夏(泡製七次)、紫蘇、白茯苓各五錢,厚朴(薑製法炮製)、白朮、陳皮各一兩,桔梗、藿香各一兩半,甘草(炙甘草,一兩)。將藥材切碎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薑三片、大棗二枚,一同煎煮服用。

四君子湯: 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各等分量。加水煎煮,也可加入薑、棗同煎。

木香餅: 木香、檳榔、白豆蔻(去殼)、青黛各一錢半,麝香一錢,續隨子三錢,蟾蜍(燒存性,二錢)。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煉製成丸藥,大小如芡實。每次服用一丸,飯前用清米湯送服。

參苓白朮散: 人參一兩,白朮三兩半,石蓮子肉一兩半,山藥二兩,蓮子肉一兩,桔梗五錢,白茯苓二兩半,薏苡仁(炒製,二兩),甘草(炙甘草,五錢)。將藥材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到三錢,用清米湯或糖水調服,用量可根據情況調整。

助胃丸: 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縮砂仁、肉豆蔻(麵煨法去油,一個)、山藥、甘草(炙甘草,各三兩),丁香五粒,沉香、木香各一錢。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蜂蜜煉製成芡實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薑湯送服。

惺惺散: 桔梗、人參、細辛、白朮、天花粉、白茯苓、川芎、甘草各等分量。將藥材切碎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水半碗、生薑、薄荷少許,煎煮至三分,不限時間服用。若為傷風無汗者,可加入蔥白、薄荷同煎。

保和丸: 神麴(炒製)、山楂、半夏、茯苓各一兩,連翹、陳皮、萊菔子各五錢。將藥材磨成細粉,製成粥丸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
清寧散: 羌活二兩,防風一兩,當歸(酒洗,二兩),大黃(蒸製,二兩),川芎一兩半,山梔子(炒黑,一兩),龍膽草五錢。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蜂蜜煉製成丸藥,用清湯調服,用量可根據情況調整。

錢氏白朮散: 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藿香、葛根各三錢,甘草一錢,木香少許。將藥材切碎成散劑,加薑三片,水一碗,煎煮至四五分溫熱服用。

瀉肝散: 柴胡、甘草各一錢,當歸、白朮、白茯苓各一錢五分,鉤藤二錢。

備註: 文中劑量單位「錢」、「兩」為古代計量單位,現代已不再使用,需參考專業醫學書籍進行換算。 此處僅提供翻譯,不提供任何醫療建議。 服用任何中藥前,請諮詢專業的中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