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幼幼集》~ 下卷 (1)
下卷 (1)
1. 下卷
2. 錢氏經驗良方
3. 初生訣
小兒生下一月餘,有病如何為分別?男左女右虎口看,若還紫紋胎驚熱,青色受胎氣不全。亦有驚多積蓄掣,青色必因數日前,皆因蹼跌□□顛。孩兒一歲至三歲,虎口脈內看兩邊。若還一關長一米,定是驚風傳候起,半寸病因是驚傳,先須用藥鎮心裡。若過第二第三關,並同驚積一般說,似出不出隱隱紋,此乃驚傳脾藏絕。
若還紫色難醫療,青色其驚入脾竅,此病呼作慢驚風,好手醫人急須療,或紅顏色便心寬,用藥之時立見安,脈過三關連指面,孩兒死後立須見,不拘顏色赤白紅,十死一生休怨嘆。二三歲時看虎口,更用中指按高骨,浮即生風數即驚,緊是顛癇風作熱,沉細腹痛緩沉虛,瀉痢皆因此脈初。微遲有積兼蟲盛,遲澀元來胃脘虛。
四歲脈不在指端,一指高骨按虛實,五六袞轉尋三部,平正關上為準則,七八稍多指稍許,九十次第八位取,十一十二也全看,十四十五三指數。小兒有病脈不多,先定浮沉遲數數,沉遲為陰浮為陽,更看面部屬何方,青色驚風白虛瀉,赤色痰熱黑難當,黃是脾家因有積,醫人審度用良方。
小兒脈緊風癇候,沉緩食傷多吐嘔,弦緊因知氣不和,緩急虛驚神不守,冷則沉細風則浮,牢實大便因秘久,腹痛之候緊而弦,此是胃寒宜療救。變蒸之時脈亦變,不治自然無過謬,單細疳勞洪有蟲,大小不均為惡候,脈遲而澀有寒熱,此是胃寒分別嘔,瀉痢浮弦不可醫,仔細思量宜審究。
小兒脈浮多風熱,沉細原因乳食結,弦長多是肝膈風,緊數驚風四肢掣,洪浮胃口似火燒,沉緊胃中痛不歇。虛濡有驚又兼驚,脈乳大小便中血,四至洪來苦煩滿,沉細腹中痛切切,滑主露濕冷所傷,弦緊容忤分明說。
五指尖頭冷,驚來不可當,若逢中指熱,必定是傷寒。中指獨自冷,痘疹症相傳;男左女右分,脈紋仔細看。
看指虎口脈色法
紫熱紅傷風,青驚白色疳,黑色因中毒,黃色因脾端。
身冷熱驗症歌
鼻冷知痘疹,耳冷緣傷風;熱症渾身熱,乍熱是傷脾。
囟門高起,脈來洪大而有力,渾身壯熱,日夜不寧者,是傷風寒,宜用發表之劑。囟門高起,脈來緊大而軟,身體不熱,唇紅口乾,乃是內熱,或有驚悸,宜抱龍丸治之。
乍涼乍熱,肚腹膨脹,大小便不通者,下之;如大小便照常者,保和丸主之。
口乾發渴,大便泄瀉,小便赤短者,胃苓丸主之。
囟門陷下,肚腹膨脹,不思乳食,乃是傷寒,宜用香砂保安丸治之。
傷風,惡風發熱頭應痛,兩頰微紅鼻涕多。汗出遍身兼咳嗽,此是傷風症易和。
傷寒,傷寒之候有多般,一概推詳便覺難,面目俱紅時噴嚏,氣粗身熱是傷寒。
夾食,鼻涕頭痛時吐逆,面黃紅白帶不一,此因夾食又傷寒,發表有功方下積。
白話文:
初生訣
嬰兒出生一個多月後,生病了如何分辨呢?男孩看左手虎口,女孩看右手虎口。虎口處若現紫色紋路,是受驚嚇導致發熱;青色則表示胎氣不足。也有些孩子驚嚇過度導致積食,青色則往往在數日前已有徵兆,多因跌倒或其他意外造成。
孩子一歲到三歲,觀察虎口的脈象,在兩邊脈內觀察。如果脈搏超過一寸(一關),必定是驚風發作的先兆;半寸則是輕微的驚嚇,需先用藥鎮靜心神。如果脈搏超過第二、第三寸(關),與驚嚇積食的情況類似,脈象若隱若現,這是驚嚇導致脾臟受損。
如果脈色呈紫色,很難治療;青色表示驚嚇入脾,此病稱為慢驚風,需立即治療;紅色則比較容易治療,用藥後很快見效。脈搏超過三寸(關)且蔓延到手指,孩子很可能很快就會死亡,不論脈色是赤白紅哪種顏色,都凶多吉少,不必過度自責。二、三歲的孩子觀察虎口脈象時,可用中指按壓虎口高骨處,脈搏浮則為風,數則為驚,緊則為癲癇發作,沉細則為腹痛或虛弱,瀉痢也因脈象呈現而有所不同。脈搏微遲,則表示積食或蟲積;遲澀則表示胃脘虛弱。
四歲以後,脈象不再只在指尖,需在一指高骨處按壓,以判斷虛實。五、六歲的孩子則需在三部脈位(寸、關、尺)中尋找脈象,以平正之關為準則。七、八歲的孩子則在指尖稍許偏上的位置取脈;九、十歲在第八位取脈;十一、十二歲也依此類推;十四、十五歲則以三指寬度為準。小兒生病,脈象變化不多,需先判斷脈搏的浮沉遲數。沉遲屬陰,浮數屬陽,再觀察面部顏色來判斷病情。青色為驚風,白色為虛瀉,赤色為痰熱,黑色則非常危險,黃色則表示脾臟積食,醫生需根據情況開具藥方。
小兒脈搏緊則為風癇,沉緩則為食傷或嘔吐,弦緊則表示氣血不和,緩急則為虛驚或神志不清。脈搏冷則沉細,風則浮數;脈搏牢實則表示大便秘結;腹痛時脈搏緊弦,表示胃寒需及時治療。病情變化時,脈象也會隨之改變,如果不治療,自然會有結果。脈搏單細則為疳勞或蟲積,大小不均則為惡候;脈搏遲澀伴有寒熱,表示胃寒,可能嘔吐;瀉痢時脈搏浮弦,則難以治療,需仔細思量。
小兒脈搏浮則為風熱,沉細則為乳食積滯,弦長則為肝膈風,緊數則為驚風伴肢體抽搐,洪浮則為胃口如火燒般,沉緊則為胃痛不止。脈搏虛濡則為驚嚇,伴有大小便出血;脈搏洪大則為煩躁滿悶,沉細則為腹痛;脈搏滑則為濕冷所傷,弦緊則為情緒鬱悶。
五指尖頭冰冷,則為驚嚇;若中指發熱,則為傷寒;中指單獨冰冷,則為痘疹。男孩看左手,女孩看右手,仔細觀察脈紋。
虎口脈色診斷:紫色表示熱症,紅色表示傷風,青色表示驚嚇,白色表示疳積,黑色表示中毒,黃色表示脾虛。
身體冷熱診斷:鼻子冰冷則為痘疹,耳朵冰冷則為傷風;全身發熱則為熱症,忽冷忽熱則為脾虛。
囟門高起,脈搏洪大有力,全身壯熱,日夜不安,這是傷風寒,需使用發汗解表藥物。囟門高起,脈搏緊大而軟,身體不熱,唇紅口乾,這是內熱或受驚嚇,宜服用抱龍丸。
忽冷忽熱,腹部膨脹,大小便不通,需瀉下;大小便正常則服用保和丸。
口乾舌燥,大便泄瀉,小便短赤,則服用胃苓丸。
囟門凹陷,腹部膨脹,不思乳食,這是傷寒,宜服用香砂保安丸。
傷風:惡風發熱,頭痛,兩頰微紅,鼻涕多,全身出汗並伴有咳嗽,這是容易治癒的傷風。
傷寒:傷寒症狀多樣,不易判斷,面目發紅,噴嚏,氣粗身熱是傷寒症狀。
夾食:鼻涕頭痛,嘔吐,面色黃紅白夾雜,這是夾食又傷寒,需先發汗解表,再治積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