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幼幼集》~ 上卷 (11)
上卷 (11)
1. 論痘瘡首尾不可汗首尾不可下
夫痘賴氣血以成終始,故苟得其養,無物不長;苟失其養,無物不消。初發之時,若不惡寒,遍身不拘急,頭不痛,脈不洪大,此無外感症也。若妄汗之,則榮衛虛,肌肉開泄,風邪乘間變成斑爛異症,首之不可汗也。若不惡食,不煩躁,大小便調,不譫言妄語,脈不沉滑,此無傷食症也。
若妄下之,則脾胃氣虛,毒不能外出,而反內入變成倒陷,首之不可下也。已出之後,氣血虧損,身作潮熱,惕惕惡寒,或頭痛,四肢痠痛,不思大補氣血,以為傷寒惡寒也,而妄用羌活、防風、乾葛、升麻,苛發表之劑,或服後愈增大熱,病家猶以為邪氣未盡,復更一醫而重加發表;若痘後胃弱不思納受,脾弱不能運化,毒氣不清,身熱不除,不思健脾、養胃、敗毒、調元,誤認以為傷食惡食而妄加克伐之劑反增嘔噦泄瀉,病家或以為消導未盡,復更一醫,而重加利之,如是二症,未有不傳變而為慢驚。若慢驚已成,溫補回陽尚近於理。
若徒治其標,率用天麻、防風、羌活、全蠍、殭蠶等藥,牛黃丸、鎮驚丹、紫金錠之類大傷陰血,如是夭亡,非庸醫妄汗、妄下者以殺之乎?所以痘後最忌汗下也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討論的是關於治療痘瘡(一種皮膚疾病,可能指天花或水痘)的過程中,首尾階段不應使用發汗或攻下的療法。
痘瘡的生成與恢復全賴人體的氣血,只要得到適當的滋養,身體機能自然能恢復;反之,如果得不到妥善照顧,任何事物都可能逐漸消退。在痘瘡剛發病時,如果病人沒有感到寒冷、全身肌肉並無緊繃、頭部亦無疼痛、脈象也不見顯著的洪大,這表示病人並無外感病症。此時若盲目地使用發汗療法,將會導致營衛虛弱,肌肉無法固密,外部風邪就會趁虛而入,轉變成為斑爛異常的症狀,所以痘瘡初期不宜使用發汗療法。
同樣的,如果病人食慾正常、沒有煩躁不安、大小便順暢、不會胡言亂語、脈象也不見沉滑,這代表他並無消化不良的問題。此時若盲目地使用攻下療法,將會導致脾胃氣虛,毒素無法排出反而向內侵襲,轉變成為病情惡化的倒陷症狀,所以痘瘡初期也不宜使用攻下療法。
痘瘡發出後,人體的氣血已損耗,身體可能會出現潮熱、畏寒、頭痛、四肢痠痛等症狀,如果此時不考慮大補氣血,反而誤認為這是感冒所導致的畏寒,而盲目使用羌活、防風、乾葛、升麻等藥材,以及強烈的表散藥物,可能會使病情更加嚴重。即使服藥後病情加劇,病人仍可能誤以為是邪氣尚未清除,再次換醫生並加大藥量,這種情況往往會引發慢驚的併發症。
痘瘡後期,如果胃腸功能弱,不想吃東西,脾臟功能差,無法有效消化食物,毒素殘留,身體持續發熱,應該考慮如何健脾養胃、清除毒素、調整體質,而不是誤認為是消化不良而盲目使用攻伐藥物,這樣反而會導致嘔吐、腹瀉等副作用,加重病情。如果病人仍然認為消化問題尚未解決,再換醫生並加大藥量,這種情況也會引發慢驚的併發症。
對於慢驚的治療,溫補回陽的方法相對合理。然而,如果只是單純地針對表面症狀,頻繁使用天麻、防風、羌活、全蠍、殭蠶等藥材,以及牛黃丸、鎮驚丹、紫金錠等藥物,會大量消耗體內的陰血,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。這種情況下,往往是庸醫的盲目發汗和攻下療法,直接導致了病人的死亡。因此,痘瘡後期最應該避免的就是發汗和攻下的療法。
2. 論痘瘡首尾當汗當下
夫痘始於胎毒,發於時氣,類乎傷寒,行乎氣血。初出之時,若身體壯熱,頭痛鼻塞,噴嚏咳嗽,煩躁面赤,六脈洪數者,此表實熱甚也,須用升麻葛根湯、麻黃湯微汗以解之。已出之後,風邪乘虛而入致熱毒鬱而不發,或寒熱往來,或發驚搐,或鼻流清涕,或頭背身痛宜人參羌活湯、敗毒散、抱龍丸以和之,否則熱不解而邪毒停蓄於肌肉之間,不變為濕爛膿水疼痛之症者幾稀矣。
若將見形、已見形時,大便秘結,身熱腹脹悶亂,煩躁狂言奔走,此裡實熱盛也,小承氣湯、四順飲加連翹利之。既膿之後,能食易消,大便秘結,發渴煩躁,此血熱停滯也,宜當歸芍藥湯加黃連、黃芩以順之;肥豬脂湯以潤之。小便澀者,六一散以利之,否則熱毒停於腸胃之間,未有不為口疳、牙宣、癰毒、下痢症者矣,豈可拘首尾不可汗、首尾不可下之說而誤之耶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討論的是關於治療痘瘡的策略,從開始到結束應採取的治療方法。
痘瘡起因於母體中的胎毒,在適當時節爆發,其症狀與感冒相似,影響著身體的氣血運行。在痘瘡初期,如果出現高燒、頭痛、鼻塞、打噴嚏、咳嗽、煩躁不安、臉色紅赤,以及脈搏跳動快速等症狀,這表明表層的熱毒非常嚴重,此時應該使用升麻葛根湯或是麻黃湯,讓病人微微出汗來緩解病情。
痘瘡爆發後,如果風邪趁虛而入,導致熱毒聚集無法散發,可能會出現寒熱交替、抽搐驚嚇、鼻涕清流、頭背身痛等症狀,這時候應該使用人參羌活湯、敗毒散、抱龍丸等藥物來調和病情,否則熱毒無法解除,邪毒會滯留在肌肉中間,最終很可能會變成濕爛膿水並伴隨劇烈疼痛的情況。
當痘瘡快要顯現或者已經顯現時,如果出現大便乾結、身體高熱、腹部脹悶、煩躁不安、胡言亂語、奔跑不休等症狀,這顯示內臟熱毒非常旺盛,應該使用小承氣湯或四順飲加入連翹來利尿排毒。
等到痘瘡化膿後,如果食慾好消化快,但是大便仍然乾結,並且口渴煩躁,這可能是血液熱毒停滯,應該使用當歸芍藥湯加入黃連、黃芩來調理,並使用肥豬脂湯來滋潤。如果小便不通暢,則可以使用六一散來利尿,否則熱毒停留在腸胃間,極有可能會引發口腔潰瘍、牙齦出血、膿瘍、下痢等病症。因此,我們不能被「痘瘡初期與末期不可出汗、不可排便」的說法所限制,避免因為誤解而耽誤病情。
3. 保元湯辨
人參止渴生津液、和中益元氣;黃耆溫肉分而實腠理,補三焦而托瘡膿;炙甘草之甘溫以健脾胃,合藥性而不走失,立此三味為保元湯,固其理,實其表,誠確然之至論矣。但以此而治虛症,何施之不得?若煩躁發渴引飲,壯熱二便不通者,可以保元湯施治乎?舌心焦黑,六脈沉滑,夾斑疹、失血發泡者,可以保元湯施治乎?是以治痘者,須當分別寒熱虛實,表裡氣血,隨症處方而治療焉,斯百發百中矣。
故苟得其人,則硝硫砒豆投之,而當誠中病之奇方;苟非其人,則雖參耆菽粟用之失宜,亦皆殘生之烏喙也。豈可以保元一湯而為治痘首尾之要藥哉。然則《博愛心鑑》一書,醫者當變通而酌用之耳。若以溫補為是,以清涼為非;以保元為是,以疏通為非,則非予之所敢知也。
予意治痘始末,莫若以理脾胃為主。胃司納受,脾司運化,一納一運,不惟氣得其正而血未必無小補矣,又何必拘拘於參、耆、甘草之三品也哉。
白話文:
人參能止渴並促進體內液體生成,調和中焦功能並增強體質;黃耆溫暖肌肉,鞏固肌腠,補充三焦功能,有助於瘡口癒合;炙甘草的甘甜溫和能強健脾胃,確保藥物性質穩定,不會流失,這三種藥材組成了保元湯,可鞏固體內機制,強化體表防禦,確實是極為精確的理論。然而,如果只用這種湯劑來治療虛弱的症狀,有什麼不能做到的呢?對於煩躁、口渴想喝水、高燒且大小便不暢的人,可以使用保元湯來治療嗎?舌頭中心焦黑,脈象沉滑,伴有斑疹、出血或起水泡的人,可以使用保元湯來治療嗎?因此,在治療水痘時,必須區分寒熱虛實,表裡氣血的不同,根據症狀開立藥方來進行治療,這樣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。
所以,如果遇到適合的人,即使是硝石、硫磺、砒霜、豆蔻等劇烈藥物,也能成為對症下藥的奇方;但如果不是適合的人,即使使用了人參、黃耆、大豆、粟米等補品,用錯了方法也會變成奪命的毒藥。我們怎能認為保元湯是治療水痘從頭到尾的唯一重要藥物呢。那麼,《博愛心鑑》這本書,醫生們應當靈活運用,酌情使用。如果一味地認為溫補是正確的,清涼是錯誤的;保元湯是正確的,疏通是錯誤的,這就不是我能理解的了。
我的看法是,從開始到結束治療水痘,不如把重點放在調理脾胃上。胃負責接受食物,脾負責消化吸收,一個接受,一個運轉,不僅能使氣血正常,血液也可能得到一些補充,又何必死守著人參、黃耆、甘草這三種藥材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