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原幼心法》~ 中卷 (5)

回本書目錄

中卷 (5)

1. 疳證諸方

一富兒黃瘦,善啖易飢,非肉不食,泄瀉一月,脈大,以為濕熱,當脾困而食少,今反形健而多食,不渴,此必疳蟲也,大便更有蟲,令其治蟲而愈。至次年夏初,復瀉,不痛而口乾,予曰:昔治蟲,不治疳也。以去疳熱之藥白朮湯下,三日而愈,後用白朮為君,芍藥為臣,川芎、陳皮、黃連、胡黃連,入蘆薈為丸,白朮湯下。禁肉與甜瓜,防再舉。

白話文:

一個富家小孩,皮膚發黃消瘦,很能吃又容易餓,只吃肉不吃別的,拉肚子已經一個月了,脈搏有力。當時診斷為濕熱,認為是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,但這個孩子卻恰恰相反,身體很健壯,食量很大,也不口渴。因此判斷他一定是患了疳蟲病,大便中果然發現蟲子,於是治療蟲症,病就好了。到了第二年夏天,他又拉肚子,但不痛卻口乾舌燥。我說:上次只治了蟲子,沒治好疳積。於是用治療疳積熱症的白朮湯治療,三天就好了。之後用白朮為主藥,芍藥為輔藥,再加入川芎、陳皮、黃連、胡黃連,以及蘆薈製成丸藥,用白朮湯送服。並且禁止他吃肉和甜瓜,以防舊病復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