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原幼心法》~ 中卷 (3)
中卷 (3)
1. 疳證諸方
胡黃連丸,治小兒熱疳。
胡黃連,川黃連(各五錢),硃砂(一錢半,別研)
上二連為末,加砂仁,入豬膽內系定,虛懸於銚中,煮一飯久,取出,研蘆薈、青黛各二錢半,去滓,蝦蟆灰二錢,麝少許,粳米飯丸,麻子大,每服十丸,米湯飲下。
木香丸,治小兒冷疳及疳在內。
木香,青黛,檳榔,肉豆蔻(各一分),麝香(錢半,另研),續隨子(一兩,去油),蝦蟆(二個,燒存性)
上為末,蜜丸綠豆大,每服三五丸至二十丸,薄荷湯下,食前服。
通神丸,治小作冷熱疳。
胡黃連,川黃連(各二錢),木香,蕪荑(炒。各一錢),丁香,肉豆蔻(生),使君子(焙肉。各一錢),大蝦蟆(一隻,銼碎,水煮爛,研膏)
上為末,膏和丸,麻子大,每服十丸,米飲下。
蘭香散,治小兒疳在外,鼻下赤爛。
蘭香葉(菜名,二分,燒灰),銅青(五分),輕粉(二字)
上為末,令勻。看大小,干貼之。
茯神丸,治小兒心疳。
茯神,蘆薈,琥珀,川黃連(淨),赤茯苓(各三分),鉤藤皮,遠志肉(薑製,焙乾),蝦蟆灰(各二分),麝(少許),細節菖蒲(一分)
上為末,粟米糊丸,麻子大,每服十丸,薄荷湯下。
天麻丸,治小兒肝疳、風疳、疳眼。
青黛,川黃連,天麻,北五靈脂,川芎,夜明砂(微炒),蘆薈(各一分),龍膽草,防風,蟬殼(去足。各一分半),全蠍(二隻,焙),麝(少許)
上為末,豬膽汁浸,糕丸,麻子大,每服十丸,薄荷湯下。
生地黃湯,治小兒疳眼。
生地黃,熟地黃(各一兩,淨),川芎,赤茯苓,枳殼(制),杏仁(水浸,去皮),川黃連(淨),半夏曲,天麻,地骨皮,甘草(炙。各二分)
上銼,每服二錢,姜三片,黑豆十五粒,水煎,臨臥服。
靈脂丸,治小兒脾疳、食疳。
北五靈脂,縮砂仁,白豆蔻,麥芽,蓬朮(煨),青皮(去白),橘紅,使君子肉(焙乾。各二分),蝦蟆(炙焦,三分)
化䘌丸,治小兒肺疳。
蕪荑,蘆薈,青黛,川芎,白芷梢,胡黃連,蝦蟆
上為末,糊丸麻子大,每服十丸,米飲下。
地黃丸,治小兒腎疳。
熟地黃(淨,四分半),赤茯苓,山茱萸(蒸,取肉焙),牡丹皮,山藥(焙),使君子(略煨,取肉。各二分),當歸,川芎,川楝肉(焙)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丸,空心溫酒化下。
下蟲丸,治小兒疳蛔諸蟲。
新白苦楝根皮(酒浸,焙),綠色黃蟲,木香,桃仁(浸去皮,焙),蕪荑(焙),雞心檳榔(各二錢),鶴蝨(炒,一錢),輕粉(二錢),干蝦蟆(炙焦,二錢),使君子(略煨,取肉,五十個)
上為末,糊丸麻子大,每服十丸,白湯下。
香蔻丸,治小兒疳瀉。
白話文:
疳證諸方
胡黃連丸:治療小兒熱疳。將胡黃連、川黃連各五錢,硃砂一錢半(另研磨)混合研磨成粉,加入砂仁,放入豬膽中紮緊,懸掛在鍋中,用文火煮一頓飯的時間,取出研磨,再加入研磨好的蘆薈、青黛各二錢半,去除雜質,以及蝦蟆灰二錢、麝香少許,製成麻子大小的米飯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木香丸:治療小兒冷疳及疳積在內臟。將木香、青黛、檳榔、肉豆蔻各一分,麝香半錢(另研磨),續隨子一兩(去油),蝦蟆兩個(燒成灰)混合研磨成粉,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到二十丸,用薄荷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
通神丸:治療小兒寒熱交替的疳症。將胡黃連、川黃連各二錢,木香、蕪荑(炒)各一錢,丁香、肉豆蔻(生)、使君子(焙)各一錢,大蝦蟆一隻(切碎,水煮爛,研磨成膏)混合研磨成粉,用蝦蟆膏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蘭香散:治療小兒疳積外顯,鼻下皮膚紅腫潰爛。將蘭香葉(一種蔬菜,燒成灰)二分,銅青五分,輕粉二分混合研磨成粉,均勻塗抹在患處。用量依據患處大小調整。
茯神丸:治療小兒心火旺盛引起的疳症。將茯神、蘆薈、琥珀、川黃連(淨)、赤茯苓各三分,鉤藤皮、遠志肉(薑汁炮製,焙乾)、蝦蟆灰各二分,麝香少許,細節菖蒲一分混合研磨成粉,用粟米糊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薄荷湯送服。
天麻丸:治療小兒肝火旺盛、風邪侵襲引起的疳症,以及疳積引起的目疾。將青黛、川黃連、天麻、北五靈脂、川芎、夜明砂(微炒)、蘆薈各一分,龍膽草、防風、蟬殼(去足)各一分半,全蠍二隻(焙乾),麝香少許混合研磨成粉,用豬膽汁浸泡,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薄荷湯送服。
生地黃湯:治療小兒疳積引起的目疾。將生地黃、熟地黃各一兩(淨),川芎、赤茯苓、枳殼(炮製)、杏仁(水浸,去皮)、川黃連(淨)、半夏曲、天麻、地骨皮、甘草(炙)各二分混合,每次服用二錢,加薑三片,黑豆十五粒,水煎服,睡前服用。
靈脂丸:治療小兒脾胃虛弱引起的疳症及消化不良引起的疳症。將北五靈脂、縮砂仁、白豆蔻、麥芽、蓬朮(煨)、青皮(去白)、橘紅、使君子肉(焙乾)各二分,蝦蟆(炙焦)三分混合研磨成粉,製成丸藥。
化䘌丸:治療小兒肺部虛弱引起的疳症。將蕪荑、蘆薈、青黛、川芎、白芷梢、胡黃連、蝦蟆混合研磨成粉,用糊劑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地黃丸:治療小兒腎虛引起的疳症。將熟地黃(淨)四分半,赤茯苓、山茱萸(蒸,取肉焙)、牡丹皮、山藥(焙)、使君子(略煨,取肉)各二分,當歸、川芎、川楝肉(焙)混合研磨成粉,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丸,空腹溫酒送服。
下蟲丸:治療小兒疳積伴隨蛔蟲等腸道寄生蟲。將新白苦楝根皮(酒浸,焙)、綠色黃蟲、木香、桃仁(浸去皮,焙)、蕪荑(焙)、雞心檳榔各二錢,鶴蝨(炒)一錢,輕粉二錢,干蝦蟆(炙焦)二錢,使君子(略煨,取肉)五十個混合研磨成粉,用糊劑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香蔻丸:治療小兒疳積引起的腹瀉。 (此方僅列出標題,未提供組成和用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