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原幼心法》~ 中卷 (3)
中卷 (3)
1. 諸疳灸法
小兒疳眼,灸合谷二穴,各一壯。取法:在手大指、次指兩骨間,陷中是穴。
小兒疳痢,脫肛體瘦,渴飲,形容憔悴,諸般醫治不差,灸尾椎骨上三寸骨陷間,三壯。岐伯云:兼三伏內,用桃枝、柳枝煎水浴孩,子午正時,當日灸之,後用清帛拭,兼有似見疳蟲隨汗出也,此法神效。
小兒羸瘦,飲食少進,不生肌肉,灸胃俞二穴,各一壯。取法:在十二椎下,兩傍各一寸半,陷中是穴。
白話文:
[疳疾的灸療方法]
對於患有眼疳的小朋友,應灸療合谷穴兩處,每處灸一次。合谷穴的位置是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凹陷處。
小朋友若患有疳痢,導致脫肛、身體消瘦、頻繁口渴喝水,外表看起來非常憔悴,即使經過各種治療都無效,可以試著灸療尾椎骨上方約三寸的凹陷處,灸三次。岐伯曾說,在三伏天內,可用桃樹枝和柳樹枝煮水來幫孩子沐浴,選擇中午時分進行灸療,之後再用清潔的布擦拭,甚至可以看到像是疳蟲的東西隨著汗水排出,這個方法非常有效。
如果小朋友身體瘦弱,食慾不佳,不易長肉,應灸療胃俞穴兩處,每處灸一次。胃俞穴的位置是在第十二椎骨下方,左右各一寸半的凹陷處。
2. 二、諸熱門
3. 論表虛熱
《病機機要》云: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,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;有暴發而為熱者,乃久不宣通而致也;有服溫藥而為熱者,有惡寒戰慄而為熱者,蓋諸熱之屬,心火之像。治法:小熱之氣,涼以和之;大熱之氣,寒以取之;甚熱之氣,則汗發之;發之不盡,則逆制之;制之不盡,求其屬以衰之。
苦者以治五臟,五臟屬陰而居於內;辛者以治六腑,六腑屬陽而在於外,故內者治之,外者發之。又宜養血益陰,其熱不治而自愈也。
白話文:
【討論表面虛假的熱症】
《病機機要》提到:有表面症狀且有熱感的稱為表熱,沒有表面症狀只有熱感的稱為裡熱;有些突然爆發的熱症,是因為長時間未能順利排解所導致;有些人因服用溫熱藥物後產生熱感,有些人則是在畏寒、發抖後產生熱感,這些種種的熱症,都可能是心火旺盛的表現。治療方法如下:對於輕微的熱感,應使用冷涼的藥物來調和;對於嚴重的熱感,應使用寒冷的藥物來抑制;對於非常嚴重的熱感,則應透過發汗來緩解;如果發汗仍無法完全解決問題,則需逆向操作來控制;如果控制仍無法達到效果,則需找出導致熱症的根本原因,並減弱其影響力。
苦味的藥物用於治療五臟,因五臟屬於陰性且位於身體內部;辛辣的藥物用於治療六腑,因六腑屬於陽性且位於身體外部,所以,內部的問題應從內部處理,外部的問題應從外部解決。此外,應注重補血養陰,這樣即使不特別治療熱症,它也可能自行恢復正常。
4. 辨論諸熱
楊氏曰:小兒之病,惟熱居多。夫熱有潮熱、驚熱、夜熱、餘熱、食熱、疳熱、壯熱、煩熱、積熱、風熱、虛熱、客熱、痰熱、寒熱、血熱、瘡疹熱十六者,大同而小異。熱之始發,必所因也。
其潮熱發歇有時,驚熱顛叫恍惚,夜熱多發旦止,餘熱寒邪未盡,食熱肚腹先發,疳熱骨蒸盜汗,壯熱一向不止,煩熱心躁不安,積熱頰赤口瘡,風熱汗出身熱,虛熱困倦少力,客熱來去不定,痰熱涎嗽飲水,寒熱發如瘧狀,血熱辰巳發熱,瘡疹熱耳鼻尖冷。諸證得之,各有所歸,其間或有三兩證交互者,宜隨其輕重而處治之。
白話文:
楊氏表示:小孩的疾病,大多是因為熱造成的。熱又可分為潮熱、驚熱、夜熱、餘熱、食熱、疳熱、壯熱、煩熱、積熱、風熱、虛熱、客熱、痰熱、寒熱、血熱、瘡疹熱這十六種,它們之間雖有細微差異,但大體上是相似的。熱症的開始發生,必然有其原因。
潮熱是按一定時間發作,驚熱會讓人精神錯亂,彷彿見鬼;夜熱通常在晚上發作,到天亮就停止;餘熱是在寒邪未完全消退的情況下產生的;食熱則是肚子和腹部最先表現出症狀;疳熱會出現骨蒸和盜汗的現象;壯熱是一直持續不退;煩熱會讓人心情焦躁不安;積熱會導致臉頰紅赤並出現口腔潰瘍;風熱會讓人出汗但身體仍然熱;虛熱會使人疲倦乏力;客熱的症狀來去無常;痰熱會引起咳嗽和喝水的慾望;寒熱的發作像瘧疾一樣;血熱通常在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發作;瘡疹熱會使耳鼻尖冷。這些症狀,各自有其歸屬,有時候也可能出現兩三個症狀交錯的情況,應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相應的治療。
5. 諸熱治法
心熱者,視其睡,口中氣溫,或合面臥,及上竄搖頭咬牙,瀉心湯主之。
肝熱者,手尋衣領及亂捻物,瀉青丸主之;壯熱,飲水,喘悶,瀉白丸主之。
脾熱,其熱在肌肉,遇夜尤甚,怠惰嗜臥,身熱飲水,四肢不收,瀉黃散主之。
肺熱,手掐眉目,日西熱甚,喘嗽寒熱,壯熱飲水,輕者瀉白散,重者涼膈散主之。
腎熱,兩足不喜衣覆然,此者,臍之下皆腎之所主,緣心氣下行於腎部也。東垣滋腎地黃丸主之。
潮熱,因傷寒時疫,觸變邪氣,陰氣不足,陽氣有餘,陽邪暴傷,則血氣凝滯,不即流通,壅逆無歸,傳於足陽明之經,遂生潮熱,早晚兩度,如潮水之應期也。《傷寒論》云:潮熱者,實熱也,當利大便。脈實者,大柴胡湯下之;脈虛浮數者,百解散汗之。
驚熱者,遍身發熱,面青白,自汗,心悸不寧,脈數,煩躁,顛叫恍惚,以錢氏涼驚丸、安神丸主之。
夜熱者,但夜間發熱,是陰中有陽邪也,以元戎四物二連湯主之。
餘熱者,謂寒邪未盡,得驚之遺熱也。仁齋曰:傷寒,汗下後而熱又來,表裡俱虛,氣不歸元,陽浮於外,不可再用涼藥。蓋熱去則寒起,古人戒之,法當和胃氣,使陽氣收斂歸內,其熱自止,宜以參苓白朮散主之。
食熱者,手心熱,肚背先熱,噯氣吐乳,大便酸臭,宜下積丸主之。
疳熱者,形瘦多渴,吃食不長肌肉,骨蒸盜汗,泄瀉無常,肚大腳弱是也,宜龍膽丸、胡黃連丸、蘆薈丸之類。
壯熱者,一向不止,由血氣壅實,五臟生熱,蒸熨於內,則眠臥不安,精神恍惚。熏發於外,表裡俱熱燥,躁,喘粗,甚則發驚癇也,火府散、通聖散主之。
煩熱者,心躁不安,五心煩熱,四肢溫壯,小便赤澀,宜一粒金丹主之。
積熱者,頰赤口瘡,下盛則腰腿壅腫,表裡實則身熱便澀,虛則汗下後仍熱也。或內因酒面、煎煿、熱藥峻補,外因大暖、爐火浸逼,皆能生熱。此內外蘊積之熱,非食積熱也,宜三黃丸、四順飲主之。
風熱者,汗出身熱,呵欠面赤。因其解脫,風邪致令所傷,客於皮毛,入於臟腑,則惡風、發熱、目澀、多睡。陽氣有餘,身熱無汗;陰氣有餘,身寒有汗;陰陽有餘,無汗而寒。《素問》曰:汗出而身熱者,風熱也。消風散、綠霞丸主之。
虛熱者,因傷寒及諸熱汗下之後余,去津太過,氣血未調,食飲勞傷,致令虛熱。其候困倦少力,面色青白,泄瀉多尿,虛汗自出,恍惚神慢,虛氣軟弱,又有久嗽、久瀉、久痢、久血、久瘧,以致諸疾之後成者,皆虛熱也。凡病久則血氣虛。如氣虛則發厥,血虛則發熱,氣血皆虛則手足厥而身熱也,宜以惺惺散、四君子湯、錢氏白朮散主之。
客熱者,為陽邪干於心也,心若受邪,則熱形於額,故先起於頭面,次而身熱,恍惚多驚,聞聲驚恐,良由真氣虛而邪氣勝也。邪氣既勝,真氣與之交爭,發渴無時,進退不定,如定之往來,故曰客熱,導赤散、黃連瀉心湯主之。
痰熱者,喘嗽飲水,由乳食不消,伏結於中,致成癖塊也,宜與白朮散滋養津液,次珍珠丸下其痰涎,或以妙丸子磨之。
寒熱者,證如瘧,陰陽相勝也。先寒而後熱,陽不足;先熱而後寒,陰不足。寒多而熱少,陰勝陽也;熱多而寒少,陽勝陰也;寒熱相半,陰陽交攻也;寒熱隔日,陰陽乍離也。陽盛發熱,陰勝發寒也。其有頭痛汗出者,有嘔吐不食者,有憎寒而飲水者,壯熱而飲湯者,有筋骨疼痛者,或瀉或秘,或內寒而外熱,或內熱外寒。又有寒而腹中痛,熱而腹中鳴,是有食積也。
治法:因於食積者,當用白餅子下之,次行補助,以錢氏白朮散;寒多熱少者,小柴胡湯加桂;熱多寒少者,白虎湯加桂;寒熱相半者,並用小柴胡湯主之。
血熱者,每日巳午間發熱,遇夜則涼,六合湯主之。
疹熱,耳鼻尖冷是也,人參敗毒散、升麻葛根湯、參蘇飲之類。
按:已上辨論諸熱症,可謂詳悉。《全嬰方》所云血熱者「巳午發熱,遇夜則涼」,與東垣所謂「夜則發熱,晝則明瞭」不同。然東垣所云血熱者,指陰虛而生內熱也,夜則發熱,晝則明瞭,取其晝陽夜陰也。鄭氏所云血熱者,指小兒血盛實而言也。蓋謂巳午者,心火用事之時也,而心主血,血氣行到巳午,則陽氣盛,陽氣與正氣相搏,故至期而發熱非其時者,則血熱也。因二說不同,故並錄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