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原幼心法》~ 中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中卷 (3)

1. 諸疳灸法

小兒疳眼,灸合谷二穴,各一壯。取法:在手大指、次指兩骨間,陷中是穴。

小兒疳痢,脫肛體瘦,渴飲,形容憔悴,諸般醫治不差,灸尾椎骨上三寸骨陷間,三壯。岐伯云:兼三伏內,用桃枝、柳枝煎水浴孩,子午正時,當日灸之,後用清帛拭,兼有似見疳蟲隨汗出也,此法神效。

小兒羸瘦,飲食少進,不生肌肉,灸胃俞二穴,各一壯。取法:在十二椎下,兩傍各一寸半,陷中是穴。

白話文:

孩子眼睛患有疳積,灸合谷穴,每個穴位灸一壯。合谷穴的位置:在拇指和食指兩根骨頭之間的凹陷處。

孩子患有疳積痢疾,肛門脫出,身體消瘦,口渴愛喝水,形容憔悴,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,灸尾椎骨上三寸的骨頭凹陷處,灸三壯。岐伯說:在夏季的三伏天內,用桃枝和柳枝煎水給孩子洗澡,在子午時分,當天就灸尾椎骨,灸完之後用乾淨的布擦拭,有時會看到像疳蟲一樣的東西隨著汗水排出,這種方法非常有效。

孩子身體虛弱瘦弱,食慾不振,肌肉不長,灸胃俞穴,每個穴位灸一壯。胃俞穴的位置:在第十二個胸椎下,兩邊各一寸半的凹陷處。

2. 論表虛熱

《病機機要》云: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,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;有暴發而為熱者,乃久不宣通而致也;有服溫藥而為熱者,有惡寒戰慄而為熱者,蓋諸熱之屬,心火之像。治法:小熱之氣,涼以和之;大熱之氣,寒以取之;甚熱之氣,則汗發之;發之不盡,則逆制之;制之不盡,求其屬以衰之。

苦者以治五臟,五臟屬陰而居於內;辛者以治六腑,六腑屬陽而在於外,故內者治之,外者發之。又宜養血益陰,其熱不治而自愈也。

白話文:

《病機機要》中說道:表面有熱症狀的稱為表熱,沒有表症而只有熱的稱為裡熱;突然發作的熱症,多是因長期不通暢所導致;服用溫性藥物而出現熱症的,以及伴隨寒戰而出現熱症的,這些都屬於熱證,是心火旺盛的表現。

治療方法:對於輕微的熱症,用涼性藥物調和;對於嚴重的熱症,用寒性藥物治療;對於非常嚴重的熱症,則要引發汗液排出;如果汗液排不乾淨,就要逆著病勢抑制熱症;如果抑制不住,就要找到熱症的病根,從根源上使其衰退。

苦味藥物可以治療五臟,五臟屬陰,位於體內;辛味藥物可以治療六腑,六腑屬陽,位於體外,所以要內治五臟,外治六腑。同時還要滋養血液,益氣陰,這樣熱症就能不治而愈。

3. 辨論諸熱

楊氏曰:小兒之病,惟熱居多。夫熱有潮熱、驚熱、夜熱、餘熱、食熱、疳熱、壯熱、煩熱、積熱、風熱、虛熱、客熱、痰熱、寒熱、血熱、瘡疹熱十六者,大同而小異。熱之始發,必所因也。

其潮熱發歇有時,驚熱顛叫恍惚,夜熱多發旦止,餘熱寒邪未盡,食熱肚腹先發,疳熱骨蒸盜汗,壯熱一向不止,煩熱心躁不安,積熱頰赤口瘡,風熱汗出身熱,虛熱困倦少力,客熱來去不定,痰熱涎嗽飲水,寒熱發如瘧狀,血熱辰巳發熱,瘡疹熱耳鼻尖冷。諸證得之,各有所歸,其間或有三兩證交互者,宜隨其輕重而處治之。

白話文:

楊氏說:小孩子的病,大多是熱症。熱症的種類很多,包括潮熱、驚熱、夜熱、餘熱、食熱、疳熱、壯熱、煩熱、積熱、風熱、虛熱、客熱、痰熱、寒熱、血熱、瘡疹熱等十六種,雖然大體相同,但還是有些細微的差別。熱症的發生,一定有其原因。

具體表現如下

  • 潮熱: 發熱和退熱有規律,會在特定時間發作。
  • 驚熱: 孩子會驚叫、神志恍惚。
  • 夜熱: 晚上發熱,早上退熱。
  • 餘熱: 感冒後,寒邪未盡,體內仍有餘熱。
  • 食熱: 吃東西後,肚子發熱。
  • 疳熱: 營養不良,骨頭發熱,盜汗。
  • 壯熱: 發燒一直持續,不退。
  • 煩熱: 心煩意亂,坐立不安。
  • 積熱: 臉頰發紅,口腔潰瘍。
  • 風熱: 出汗、發燒。
  • 虛熱: 疲倦乏力。
  • 客熱: 發熱時間不固定,時有時無。
  • 痰熱: 咳嗽、吐痰、口渴。
  • 寒熱: 發熱像瘧疾一樣,反覆發作。
  • 血熱: 辰時(早上7點到9點)和巳時(早上9點到11點)發熱。
  • 瘡疹熱: 患有麻疹、風疹等疾病,鼻子和耳朵尖端冰冷。

4. 諸熱治法

心熱者,視其睡,口中氣溫,或合面臥,及上竄搖頭咬牙,瀉心湯主之。

肝熱者,手尋衣領及亂捻物,瀉青丸主之;壯熱,飲水,喘悶,瀉白丸主之。

脾熱,其熱在肌肉,遇夜尤甚,怠惰嗜臥,身熱飲水,四肢不收,瀉黃散主之。

肺熱,手掐眉目,日西熱甚,喘嗽寒熱,壯熱飲水,輕者瀉白散,重者涼膈散主之。

腎熱,兩足不喜衣覆然,此者,臍之下皆腎之所主,緣心氣下行於腎部也。東垣滋腎地黃丸主之。

白話文:

心火旺盛的人,可以觀察他們的睡眠狀況,例如口氣溫熱,或者面朝下睡覺,以及睡覺時頭部亂動、咬牙等,可以用瀉心湯來治療。

肝火旺盛的人,會用手摸衣領或亂摸東西,可以用瀉青丸來治療。如果伴隨發燒、口渴、喘悶,可以用瀉白丸來治療。

脾火旺盛的人,熱氣會集中在肌肉,尤其到晚上更嚴重,會感到疲倦嗜睡,身體發熱、口渴、四肢無力,可以用瀉黃散來治療。

肺火旺盛的人,會用手掐眉目,到了傍晚熱度更甚,並且伴隨咳嗽、發燒、口渴,症狀輕微者可以用瀉白散,嚴重者可以用涼膈散來治療。

腎火旺盛的人,雙腳不喜歡被衣物覆蓋,這是因為肚臍以下都是腎臟所管轄的部位,這是因為心氣下降到腎臟的緣故。可以用東垣滋腎地黃丸來治療。

潮熱,因傷寒時疫,觸變邪氣,陰氣不足,陽氣有餘,陽邪暴傷,則血氣凝滯,不即流通,壅逆無歸,傳於足陽明之經,遂生潮熱,早晚兩度,如潮水之應期也。《傷寒論》云:潮熱者,實熱也,當利大便。脈實者,大柴胡湯下之;脈虛浮數者,百解散汗之。

驚熱者,遍身發熱,面青白,自汗,心悸不寧,脈數,煩躁,顛叫恍惚,以錢氏涼驚丸、安神丸主之。

夜熱者,但夜間發熱,是陰中有陽邪也,以元戎四物二連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潮熱

潮熱,是因傷寒時疫,接觸到外邪,導致陰氣不足,陽氣過盛。陽邪強烈侵襲,造成血氣凝滯,無法正常流通,積聚堵塞,最終傳到足陽明經脈,就產生了潮熱的症狀。早晚各發作一次,就像潮水漲落一樣有規律。

《傷寒論》中說:潮熱屬於實熱,應該要通便瀉熱。如果脈象實,就用大柴胡湯瀉下;如果脈象虛浮數,就用百解散發汗。

驚熱

驚熱是指全身發熱,臉色蒼白,自汗,心慌不安,脈象快速,煩躁不安,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。這時可以使用錢氏涼驚丸或安神丸來治療。

夜熱

夜熱是指只有晚上發熱,這是因為陰氣之中藏有陽邪。可以使用元戎四物二連湯來治療。

餘熱者,謂寒邪未盡,得驚之遺熱也。仁齋曰:傷寒,汗下後而熱又來,表裡俱虛,氣不歸元,陽浮於外,不可再用涼藥。蓋熱去則寒起,古人戒之,法當和胃氣,使陽氣收斂歸內,其熱自止,宜以參苓白朮散主之。

食熱者,手心熱,肚背先熱,噯氣吐乳,大便酸臭,宜下積丸主之。

疳熱者,形瘦多渴,吃食不長肌肉,骨蒸盜汗,泄瀉無常,肚大腳弱是也,宜龍膽丸、胡黃連丸、蘆薈丸之類。

白話文:

餘熱是指寒邪尚未完全消除,因受驚而留下的餘熱。仁齋說:傷寒患者,汗下之後又發熱,說明表裡都虛弱,氣機不能歸元,陽氣浮於體表,不可再用寒涼藥物。因為寒熱相克,熱退後就容易出現寒證,古人对此有所警示,應該調理脾胃,使陽氣收斂歸於內部,熱症自然會消失,宜用參苓白朮散。

食熱是指手心發熱,腹部背部先熱,噯氣、吐乳,大便酸臭,宜用下積丸。

疳熱是指身體消瘦、口渴,吃東西不長肌肉,骨蒸盜汗,拉肚子沒有規律,肚子大、腳弱,宜用龍膽丸、胡黃連丸、蘆薈丸等藥物治療。

壯熱者,一向不止,由血氣壅實,五臟生熱,蒸熨於內,則眠臥不安,精神恍惚。熏發於外,表裡俱熱燥,躁,喘粗,甚則發驚癇也,火府散、通聖散主之。

煩熱者,心躁不安,五心煩熱,四肢溫壯,小便赤澀,宜一粒金丹主之。

積熱者,頰赤口瘡,下盛則腰腿壅腫,表裡實則身熱便澀,虛則汗下後仍熱也。或內因酒面、煎煿、熱藥峻補,外因大暖、爐火浸逼,皆能生熱。此內外蘊積之熱,非食積熱也,宜三黃丸、四順飲主之。

白話文:

發燒持續不退,是因為血氣壅塞,五臟積熱,熱氣蒸騰,導致夜間難以安眠,精神恍惚,並從內向外發散,表裡都感到熱燥,躁動不安,呼吸急促,嚴重時還會出現驚厥。這時可以服用火府散或通聖散來治療。

心煩躁不安,五心煩熱,四肢發熱,小便赤澀,則可以用一粒金丹來治療。

臉頰發紅,口舌生瘡,下半身積熱導致腰腿腫脹,表裡都積熱則身體發熱、小便澀滯,虛熱則出汗後仍感到發熱,這些都是積熱的表現。積熱可能是因食用辛辣食物、長期熬夜、服用熱性藥物、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中或靠近爐火等因素造成。這些內外積熱與飲食積熱不同,可以用三黃丸或四順飲來治療。

風熱者,汗出身熱,呵欠面赤。因其解脫,風邪致令所傷,客於皮毛,入於臟腑,則惡風、發熱、目澀、多睡。陽氣有餘,身熱無汗;陰氣有餘,身寒有汗;陰陽有餘,無汗而寒。《素問》曰:汗出而身熱者,風熱也。消風散、綠霞丸主之。

虛熱者,因傷寒及諸熱汗下之後余,去津太過,氣血未調,食飲勞傷,致令虛熱。其候困倦少力,面色青白,泄瀉多尿,虛汗自出,恍惚神慢,虛氣軟弱,又有久嗽、久瀉、久痢、久血、久瘧,以致諸疾之後成者,皆虛熱也。凡病久則血氣虛。如氣虛則發厥,血虛則發熱,氣血皆虛則手足厥而身熱也,宜以惺惺散、四君子湯、錢氏白朮散主之。

白話文:

風熱症狀表現為出汗、身體發熱、打呵欠、臉紅。這是因為風邪入侵,損傷了表皮,進入內臟,導致怕風、發燒、眼睛乾澀、嗜睡。陽氣充足的人會發熱但不流汗,陰氣充足的人會發冷但流汗,陰陽都充足的人既不流汗又發冷。《素問》中說:出汗且身體發熱,就是風熱。可以用消風散、綠霞丸治療。

虛熱症狀則是由於傷寒或其他熱病汗出過多,津液流失過度,氣血失調,飲食勞損,導致虛熱。患者會感到疲倦乏力、面色蒼白、腹瀉尿多、虛汗自出、神志恍惚、虛弱無力,還有久咳、久瀉、久痢、久血、久瘧等,這些都是虛熱症狀。久病則氣血虛弱。氣虛會導致昏厥,血虛會導致發熱,氣血皆虛則手腳冰冷而身體發熱。可以用惺惺散、四君子湯、錢氏白朮散治療。

客熱者,為陽邪干於心也,心若受邪,則熱形於額,故先起於頭面,次而身熱,恍惚多驚,聞聲驚恐,良由真氣虛而邪氣勝也。邪氣既勝,真氣與之交爭,發渴無時,進退不定,如定之往來,故曰客熱,導赤散、黃連瀉心湯主之。

痰熱者,喘嗽飲水,由乳食不消,伏結於中,致成癖塊也,宜與白朮散滋養津液,次珍珠丸下其痰涎,或以妙丸子磨之。

寒熱者,證如瘧,陰陽相勝也。先寒而後熱,陽不足;先熱而後寒,陰不足。寒多而熱少,陰勝陽也;熱多而寒少,陽勝陰也;寒熱相半,陰陽交攻也;寒熱隔日,陰陽乍離也。陽盛發熱,陰勝發寒也。其有頭痛汗出者,有嘔吐不食者,有憎寒而飲水者,壯熱而飲湯者,有筋骨疼痛者,或瀉或秘,或內寒而外熱,或內熱外寒。又有寒而腹中痛,熱而腹中鳴,是有食積也。

白話文:

客熱是因為陽邪入侵心臟,心臟受到邪氣侵襲,就會導致額頭發熱,所以先從頭面部開始發熱,接著全身發熱,出現神志恍惚、容易驚恐,聽到聲音就害怕,這是因為正氣虛弱,邪氣盛行的緣故。邪氣盛行,正氣與邪氣互相爭鬥,就會不停口渴,身體忽冷忽熱,如同定點來回移動,所以叫做客熱。治療客熱可以使用導赤散、黃連瀉心湯。

痰熱是因乳食消化不良,積聚在體內形成痰塊,導致喘咳、喝水困難。治療痰熱應該先用白朮散滋養津液,再用珍珠丸化解痰液,也可以用妙丸子研磨服用。

寒熱是指像瘧疾一樣,陰陽互相爭奪的狀態。先寒後熱表示陽氣不足,先熱後寒表示陰氣不足。寒氣多而熱氣少,代表陰勝陽;熱氣多而寒氣少,代表陽勝陰;寒熱各佔一半,代表陰陽互相攻擊;寒熱交替出現,代表陰陽分離。陽氣旺盛就會發熱,陰氣旺盛就會發寒。寒熱症狀表現多樣,可能頭痛、出汗、嘔吐、食慾不振、怕冷、喝水、發燒、喝湯、筋骨疼痛、腹瀉或便秘、內寒外熱或內熱外寒。如果寒著肚子痛、熱著肚子發響,可能是食物積滯導致的。

治法:因於食積者,當用白餅子下之,次行補助,以錢氏白朮散;寒多熱少者,小柴胡湯加桂;熱多寒少者,白虎湯加桂;寒熱相半者,並用小柴胡湯主之。

血熱者,每日巳午間發熱,遇夜則涼,六合湯主之。

疹熱,耳鼻尖冷是也,人參敗毒散、升麻葛根湯、參蘇飲之類。

白話文:

如果是因为饮食积滞导致的病症,应该先用白饼子方剂来帮助排泄,接着再进行调理,可用钱氏白术散。如果寒症多热症少,就用小柴胡汤加桂枝;如果热症多寒症少,就用白虎汤加桂枝;如果寒热并存,则用小柴胡汤为主。

如果是因为血热导致的病症,每天在巳午时段发热,到晚上就凉下来,可以用六合汤治疗。

如果出现疹子伴随发热,并且耳鼻尖冰冷,可以用人参败毒散、升麻葛根汤、参苏饮等方剂治疗。

按:已上辨論諸熱症,可謂詳悉。《全嬰方》所云血熱者「巳午發熱,遇夜則涼」,與東垣所謂「夜則發熱,晝則明瞭」不同。然東垣所云血熱者,指陰虛而生內熱也,夜則發熱,晝則明瞭,取其晝陽夜陰也。鄭氏所云血熱者,指小兒血盛實而言也。蓋謂巳午者,心火用事之時也,而心主血,血氣行到巳午,則陽氣盛,陽氣與正氣相搏,故至期而發熱非其時者,則血熱也。因二說不同,故並錄之。

白話文:

上面已经详细讨论了各种热症,可以称得上详尽。《全婴方》中说血热者“巳午发热,遇夜则凉”,和东垣所说“夜则发热,昼则明瞭”不同。但是东垣所说的血热,是指阴虚而生内热,所以夜里发热,白天清醒,这是因为白天属阳,晚上属阴。郑氏所说的血热,是指小儿血气盛实而言。因为巳午时分,正是心火旺盛的时候,而心主血,血气运行到巳午,阳气就旺盛,阳气与正气相搏,所以到了这个时间段发热,就说明是血热。由于两种说法不同,所以都记录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