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原幼心法》~ 上卷 (10)

回本書目錄

上卷 (10)

1. 原戒巫

原巫所以交鬼神,非所以治病也。苟信巫而不信醫,此天下之愚婦俗夫也。所以倉公著書曰:信巫不信醫者,為不治之病。故特出此儆戒,毋陷偷薄之俗,且符水反能驚嚇幼孩。生病只憑醫藥治病,以求效驗,使幼孩得以求其天年也。慎之慎之!

白話文:

原本的巫師是用來溝通鬼神的,並不是用來治療疾病的。如果盲目地相信巫術卻不相信醫學,這種人就是天底下最愚昧無知的人。因此,倉公在他的著作裡提到:只相信巫術不相信醫學的人,他們的病基本上就是無法治療的。所以我特別提出這一點來警告大家,不要陷入這種淺薄的風俗中,而且符水反而可能驚嚇到幼小的孩子。生病時應該依靠醫藥來治療,以求得實際的療效,讓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,達到他們應有的壽命。一定要小心啊,千萬要小心!

2. 原問病源

原切脈以謂能知病源。若幼孩臟腑血氣未全,難憑診脈,又不能言語,雖大人所傷食物,脈中豈能見其形象乎?醫者宜逐一問其根源,病家當一一直說其所傷何物。若父母不以病源直告,醫者又不詳問,苟或有差,其患不淺。所以醫必詳問,主必直告,使醫者備知其食物,則用藥必效,而幼孩無冤枉之治,病斯安矣。孫真人云:未診先問,最為有準。

東垣云:只圖愈疾,不欲困醫。二公之言,其有功於世,大矣。

白話文:

[原本問病因]

原本藉由把脈來判斷疾病的原因。但對於年幼的孩子,他們的內臟、腑臟和血液氣息尚未完全成熟,單靠脈象來診斷病情較為困難,而且孩子還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況,就算大人知道孩子吃了什麼不好的食物,這些資訊也不可能直接從脈象中看出來。醫生應該一個個詳細詢問孩子的病情來源,而病患的家人也應如實告知孩子吃了什麼導致生病。如果父母不誠實告知病因,醫生又沒有詳細追問,一旦診斷錯誤,後果不堪設想。因此,醫生必須詳細詢問,而病患的家人也必須直接告訴醫生,讓醫生充分了解孩子吃過的食物,這樣開出的藥方纔會有效,孩子也不會受到不當的治療,病情就能得到穩定。孫真人曾說:在診斷前先問清病因,是最準確的方法。

東垣先生也說:病人只希望疾病能夠痊癒,並不想讓醫生感到困擾。這兩位先賢的話,對世人有著深遠的影響,功不可沒。

3. 原風土

愚嘗歷兩京及各省,乃知南北風土習俗異宜。北方則風氣剛勁,人稟多厚,所用飲食俱炙煿、煎炕、油炒,烙餅、酥醬、椒姜,出火大熱即吃,又睡熱炕,雖暑月必煿炙乘熱而食,少冷則火上再熱,食之亦不為害,蓋其地寒而稟賦厚,遇渴則飲冷水三五杯,因以解其火熱。若北人仕宦居於南方,則當戒其煎煿、烙餅熱味,與夫生冷瓜果。

若妊娠幼孩,尤當一切禁戒,庶乎無病。設或水土不服,感病亦輕,而或縱性,習俗不改,則感必重,重必危殆,此則南方下濕,風氣不同,濕熱山嵐之氣使然。仕宦居南者,宜禁戒之。若南人居北仕宦,與夫幼孩妊婦隨任者,俱宜禁戒,如此則得平安者,以其不食炙煿、煎炒也。

俾幼孩無胎毒之苦,為父母者宜知水土不服之說,庶乎孕胎無積熱,而嬰孩無胎毒,而百病無自而起,庶乎以永其天年也。醫亦當知之。

白話文:

我曾經走遍兩京以及各省份,由此瞭解到南北的風土與習俗存在著顯著的差異。北方的氣候風勢剛猛強勁,當地人的體質多半較為壯碩,他們的飲食習慣是偏愛燒烤、煎炸、油炒的食物,像是烙餅、帶有濃鬱醬料和辛辣味道的菜餚,而且偏好食物出鍋後立即趁熱食用,甚至在炎熱的夏天也會吃熱騰騰的食物,稍微冷掉的食物他們會再次加熱後繼續享用,這樣的飲食方式對他們來說並不會造成危害,這是因為北方氣候寒冷,他們的身體稟賦較厚實,遇到口渴時他們會喝下三四杯冷水來消暑。然而,對於從北方移居至南方的人來說,應該避免食用煎炸、烙餅等熱食,以及生冷的瓜果。

尤其是對於懷孕婦女和小孩,更應全面禁止這些食物,這樣才能保持健康。即便有些人在南方水土不服,引發的疾病通常也是輕微的,但如果放任自己依舊維持舊有的飲食習慣而不改變,那麼病情必定會加重,加重的情況下將會非常危險,這是由於南方氣候潮濕,風氣與北方不同,潮濕悶熱的環境加上山嵐之氣所致。對於在南方居住的公務人員,應該要有所節制。同樣地,南方人如果到北方工作,或是帶著小孩和懷孕的婦女一同遷徙,都應該避免食用燒烤、煎炸等食物,這樣才能確保安全。因為他們沒有食用那些高溫烹調的食物。

這樣可以讓小孩免受胎毒之苦,作為父母的人應該瞭解「水土不服」的說法,這樣孕婦就不會有過多的熱氣積聚,嬰兒出生後也不會有胎毒的問題,各種疾病也就無從發生,這樣才能延長壽命。醫生也應該瞭解這一點。

4. 原病有六失訣

失於不審。失於不擇醫。失於不信。失於不識病。失於過時。失於不知藥。

此六失之論,特為幼孩父母而出,遇兒病,宜及時擇醫,若有一失,即為難治。

白話文:

[原本疾病的六大疏失]

這段內容特別針對孩童的父母所提出的,當孩子生病時,應即時選擇適當的醫生進行診治。一旦在以下六點上有任何一項疏失,疾病就變得難以治療。

這六項疏失包括:未能仔細觀察病情、選擇醫生不謹慎、對醫生缺乏信任、對疾病認識不足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、以及對藥物不瞭解。

以上六大疏失,是父母在面對孩子生病時應特別注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