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保嬰金鏡錄》~ 十三指形生症 (5)
十三指形生症 (5)
1. 透關射甲形症
四君子湯,治脾氣虛損,吐瀉少食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各等分)
上每服二錢,薑棗水煎。
愚按:前方若脾胃虛弱,或因克伐之劑,致飲食少思,或食而難化,或欲作嘔,或大便不實者,尤宜用之。若兼痰嗽氣逆,肢體倦怠,面目浮腫,宜六君子湯。
六君子湯,即四君子加陳皮、半夏。治脾胃氣虛,吐瀉不食,肌肉消瘦;或肺虛痰嗽,喘促惡寒;或肝虛驚搐、眩暈、自汗諸症,並宜服此,以滋化源。
二陳湯,治脾虛中脘停痰,嘔吐噁心。
半夏(炮)陳皮(各五錢)茯苓(二錢)甘草(炙,一錢)
上每服二錢,姜水煎。
愚按:前方若脾虛痰飲,嘔吐噁心,用之良驗。若因飲食傷胃所致,宜用六君子湯,調補中氣。
胃苓湯(為末,蜜丸,名胃苓膏),治腸胃受濕,嘔吐泄瀉。
白朮,茯苓,澤瀉,厚朴,豬苓,陳皮,甘草(各等分)桂(少許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姜水、燈心、陳皮煎湯調。
愚按:前方若停食吐瀉,小便短少,腹脹作痛,宜用此以分利之,更用六君子湯以調補脾胃。
釣藤飲子,治一切驚風潮搐,目視昏迷。
釣藤鉤(二錢)蟬殼(五個,去翅足)獨活,防風,天竺黃,羌活,川芎(各三錢)升麻,麻黃,草龍膽,甘草(炙,各二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水煎。
愚按:前方若外感風邪,形病俱實者,宜用之。若形氣虛而病氣實者,宜用惺惺散加釣藤、麻黃。若外邪既去,而形病俱虛者,宜用異功散。
肥兒丸,治肝疳食積,肢體消瘦,二便不調。
黃連,神麯,木香(各一兩五錢)檳榔(二十個)肉豆蔻(煨,二兩)使君子(酒浸,去皮)麥芽(炒,各四兩)
上為末,神麯糊丸,麻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米飲下。
愚按:前方若食積五疳,發熱口渴,大便不調,小便不清;或頸項結核,發稀成穗,寒熱作渴,宜用之。若脾胃稍虛者,用五味異功散兼服;虛甚者,異功散為主,佐以前藥。
濟生犀角地黃湯,治脾胃鬱熱,衄血吐血。
生地黃(五分)犀角(鎊)赤芍藥,牡丹皮(各一錢)
上水煎服。如無犀角,暫以升麻代之。
愚按:前方若肝脾虛熱,吐血,衄血,便血,或發熱作渴,大便秘,小便赤,宜用之。若熱既退,而渴血未止,或目晡益甚者,陰血虛也,四物湯加參朮主之。若熱既退,而飲食少思,肢體倦怠者,胃氣虛也,四君子加當歸主之。
徐氏惺惺散,治外感風寒,鼻寒痰嗽,身體發熱。
桔梗,細辛,人參,白朮,甘草(炙)瓜蔞根,白茯苓(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入薄荷五葉,水煎。
愚按:前方若感寒邪,時氣風熱,痰壅咳嗽,或抽搐瘛瘲,痰氣喘促,用之。若外邪解,而病益甚,或更兼他症,但調補元氣。
白話文:
透關射甲形症
四君子湯:治療脾胃氣虛導致的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。 藥材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(等量)。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,用生薑、紅棗水煎服。 若脾胃虛弱,或因服用攻伐性藥物導致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、噁心、便秘,尤其適用。若同時伴有痰咳、氣逆、肢體倦怠、面部浮腫,則應服用六君子湯。
六君子湯: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,加入陳皮和半夏。治療脾胃氣虛導致的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、肌肉消瘦;或肺虛引起的痰咳、呼吸困難、畏寒;或肝虛引起的驚搐、眩暈、自汗等症。此方能滋補脾胃。
二陳湯:治療脾虛導致的中脘(胃部)停積痰飲引起的嘔吐、噁心。藥材:法半夏、陳皮(各五錢)、茯苓(二錢)、炙甘草(一錢)。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,用生薑水煎服。若因脾虛痰飲導致嘔吐、噁心,療效顯著。若因飲食傷胃引起,則應服用六君子湯以調理中氣。
胃苓湯(製成蜜丸,名胃苓膏):治療腸胃受濕引起的嘔吐、腹瀉。藥材: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厚朴、豬苓、陳皮、甘草(等量)、桂枝(少許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生薑水、燈心草、陳皮煎湯沖服。若伴有食積、嘔吐、腹瀉、尿少、腹脹疼痛,可用此方利水,並配合六君子湯調理脾胃。
釣藤飲子:治療各種驚風、抽搐、神志昏迷。藥材:釣藤鉤、蟬蛻、獨活、防風、天竺黃、羌活、川芎、升麻、麻黃、草龍膽、炙甘草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水煎服。若因外感風寒,症狀較為明顯,則適用此方。若氣虛而邪實,則應服用惺惺散加釣藤、麻黃;若外邪已解,而症狀仍虛弱,則應服用異功散。
肥兒丸:治療肝膽熱盛、飲食積滯導致的肢體消瘦、大便和小便異常。藥材:黃連、神麴、木香、檳榔、肉豆蔻、使君子、麥芽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用神麴糊做成丸藥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米湯送服。若因飲食積滯、五疳、發熱口渴、大便秘結、小便混濁;或頸項淋巴結腫大,頭髮稀疏,寒熱交替,口渴,則適用此方。若脾胃略虛,則可配合五味異功散服用;若脾胃極度虛弱,則應以異功散為主,輔以肥兒丸。
濟生犀角地黃湯:治療脾胃鬱熱導致的鼻出血、吐血。藥材:生地黃、犀角、赤芍藥、牡丹皮。用法:水煎服。如無犀角,可用升麻代替。若肝脾虛熱,伴有吐血、鼻出血、便血、發熱口渴、大便乾燥、小便赤紅,則適用此方。若熱退而出血不止,或眼睛乾澀加重,則屬陰血虛,可用四物湯加人參、白朮治療;若熱退而食慾不振,肢體倦怠,則屬胃氣虛,可用四君子湯加當歸治療。
徐氏惺惺散: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鼻塞、痰咳、發熱。藥材:桔梗、細辛、人參、白朮、炙甘草、瓜蔞根、白茯苓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薄荷五葉,水煎服。若因感受寒邪、時行感冒,痰多咳嗽,或抽搐、痙攣、痰喘,則適用此方。若外邪已解而病情加重,或合併其他症狀,則應著重調理元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