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乙

《錢氏小兒直訣》~ 卷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7)

1. 諸經發熱症治

潮熱者,時間發熱,過時即退,來日依時而發。此欲發驚也。○壯熱者,常熱不已,甚則發驚癇也。○風熱者,身熱而口中氣熱,乃風邪外感也。○溫壯者,肢體微熱也。○發熱而不欲飲水者,胃氣虛熱也,用白朮散。發熱而飲水作渴,喜冷飲食者,胃氣實熱也,用瀉黃散。

薛按:《秘藏保嬰集》云:小兒潮熱,或壯熱不退,多是變蒸,乃五臟相勝,不必用藥。又多食積,鬱熱由中發外,見於肌表,只瀉其中,清陽明之熱,而表熱自除。不可認作外感,用小柴胡輕利等藥,重傷其內。又潮熱不退,恐是出痘,亦當審察,勿便用藥。竊謂發熱飲水者,熱在外也,又當以此辨之。其諸熱症,說見各類。

朱監簿子五歲,忽發熱,腮唇色赤,煩躁飲熱。或用牛黃丸,及一物瀉心湯,加倦怠不食,便利黃沫,師謂心經虛熱而誤下之也,先用白朮散以生胃中津液,後用生犀散以治心經虛熱,再與胡黃連而愈。

鄭人齊姓者子,忽臟熱症,自用青金膏三服,連瀉五行,加困睡發驚。再一服,又瀉二行,益加口乾,身熱虛羸。師先煎白朮散,與時時服之,後用香瓜丸而愈。

曹宣德子三歲,面黃,時發寒熱,不食飲水。或用牛黃、麝香二丸不愈,用止渴乾葛散反吐。師謂食伏於胃脘,先以白餅子下之,又以消積丸磨之而愈。

愚治一小兒,先壯熱便秘,服清涼飲之類愈。而復作,服地骨皮散,而潮熱不已,服四物、芩、連之類,不時而熱甚。余曰:不時而熱,或晝見夜伏,夜見晝伏,是虛火也,當滋化源。不信,仍服寒藥,愈甚。余夕用六味丸加五味子,朝用補中益氣加山藥、山茱萸而瘥。

一小兒五歲,發熱作渴,右腮鼻準微赤,或與冷水涼藥,即時嘔吐。余曰:右腮微赤,肺經虛熱也。鼻準微赤,胃經虛熱也。此胃虛不能生肺耳。先用四君子加升麻三分,一劑而不吐。又用白朮散,二劑而不渴。再用四君子,四劑而頓安。

一小兒發熱作渴,用瀉黃散,大便重墜,口角流涎,仍欲瀉火。余曰:鼻準青白,脾虛肝木所侮也。口角流涎,胃氣不能攝涎也。大便重墜,脾氣不能升也。不信,另服涼藥,果眉唇微動,四肢微抽。余曰,此元氣虛極而變慢脾風也。用六君加炮薑、當歸、木香、釣藤鉤,二劑益甚。

彼欲更劑。余曰:此藥力不及也,設藥不對其症,禍在反掌。仍以前藥加炮附子一片,服之即安。乃去附子,又二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[對於各種經絡產生的發燒病症的治療]

有種發燒情況叫做潮熱,它會在固定時間發燒,過了這個時間就會退燒,然後第二天在同一時間又會再次發燒。這種情況可能是要發作驚厥的前兆。

另一種叫做壯熱,就是持續的高燒不止,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發驚厥和癲癇。

風熱,指的是身體發熱且口中有熱氣,這是由於外感風邪所致。

溫壯,指的是身體的肢體微微發熱。

如果發燒但不想喝水,這可能是胃氣虛弱導致的熱病,可以使用白朮散治療。如果發燒且口渴想喝水,並且偏好冷飲,這是胃氣實熱的表現,可用瀉黃散來治療。

《祕藏保嬰集》中提到,兒童出現潮熱或持續高燒不退的情況,大多是由於成長中的生理變化,是五臟功能的自我調整,通常不需要用藥。此外,如果孩子過度進食導致食物在體內積累,也會產生熱量從內部向外部散發,這會在皮膚表面呈現出來。這種情況只需調節消化系統,清除胃腸道的熱毒,表層的熱感自然會消失。切忌誤認為是外感風邪,使用小柴胡湯等輕瀉的藥物,這樣會進一步損傷孩子的體質。如果潮熱持續不退,可能是要長疹子的前兆,應仔細觀察,不要隨意用藥。

對於發燒但想喝水的情況,說明熱源在體外,可據此進行判斷。關於其他各種熱病的詳解,請參考相關分類。

接下來是一些個案實例:

朱監簿的五歲兒子突然發燒,臉頰和嘴脣都變得通紅,且煩躁不安,口渴想喝熱水。有人建議服用牛黃丸,以及單方瀉心湯,但結果反而讓他精神疲憊,食慾下降,排便時排出黃色泡沫。醫生認為這是心經虛熱被誤診為實熱,所以用錯了藥物。首先用白朮散來滋養胃中的津液,然後用生犀散來治療心經虛熱,最後再服用胡黃連,病情才得以痊癒。

鄭人的兒子忽然出現臟腑熱病,他自行服用青金膏三次,結果連續五天拉肚子,並伴有昏睡和驚厥。再服用一次後,又拉了兩次肚子,情況更加糟糕,口乾舌燥,身體虛弱。醫生先煎煮白朮散讓他隨時服用,然後再使用香瓜丸,最終病情得到控制。

曹宣德的三歲兒子面色蒼黃,時常感到寒熱交加,不想吃也不想喝。有人建議他服用牛黃和麝香,但病情沒有好轉,反而嘔吐。醫生認為食物滯留在胃中,於是先用白餅子幫助消化,再用消積丸消除積食,病情最終得以改善。

我曾經治療一個小孩,他先是高燒且便祕,服用清涼飲後病情好轉。但不久後病情再次復發,服用地骨皮散後,潮熱仍然持續,再服用四物湯和黃芩、黃連等藥物,情況反而更糟。我說:「病情在不固定時間發燒,或是白天發燒晚上退燒,晚上發燒白天退燒,這是虛火的表現,應該滋養身體的源泉。」但他不相信,還是繼續服用寒涼的藥物,病情愈發嚴重。我在晚上讓他服用六味丸加五味子,在白天讓他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、山茱萸,病情才得以好轉。

另一個五歲的小孩發燒口渴,右臉頰和鼻子周圍微微泛紅,有人建議他喝冷水和涼藥,結果他立即嘔吐。我說:「右臉頰微微泛紅,是肺經虛熱的表現;鼻子周圍微微泛紅,是胃經虛熱的表現。這是因為胃虛無法滋養肺部。」我先讓他服用四君子湯加升麻三分之一,一劑後他不再嘔吐。再讓他服用白朮散,兩劑後他不再口渴。再讓他服用四君子湯,四劑後他的病情完全好轉。

另一個小孩發燒口渴,服用瀉黃散後,大便變得沉重,嘴角流出口水,但仍想清熱。我說:「鼻子周圍青白,是脾虛受到肝木的侵犯;嘴角流口水,是胃氣無法控制口水;大便沉重,是脾氣無法提升。」他不相信,換了醫生,服用了涼藥,結果眉毛和嘴脣微微顫抖,四肢微微抽搐。我說:「這是元氣虛弱到了極點,演變成慢脾風。」我讓他服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、當歸、木香、釣藤鉤,但病情反而更糟。

他想要換藥。我說:「這是藥效不足的緣故。如果藥物不對症,後果不堪設想。」我讓他服用炮附子一片,病情馬上好轉。去掉附子,再服用兩劑,病情完全好轉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