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乙

《錢氏小兒直訣》~ 卷四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5)

1. 卷四

上為末,蒸餅糊丸,麻子大。每服一二錢,空心白湯下。

黃連丸,治疳勞。

黃連(五錢,膽汁浸,曬),瓜蔞根,烏梅肉,杏仁(浸去皮,培),石蓮(各二錢)

上為末,牛膽汁糊丸,麻子大。每服一二十丸,煎烏梅、薑、蜜湯下。

木香丸,治冷疳。

木香,青黛,檳榔,肉豆蔻,麝香(各一錢五分),續隨子(一兩,去油),蝦蟆(三個,燒存性)

上為末,蜜丸,綠豆大。每服三五丸,煎薄荷湯下。

愚按:前方消疳清熱,逐水破氣之劑。然云冷疳者,乃陽氣虛而脾胃冷也。其檳榔續隨子,恐導損真陰,克伐陽氣,治者審之。

胡黃連丸,治熱疳。

胡黃連,黃連(各五錢),硃砂(二錢,另研)

上為末,填入豬膽內,以線扎,懸掛銚中,淡漿水煮數沸取出,研入蘆薈、麝香各二錢,飯和丸,麻子大。每服一二十丸,米飲下。

愚按:前症當以本方為主,佐以四君子加蕪荑。脾胃虛甚者,以四君子加蕪荑為主,以前丸為佐。

如聖丸,治冷熱疳瀉。

使君子(取肉,一兩),胡黃連,川黃連,白蕪荑(炒,各二兩五錢),麝香(五分,另研),干蝦蟆(五個,酒煮作膏)

上為末,以蝦蟆膏杵丸,麻子大。每服一二十丸,煎人參湯下。

薛按:疳之為患,乃肝脾虛熱,津液乾涸之症。前方乃專於治肝清熱之劑,若脾胃虛弱者,當佐以六君子湯,調補脾胃,使邪氣退,庶可取全功也。

蘭香散,治鼻疳赤爛。

蘭香葉(二錢,燒灰),銅青,輕粉(各五錢)

上為末,干貼。

白粉散,治諸疳瘡。

海螵蛸(三分),白及(二分),輕粉(一分)

上為末。先用漿水洗,拭乾貼。

薛按:前二方治表之藥。如未愈,用四味肥兒丸,以治其內。

四味肥兒丸,治食積脾疳,目生雲翳,口舌生瘡,牙根腐爛,發熱瘦怯,遍身生瘡。又治小便澄白,腹火青筋,一切疳症。

黃連(炒),蕪荑(炒),神麯,麥芽(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,水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一二十丸,空心白滾湯下。

蟾蜍丸,治無辜疳症。一服虛熱退,二服煩渴止,三服瀉痢愈。

蟾蜍(一枚,夏日溝邊中,取腹大不跳不鳴身自痼者)

上取糞蛆一杓,置桶中,以尿浸之,卻將蟾蜍跌死,投與蛆食一晝夜,用布袋盛蛆,置急流中一宿,取出瓦上焙乾為末,入麝香一匙,粳米飯丸,麻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米飲下,其效如神。

蕪荑散,治蟲動口內流涎。

白蕪荑,乾漆(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每服五六分,米飲下。

安蟲散,治蟲動心痛。

胡粉(炒黃),檳榔,川楝子,鶴蝨(各三錢),枯白礬(二錢五分)

上為末,每服五六分,痛時米飲調下。

薛按:蟲動之因,多屬胃氣虛弱,或聞飲食氣味而動。前二方乃化蟲之劑,若因脾胃虛弱者,須當調補中氣。

白話文:

[卷四]

黃連丸,治疳勞。將黃連(用膽汁浸泡後曬乾,五錢)、瓜蔞根、烏梅肉、杏仁(浸泡去皮,焙乾,各二錢)研磨成粉,用牛膽汁做糊,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二十丸,用煎好的烏梅、薑、蜜湯送服。

木香丸,治冷疳。將木香、青黛、檳榔、肉豆蔻、麝香(各一錢五分)、續隨子(一兩,去除油分)、蝦蟆(三個,燒成灰)研磨成粉,用蜂蜜做糊,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五丸,用煎好的薄荷湯送服。 作者按:之前的方劑都是清熱消疳、利水消氣的藥物。但所謂的冷疳,是因為陽氣不足,脾胃虛寒造成的。 其中檳榔和續隨子,恐怕會損傷腎陰,耗損陽氣,用藥者需謹慎考慮。

胡黃連丸,治熱疳。將胡黃連、黃連(各五錢)、硃砂(二錢,另研磨)研磨成粉,填入豬膽內,用線紮好,懸掛在鍋中,用淡漿水煮沸幾次後取出,再加入研磨好的蘆薈、麝香(各二錢),用米飯做糊,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二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 作者按:熱疳應該以這個方劑為主,可以配合四君子湯加蕪荑。如果脾胃非常虛弱,就應該以四君子湯加蕪荑為主,再輔以這個丸藥。

如聖丸,治冷熱疳瀉。將使君子(取其果肉,一兩)、胡黃連、川黃連、白蕪荑(炒,各二兩五錢)、麝香(五分,另研磨)、干蝦蟆(五個,用酒煮成膏)研磨成粉,用蝦蟆膏做糊,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二十丸,用煎好的參湯送服。 薛按:疳疾是肝脾虛熱,津液不足造成的。之前的方劑專門治療肝火,如果脾胃虛弱,應該配合六君子湯,調理脾胃,這樣才能徹底治癒。

蘭香散,治鼻疳赤爛。將蘭香葉(二錢,燒成灰)、銅青、輕粉(各五錢)研磨成粉,乾燥後敷貼患處。

白粉散,治諸疳瘡。將海螵蛸(三分)、白及(二分)、輕粉(一分)研磨成粉。先用漿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敷貼。 薛按:前面兩個方劑治療的是表面症狀。如果沒有痊癒,就要用四味肥兒丸治療內在病因。

四味肥兒丸,治食積脾疳、目生雲翳、口舌生瘡、牙根腐爛、發熱消瘦、全身生瘡。也治療小便清澈、腹部青筋、各種疳症。將黃連(炒)、蕪荑(炒)、神麴、麥芽(炒,各等分)研磨成粉,用水做糊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二十丸,空腹用滾燙的白開水送服。

蟾蜍丸,治不明原因的疳症。一劑藥能退虛熱,二劑藥能止煩渴,三劑藥能治好瀉痢。將蟾蜍(一隻,夏季在溝邊尋找腹部腫大、不跳躍、不鳴叫、身體僵硬的蟾蜍)的糞便和蛆蟲(一杓)放在桶裡,用尿浸泡,然後把蟾蜍弄死,讓蛆蟲吃它一天一夜。然後用布袋裝著蛆蟲,放在急流中浸泡一夜,取出放在瓦片上焙乾研磨成粉,加入麝香一匙,用米飯做糊,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,效果神奇。

蕪荑散,治蟲子在口中活動,流口水。將白蕪荑、乾漆(炒,各等分)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五六分,用米湯送服。

安蟲散,治蟲子在體內活動引起的心痛。將胡粉(炒黃)、檳榔、川楝子、鶴蝨(各三錢)、枯白礬(二錢五分)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五六分,疼痛時用米湯送服。薛按:蟲子活動的原因,大多是胃氣虛弱,或者聞到食物的氣味而活動。前面兩個方劑是殺蟲的藥物,如果由於脾胃虛弱引起的,就必須調理脾胃之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