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錢氏小兒直訣》~ 卷三 (3)
卷三 (3)
1. 五臟雜症主治
喜汗者,厚衣臥而額汗出也;盜汗者,肌肉虛而睡中汗出也,用止汗散。遍身汗,用香瓜丸。○胃虛汗者,上至項下至臍也,用益黃散。六陽虛汗者,上至頭,下至項,難治。
薛按:前症因小兒元氣未充,腠理不密;或因飲食停滯鬱熱;或厚衣溫暖,臟腑生熱,而津液妄泄也。其喜汗屬心經血熱,用導赤散;血虛,用團參湯。其盜汗屬腎經虛熱,用五味異功散;氣血虛弱,用人參養榮湯。若寒水侮土,用益黃散。設泛行施治,誤損脾胃,多成疳瘵。
白話文:
容易出汗的人,即使穿著厚衣服躺著,也會額頭冒汗;盜汗的人,體力虛弱,睡覺時會出汗,可以用止汗散治療。全身出汗,可以用香瓜丸治療。胃虛所致的出汗,從頭頂到肚臍都會出汗,可以用益黃散治療。六陽虛所致的出汗,從頭到脖子都會出汗,難以治療。
薛氏註解:上述症狀多見於兒童,因為兒童元氣尚未充沛,肌膚腠理不密;也可能因為飲食積滯、鬱熱內生;或者穿著厚衣服,身體溫暖,導致臟腑生熱,津液外泄。容易出汗屬於心經血熱,可以用導赤散治療;血虛則可以用團參湯治療。盜汗屬於腎經虛熱,可以用五味異功散治療;氣血虛弱則可以用人參養榮湯治療。如果寒氣侵犯脾胃,可以用益黃散治療。但如果泛泛而論,不分虛實,胡亂用藥,容易損傷脾胃,導致疳積。
其六陽虛汗,乃稟賦不足,若用參附、耆二湯,亦有生者。大凡汗多亡陽,必至角弓反張,頸項勁強。若用十全大補之劑,大有生者。
張生三子,大者汗出遍身,與香瓜丸;次者上至項,下至胸,與益脾散;小者但額有汗,與石膏湯。各五日而愈。若概用麥煎散治之,誤矣。
愚治一小兒,其面色或白或青,或惡寒,或發熱,鼻間微黃兼白,盜汗白汗,胸膈不利,飲食少思,常懷畏懼。余以為脾肺氣虛。不信,又用硃砂安神之類,前症益甚,更往來寒熱,泄瀉不食。余用六君子湯加黃耆當歸為主,佐以八珍湯之類而痊。
白話文:
六陽虛汗,指的是天生體質虛弱,容易出汗。即使使用人参附子、黄芪二味藥湯,也有可能治癒。一般来说,汗出过多耗损阳气,会导致身体僵硬,脖子发紧。如果使用十全大补汤,也有很大的治愈可能。
張生有三个儿子,大儿子全身出汗,用香瓜丸治疗;二儿子从脖子到胸口出汗,用益脾散治疗;小儿子只额头出汗,用石膏汤治疗。五天后,他们都痊愈了。如果一概用麦煎散治疗,就错了。
我曾经治疗过一个小孩,他的脸色有时白有时青,有时怕冷,有时发热,鼻尖微微泛黄带白,盗汗,汗出清稀,胸闷不舒,食欲不振,经常感到恐惧。我认为是脾肺气虚。他不相信,又用硃砂安神之类的药,反而加重病情,反复寒热,腹泻不食。我用六君子汤加黄芪、当归为主,佐以八珍汤之类的药,他便痊愈了。
一小兒,五歲,腹脹泄瀉,盜汗,鼻間左腮皆白。此屬脾肺氣虛而食積所致,用六君子加山楂、神麯四劑,腹痛頓止。去二味,又四劑而大便調。用四君、歸耆二劑,而盜汗止。
一小兒,十二歲,形氣瘦弱,右腮白,兩頦赤,鼻間隱青,盜汗,久不愈。此稟足三陰虛而然也,朝用補中益氣湯,夕用六味丸而愈。
一個兒,三歲,盜汗,少食,聞藥即嘔。此胃傷也。用浮麥炒為末;每服少許,以乳調服。旬余,嘔止乳進。佐以六君子湯而愈。
一小兒,停食腹痛,夜間盜汗。此脾虛食積所致,用六君子湯數劑,腹痛漸愈,盜汗亦止。後復停食,服消積丸,作瀉不止,自汗盜汗,飲食甚少,睡而露睛,四肢發搐。此脾土虛而肝木所侮,用六君子少加柴胡治之,飲食漸進,諸症漸愈。但盜汗不止,屬腎虛,佐以地黃丸愈。
白話文:
一個五歲的小孩,肚子脹痛、拉肚子,還一直盜汗,鼻子和左邊臉頰都發白。這是脾肺氣虛,又有食物積滯造成的,醫生開了六君子湯加山楂、神麴,吃了四劑後,腹痛就止住了。再把山楂和神麴去掉,又吃了四劑,拉肚子也好了。接著用四君子湯加黃芪、黨參兩劑,盜汗就消失了。
另一個十二歲的小孩,身體瘦弱,右邊臉頰發白,下巴兩邊發紅,鼻樑隱隱泛青,還盜汗,一直好不了。這是因為先天不足,脾腎虛弱導致的。醫生早上給他喝補中益氣湯,晚上給他吃六味丸,最後就痊癒了。
一個三歲的小孩,一直盜汗,吃得很少,聞到藥就吐。這是胃受傷了。醫生用浮麥炒成粉末,每次用少量乳汁調和服用。十天左右,嘔吐停止,奶水也喝得多了。再配上六君子湯,就痊癒了。
還有一個小孩,吃不下飯,肚子痛,晚上還盜汗。這是脾虛食積引起的,醫生開了六君子湯,吃了幾劑後,肚子痛漸漸好了,盜汗也消失了。後來又吃不下飯,醫生給他吃了消積丸,結果拉肚子拉不停,還自汗盜汗,吃得很少,睡覺時眼睛睜著,四肢抽搐。這是脾土虛弱,被肝木所克制,醫生用六君子湯加少量柴胡治療,孩子慢慢地能吃飯了,各種症狀也逐漸消失。但盜汗還是止不住,這是腎虛造成的,醫生再用地黃丸就痊癒了。
一小兒,發熱,呵欠頓悶,咬牙盜汗。屬肝膽火症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二劑,又用地黃丸料煎服而愈。
夜啼者,小兒筋骨血脈未成而多哭,脾臟冷而痛也。當與溫中藥,或花火膏主之。若虛怯為冷所乘,則唇青。
薛按:前症多因小兒稟賦不足,或乳母飲食,七情虧損所致。若面赤白,及白睛多者,屬腎氣不足,至夜則陰盛而腹痛也,用六味丸。若臉青唇白,或小便黃短,屬脾氣不足,至夜則陰盛而腹痛也,用釣藤散。若臉紅舌白,或小便赤澀,小腸熱也,用導赤散加辰砂。如不應,屬腎火,用地黃丸。
白話文:
有一個小孩發燒,打呵欠、呼吸困難,還磨牙盜汗。這是肝膽火旺的症狀,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兩劑,再用地黃丸的藥材煎服,就可以治癒。
晚上哭鬧的孩子,是因為筋骨血脈還未發育完全,容易哭鬧,而且脾臟虛寒疼痛。應該給孩子吃溫中藥,或者用花火膏治療。如果孩子體弱虛寒,被寒邪侵襲,就會嘴唇發青。
薛氏說:前面的症狀,大多是因為小孩先天稟賦不足,或者母親飲食不節、情緒失調導致。如果孩子的臉頰發紅發白,眼白很多,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,晚上就會陰氣盛而腹痛,可以用六味丸治療。如果孩子的臉色發青、嘴唇發白,或者小便發黃且量少,這是脾氣不足的表現,晚上就會陰氣盛而腹痛,可以用釣藤散治療。如果孩子的臉頰發紅、舌頭發白,或者小便發紅且澀,這是小腸有熱的表現,可以用導赤散加辰砂治療。如果以上藥物都不管用,那就是腎火旺,可以用地黃丸治療。
唇色青白,口中氣冷,或肢體冷,或泄瀉曲腰,或泄瀉不乳,此脾腎虛弱,用六神散。兼嘔吐,用六君子湯。大便不化,乳少腹脹,用五味異功散加漏蘆,令母服之,兒病自愈。兒亦服四五滴,尤妙。兒大數滴。
愚治一小兒,停食腹痛,夜啼,用大安丸而愈。後乳食雖入,其腹仍痛,用六君子加山楂、神麯,痛少止,乃去二味。又四劑,全痛止。
一周歲兒,痰嗽啼哭,或用抱龍丸,未止。余視其右腮白,左腮青,此肺肝二經相勝。先用瀉白散以祛肺邪,次用柴胡梔子散以平肝火。又用地黃丸以滋腎水而痊。
白話文:
嘴唇顏色青白,口中氣息冰冷,或者四肢冰冷,或者腹瀉腰痛,或者腹瀉奶水不足,這是脾腎虛弱,可以用六神散治療。如果還伴隨嘔吐,則用六君子湯。如果大便不成形,奶水少肚子脹,則用五味異功散加入漏蘆,讓母親服用,孩子自然會痊癒。孩子也可以服用四五滴,效果更佳。孩子大一點就多滴幾滴。
我曾經治療一個小孩,停食腹痛,夜裡哭鬧,用大安丸治療就痊癒了。後來雖然能吃奶,但是肚子還痛,就用六君子湯加上山楂和神麴,疼痛減輕就停掉這兩種藥。再服用四劑,疼痛就完全止住了。
有一個一歲的孩子,痰嗽哭鬧,用抱龍丸治療沒有效果。我觀察到他右邊臉頰白,左邊臉頰青,這是肺肝兩經相互克制。先用瀉白散祛除肺部的邪氣,然後用柴胡梔子散平息肝火。再用地黃丸滋養腎水,孩子就痊癒了。
一個兒,三歲,夜啼,面色白,黑睛少,小便清。此脾腎氣虛,朝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、五味子,夕用地黃丸,頓愈。
驚啼者,邪氣乘心也,當以安神主之。
愚按:哭而不啼多淚,是驚悸也。啼而無淚,是痛也。若因心血不足,用秘旨安神丸。心火熾盛,用導赤散。木火相搏,用柴胡梔子散。肝血不足,用六味丸。所云十啼者,蓋亦大同小異耳。愚治一小兒,白睛多,面色赤,時作啼。此稟腎不足,用地黃丸。半載後,忤其意雖哭,面色不赤。丹溪先生云:小兒忽大叫,必死。即此義也。
白話文:
有個三歲的孩子,晚上一直哭鬧,臉色蒼白,眼珠子黑的部分很少,小便清澈。這是脾腎氣虛,早上就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山藥、五味子,晚上就用地黃丸,很快就治好了。
孩子驚恐哭鬧,是邪氣侵犯心神,要以安神藥物來治療。
我認為,孩子哭泣而不發出聲音,只流眼淚,是驚嚇;哭鬧卻不流眼淚,是疼痛。如果因心血不足引起哭鬧,就用秘旨安神丸;如果是心火旺盛,就用導赤散;如果是肝火與心火互相搏鬥,就用柴胡梔子散;如果是肝血不足,就用六味丸。所謂的十種哭鬧,其實大同小異。我曾經治過一個孩子,眼白多,臉色發紅,時常哭鬧。這是先天腎氣不足,就用地黃丸。半年後,即使孩子不順心哭鬧,臉色也不再發紅。丹溪先生說:小兒突然大聲哭鬧,必死無疑。這也是這個道理。
若浴後拭臍不幹,風入作瘡,令兒撮口甚者,是脾虛也。若頻撮口,是氣不和也。益黃散主之。
愚按:前症果因浴後拭挹不幹,用枯礬為末,搽之即愈。若兼乳母肝脾有熱,助兒為患,當用加味逍遙散,以治其母。若風入作瘡,邪傳於脾撮口者,其害匪輕。七日內患者,其危尤速。
弄熱舌者,脾臟微熱,令舌絡牽緊,時時舒熱,當少用瀉黃散。或飲水者,脾胃虛而津液少也。兼面黃肌瘦,五心煩熱者,疳瘦也,用胡黃連丸。大病未已,而弄舌者凶。
白話文:
洗澡後如果沒有擦乾肚臍,風寒入侵容易造成瘡瘍,孩子頻繁地吸吮手指,這是脾虛所致。如果孩子經常吸吮手指,則表示氣血不和。可以用益黃散來治療。
我認為,如果症狀真的是因為洗澡後沒有擦乾肚臍引起的,可以用枯礬研磨成粉末塗抹,就能痊癒。如果同時乳母肝脾有熱,導致孩子受影響,應該服用加味逍遙散來治療母親。如果風寒入侵造成瘡瘍,邪氣傳入脾臟導致孩子吸吮手指,其危害不容小覷。如果病症在七天內出現,則病情會迅速惡化。
如果孩子總是伸出舌頭,表示脾臟微熱,導致舌絡緊繃,經常伸出舌頭散熱,應該減少服用瀉黃散的量。如果孩子經常喝水,則說明脾胃虛弱,津液不足。如果孩子同時伴有面色發黃、肌膚瘦削、五心煩熱,則屬於疳瘦,可以用胡黃連丸來治療。如果大病尚未痊癒,孩子又經常伸出舌頭,預後凶險。
愚按:小兒舌微露而即收,名弄舌,屬心脾虧損,用溫脾散補之。舌舒長而收緩,名吐舌,乃心脾積熱,少用瀉黃散主之。兼口舌生瘡,作渴飲冷,屬腎經實熱,用瀉黃散。作渴畏冷,屬胃經虛熱,用四君子湯。食少作渴,或大便不實,脾胃虛弱也,用七味白朮散。口角流涎,或腮頰患腫,虛風熱也,先用人參安胃散,後用七味白朮散。
若午後甚者,脾血虛也,四物湯,多加參、朮、茯苓。未應,用補中益氣湯,及審相勝。其疳瘦症,當參諸症門。(七味白朮散,即人參白朮散。)
白話文:
古代醫書中提到,小孩子的舌頭稍微露出來就馬上縮回去,叫做「弄舌」,這是心脾虛損引起的,可以用溫脾散來補益。如果舌頭伸出來很長,而且收回去很慢,叫做「吐舌」,這是心脾積熱造成的,可以用瀉黃散來瀉火,但劑量要少。如果還伴隨著口舌生瘡、口渴想喝冷飲,這是腎經實熱,可以用瀉黃散。如果口渴卻怕冷,這是胃經虛熱,可以用四君子湯。如果食慾不佳、口渴,或者大便不成形,這是脾胃虛弱,可以用七味白朮散。如果嘴角流口水,或者腮頰腫脹,這是虛風熱,先用人參安胃散,之後再用七味白朮散。
如果這些症狀在下午更嚴重,這是脾血虛,可以用四物湯,加重人參、白朮、茯苓的用量。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,並仔細觀察病情,找到最佳治療方法。至於疳瘦症,應該參考其他症狀的治療方法。七味白朮散就是人參白朮散。
解顱者,生下囟門不合也,長必多愁少笑。目白睛多,面色㿠白,肢體消瘦者,腎虛也。
愚按:腎主髓,腦為髓之海。前症因父母精血不足,不能榮養,宜用地黃丸補之。有至七八歲,或十四五歲,血氣既盛而自合。若縱恣食色欲,戕賊真陰,亦不能盡其壽矣。此症若在乳下,當兼補其母。更以軟帛緊束兒首,使其易合。亦有囟陷、囟填,俱屬稟不足。或五疳,久病元氣虧損者,仍參後小便不通類主之。
愚治一小兒顱解,足軟膝大,不能行履,用六味丸加鹿茸治之,三月而能步履。
一個兒,年十四歲而近女色,發熱吐痰。至有室,兩目羞明,頭角脹大,仍不斷欲,頭漸大,囟門忽開。用地黃丸、益氣湯之類,斷色欲,年餘而愈。
白話文:
解顱,指的是出生時囟門未合,長大後會多愁少笑。眼睛的白膜多,面色蒼白,身體消瘦,這表示是腎虛的症狀。
我認為,腎主理髓,腦是髓的聚集地。這些症狀可能因為父母的精血不足,導致子孫的身體無法得到充分的滋養,應使用地黃丸來補充。如果在七八歲或十四、五歲左右,隨著血氣的充實,有可能自然合閉。但如果放任飲食和性慾,傷害了真正的陰精,也可能無法延續生命。如果這個問題發生在乳房下方,則應同時補充母親的養分。再以柔軟的布料緊束小孩的頭部,這樣可以促進囟門的合閉。有些情況下,囟門凹陷或充盈,都可能是先天不足所致。或者長期生病導致元氣損失,這種情況可以參考後面的小便不通的治療方式。
我曾治療過一個小孩,他的頭部鬆弛,膝蓋粗大,無法行走,使用六味丸加上鹿茸進行治療,三個月後就能走路了。
有一個十四歲的小孩接近女性,出現發熱和嘔吐的症狀。到了結婚的年齡,雙眼畏光,頭部和額頭膨脹,但仍然不節制性慾,頭部逐漸增大,囟門忽然開闊。使用地黃丸、益氣湯等藥物,阻止他放縱性慾,經過一年的治療,病情得以痊癒。
一小兒,十三歲,患前症,內熱肺熱,形體倦怠,食少作渴。余以為所稟怯,用六味丸加鹿茸補之,不越月而痊。
一小兒,十四歲,解顱,自覺頭大,視物皆大,畏日羞明。先兄以為腎稟怯弱,用六味丸加五味、鹿茸,及補中益氣加山藥、山茱萸,半載漸愈,二載而囟合。後婚姻,覺囟門開解,足心如炙。喜其斷色欲,戒厚味,日服前藥二劑,三載而愈。
胎肥者,生下豐厚,目睛粉紅,大便乾難,時出涎水。○胎熱者,生下有血色,時叫哭,身熱淡黃,目睛多赤,大便色黃,急欲食乳,並用浴體法主之。○胎怯者,生下面白,肌肉瘦弱,大便白水,身無血色,哽氣多噦。亦用浴體法。
白話文:
有一個小孩,十三歲,患有前症,內熱肺熱,身體疲倦,食慾不佳且口渴。我認為他先天體質虛弱,便用六味丸加上鹿茸來補益他,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。
另一個小孩,十四歲,患有解顱症,自覺頭顱變大,看東西都覺得很大,畏懼陽光,眼睛羞於見光。他的兄長認為他是腎臟先天虛弱,便用六味丸加上五味、鹿茸,以及補中益氣湯加上山藥和山茱萸,治療了半年,症狀漸漸好轉,兩年後頭頂囟門才閉合。後來他結婚後,感覺頭頂囟門又開解了,腳心像火燒一樣。為了避免他因縱慾而加重病情,便勸他戒除房事和厚味食物,每天服用之前的藥方兩劑,三年後才痊癒。
胎兒過於肥胖的,出生後體型豐滿,眼睛呈現粉紅色,大便乾燥難解,經常流口水。胎兒有熱氣的,出生後有血色,經常哭鬧,身體發熱,皮膚略呈淡黃色,眼睛多半發紅,大便呈黃色,急於吃奶。這兩種情況都需要使用浴體法來治療。胎兒體質虛弱的,出生後面色蒼白,肌肉瘦弱,大便稀薄如水,身體沒有血色,容易打嗝和嘔吐。這種情況也要使用浴體法治療。
薛按:浴體之法,乃開發腠理,疏泄陽氣者也。其胎氣果熱,在暑月,庶幾可用。其或胎怯,而用前法,恐復傷真氣也。然此症屬有餘者,胎肥胎熱也。因母食膏粱厚味,或怒火鬱熱。胎怯弱者,因父精不足,或母氣虛弱,用八珍湯。父精不足,用地黃丸。俱加漏蘆。令母服之,子亦服之。
急欲乳不能食者,此風邪由臍而蘊熱心脾,致舌厚唇燥,不能吮乳也。
薛按:前症果因外邪而唇口撮緊者,名為臍風,多不能救。若心脾有熱,舌尖痛不能吮乳,舌本痛不能送乳者,以柳華散敷之。若舌下腫如小舌者,或舌絡牽痛,或齒齦患白星,俱用線針刺出毒血,亦敷前散。若唇腫痛,或裂紋作痛,以當歸膏調前散敷之。若暴病發熱,作渴飲冷,大便秘結,用瀉黃散,疏導其熱。
白話文:
薛氏按語:
浴體之法,乃開發腠理,疏泄陽氣者也。
(沐浴的方法,可以打開毛孔,疏通陽氣。)
其胎氣果熱,在暑月,庶幾可用。
(如果胎兒的氣血過熱,在夏季,可以考慮使用沐浴法。)
其或胎怯,而用前法,恐復傷真氣也。
(但如果胎兒虛弱,使用前述的沐浴法,可能會傷及元氣。)
然此症屬有餘者,胎肥胎熱也。
(這種胎兒氣血過熱的情況,屬於陽盛,胎兒肥胖且熱。)
因母食膏粱厚味,或怒火鬱熱。
(可能是因為母親飲食過於油膩,或者情緒過度急躁,導致內火上炎。)
胎怯弱者,因父精不足,或母氣虛弱,用八珍湯。
(如果胎兒虛弱,可能是父親精氣不足,或者母親體虛,可用八珍湯調補。)
父精不足,用地黃丸。
(如果父親精氣不足,可用地黃丸補腎。)
俱加漏蘆。令母服之,子亦服之。
(兩種藥方都要加入漏蘆,讓母親服用,也讓胎兒服用。)
急欲乳不能食者,此風邪由臍而蘊熱心脾,致舌厚唇燥,不能吮乳也。
(嬰兒急著吸吮乳汁,卻不能吃,這是因為風邪從臍部進入,積聚在心脾,導致舌頭厚重,嘴唇乾燥,無法吸吮乳汁。)
薛氏再按:
前症果因外邪而唇口撮緊者,名為臍風,多不能救。
(如果嬰兒是因外邪導致嘴唇緊閉的,稱為臍風,大多無法救治。)
若心脾有熱,舌尖痛不能吮乳,舌本痛不能送乳者,以柳華散敷之。
(如果嬰兒心脾有熱,舌尖疼痛無法吸吮,舌根疼痛無法吞嚥乳汁,可用柳華散敷在舌頭上。)
若舌下腫如小舌者,或舌絡牽痛,或齒齦患白星,俱用線針刺出毒血,亦敷前散。
(如果嬰兒舌頭下方腫脹,或者舌繫帶疼痛,或者牙齦長白點,可以用細針刺破,排出毒血,然後敷用柳華散。)
若唇腫痛,或裂紋作痛,以當歸膏調前散敷之。
(如果嬰兒嘴唇腫痛,或者嘴唇裂開疼痛,可用當歸膏調和柳華散敷在嘴唇上。)
若暴病發熱,作渴飲冷,大便秘結,用瀉黃散,疏導其熱。
(如果嬰兒突然發燒,口渴想喝冷水,大便乾燥,可以用瀉黃散疏導熱氣。)
若病後發熱,口渴飲湯,大便不實,用異功散,調補胃氣。若服攻伐之劑,兼嘔吐,或腹痛,脾胃復傷也,用四君子湯。或口角流涎,或痰氣壅盛,脾不能攝也,用六君子湯。若兒自食甘肥,或母食酒面,致兒曰舌生瘡,用清胃散以清熱。若作嘔少食,泄瀉,用白朮散以補脾。
若手足並冷,或腹痛惡寒,用六君、炮姜以溫中。若因乳母飲食,勞役失宜,發熱致兒,用補中益氣湯。因乳母肝脾二經血虛,內熱傳兒,用加味逍遙散、八珍湯。因乳母肝脾鬱怒,血虛內熱,致兒為患,用加味逍遙散、加味歸脾湯,俱加漏蘆。子亦服數滴。仍參前弄舌類。
白話文:
如果生病後發燒,口渴想喝湯,大便不成形,可以用異功散來調理脾胃。如果服用攻伐性的藥物,又伴隨嘔吐或腹痛,表示脾胃受損,可以用四君子湯。如果口角流口水,或者痰多,表示脾臟無法正常運作,可以用六君子湯。如果小孩愛吃甜食,或者母親吃酒喝麵,導致小孩舌頭生瘡,可以用清胃散來清熱。如果出現嘔吐、食慾不振、腹瀉,可以用白朮散來補脾。
如果手腳冰冷,或者腹痛怕冷,可以用六君湯加炮姜來溫暖脾胃。如果因為乳母飲食、勞動過度,導致孩子發燒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。如果因為乳母肝脾血虛,內熱傳給孩子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、八珍湯。如果因為乳母肝脾鬱怒,血虛內熱,導致孩子生病,可以用加味逍遙散、加味歸脾湯,並且都加入漏蘆,孩子也可以服用幾滴。同時也要參考之前判斷舌頭的相關方法。
(凡針重舌,以針直刺,不可橫桃,恐傷舌絡,則言語不清)
龜胸龜背者,由兒生下風客於脊,入於骨髓,致成龜背。若肺熱脹滿於胸膈,膈即成龜背。並用龜尿,點其骨節自愈。(取尿法:用青蓮葉安龜在上,用鏡照之,其尿自出。)
薛按:小兒元氣未充,腠理不密,風邪乘之;或痰飲蘊熱於肺,風熱交攻而致;或坐早風入骨髓。治當調補脾肺為主。若因乳母厚味辛辣而致者,當兼治其母。若因稟父肝腎虛熱者,用六味地黃丸。若稟腎氣不足者,用八味地黃丸。
若患吐瀉,或大便後雖有聲而不能言,又能咽物者,非失音,此腎怯不能上接於陽也,當以地黃丸主之。凡口噤不止,則失音語遲。
白話文:
针灸时如果舌头过重,应该用针直刺,不能横着刺,以免伤到舌头的经络,导致说话不清。
龟背和龟胸都是因为婴儿出生后受风邪侵袭,进入脊椎骨髓,导致背部形状像龟壳。也可能是因为肺热胀满胸膈,膈肌也像龟壳一样。可以用乌龟的尿液滴在骨节上,就能自愈。(收集乌龟尿的方法:用青莲叶把乌龟放在上面,用镜子照射,乌龟就会排尿)。
薛氏注解:小儿元气尚未充沛,毛孔疏松,容易受风邪侵袭;或者痰饮积聚在肺部,风热交织攻伐导致;或者坐风吹入骨髓。治疗应该以调补脾肺为主。如果是因为乳母饮食辛辣导致,应该兼顾治疗乳母。如果是因为父亲肝肾虚热导致,应该用六味地黄丸治疗。如果是因为肾气不足导致,应该用八味地黄丸治疗。
如果患有呕吐腹泻,或者大便后虽然有声音但不能说话,又能吞咽食物,这不是失音,这是肾气虚弱不能上达阳气导致,应该用地黄丸治疗。如果嘴巴一直紧闭不张,那就是失音,说话迟缓。
薛按:前症多因稟腎不足。蓋腎脈繫於舌本,非地黃丸不能治。故患此症者,若仰首呵欠則嗽。如未應,須兼以補中益氣湯,滋其化源。若陰火上炎,肺金受傷而失音者,亦治以前法。《保嬰集》云:小兒五六歲,腎氣不足而不能言者,用菖蒲丸。口噤不能言者,用地黃丸。
愚治一小兒,言遲,患泄瀉,聲音不亮,雜用清熱等劑,聲音如瘂,飲食少思,去後多在侵晨,朝用地黃丸加五味子,夕用補中益氣湯,其泄頓止。卻專服前丸,不兩月,其言漸亮而愈。
一小兒白睛多而黑睛少,吐瀉後,喉喑,口渴,大便不實,朝夕悉服地黃丸而痊。後思瀉,(其喉復暗,仍服前丸,遂愈。)
白話文:
薛氏注釋:
前述症狀多半是因為先天腎氣不足所致。因為腎經與舌根相連,非地黃丸不可治癒。因此,患有此症者,如果仰頭打呵欠就會咳嗽。若地黃丸無效,則需同時服用補中益氣湯來滋養其化生之源。若陰火上炎,肺金受損而失聲,也可用上述方法治療。
《保嬰集》中記載:幼兒五、六歲時,腎氣不足而無法說話者,可以用菖蒲丸。口緊閉不能說話者,則用地黃丸。
個人經驗:
我曾治療一位說話遲緩的孩童,他同時患有腹瀉,聲音微弱,服用過清熱類藥物後,聲音變得像啞巴一樣,食慾不振,精神不佳,腹瀉大多在清晨發生。我早上給他服用地黃丸加入五味子,晚上則服用補中益氣湯,他的腹瀉立刻停止。之後,他持續服用地黃丸,不到兩個月,聲音逐漸清晰,病況痊癒。
另一位幼兒,眼白多而眼黑少,腹瀉後出現喉嚨沙啞,口渴,大便不成形。我讓他早晚服用地黃丸,病情痊癒。後來他再次腹瀉,喉嚨再度沙啞,再次服用地黃丸後,也治好了。
若大病後身目皆黃者,黃病也。○身痛背強,大小便澀,一身盡黃,小便黃赤,此黃疽也,瀉者難治。○若百日,或半年,不因病而身黃者,胃熱胎疸也。若淡黃兼白者,胃怯也。
薛按:大病後身目皆黃,或肢體黃胖者,脾氣虧損而真臟為病,宜用六君子湯、參苓白朮散,調補元氣。病後發渴者,脾氣虛而津液少也,用七味白朮散。若脾經濕熱壅滯,二便秘,腠理不得疏泄而為患者,名為黃疸,用茵陳湯。初生身黃壯熱,不乳便秘,此為胎熱,用地黃湯。
白話文:
如果大病之後,身體和眼睛都發黃,那就是黃疸病。如果身體疼痛、背部僵硬、大小便不順暢、全身發黃,小便顏色黃赤,這就是黃疸,如果腹瀉就更難治療。如果在百天或半年後,沒有生病卻身體發黃,可能是胃熱造成的胎疸。如果顏色是淡黃色又帶點白色,就代表胃氣虛弱。
薛氏注解:大病之後,身體和眼睛都發黃,或者四肢發黃腫胖,是脾氣虛損導致內臟生病,應該用六君子湯、參苓白朮散來補益元氣。病後感到口渴,是脾氣虛弱,津液不足,應該用七味白朮散。如果脾經濕熱壅滯,出現便秘,毛孔無法疏泄而導致疾病,稱為黃疸,應該用茵陳湯。新生兒出生後身體發黃、體溫高、不吸奶、便秘,這是胎熱,應該用地黃湯。
若二便赤澀,腹脹面赤,飲水,用茵陳湯調五苓散。若清便自調,四肢便冷,用益黃散。淡黃白,用調中丸。
愚治一小兒,旬日內先兩目發黃,漸及遍身,用瀉黃散,服之瘥。
一小兒,因母食鬱,飽脹咽酸,而患遍身皆黃。余以越鞠丸治其母,以瀉黃散治其子並愈。
長大不行,行則腳軟。○齒久不生,生則不固。○發久不生,生則不黑。皆胎弱也。
愚按:前症即五遲之症也。若腎主骨,齒者骨之餘,發者腎之榮也。良由父母精血不足,腎氣虛弱,不能榮養而然耳。有肝腎虛,長而不能行者;有肝氣虛,而手足拳攣者;有肝腎虛,而腳不能舒展者,並用地黃丸滋補之。有心氣虛而不能言語,用玄參湯、補中益氣湯培養之。
白話文:
如果大便和小便都又紅又澀,肚子脹、臉色發紅,喝水就用茵陳湯加入五苓散調配服用。如果大便能自行恢復正常,但四肢冰冷,就用益黃散。如果大便顏色是淡黃色或白色,就用調中丸。
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小孩,他十天內先眼睛發黃,然後黃色逐漸蔓延到全身,我用瀉黃散治療,服藥後就好了。
另一個小孩,因為他媽媽吃太多鬱氣的食物,導致飽脹、咽喉酸痛,然後小孩全身發黃。我用越鞠丸治療他媽媽,用瀉黃散治療小孩,兩個都治好了。
如果小孩長大後走路不穩,走路就腿軟,或者牙齒很久才長出來,長出來也不牢固,或者頭髮很久才長出來,長出來也不黑,這些都是胎兒虛弱造成的。
我認為以上症狀就是五遲症。腎臟主宰骨骼,牙齒是骨骼的精華,頭髮是腎臟的精華。這些症狀都是因為父母精血不足,腎氣虛弱,無法滋養身體導致的。有些孩子是因為肝腎虛弱,長大後走路不穩;有些孩子是因為肝氣虛弱,手腳緊握成拳;有些孩子是因為肝腎虛弱,腳不能伸展,這些都可以用地黃丸滋補。有些孩子是因為心氣虛弱,不能說話,可以用玄參湯和補中益氣湯調理。
若久病,或五疳所致者,但調補脾胃為主。《全嬰方》云:頭、項、手、足、身軟,謂之五軟症,皆胎稟腎氣怯弱也。
愚治一小兒,體瘦腿細,不能行步,齒不堅固,發稀短少,屬足三陰虛,用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年餘,諸症悉愈,形體充實。
一小兒,三歲,言步未能,牙發稀少,體瘦骨立,發熱作渴,目黑晴少,服肥兒丸不應。此腎虛疳症也。前丸乃脾胃經之藥,久服則腎益虛,而疳益甚。不信,果牙發漸落。用六味丸加鹿茸、五味子,半載而愈。
一小兒,七歲,左腿細,短寸許,不良於行,目睛白多,或有盜汗,發黃成穗。用地黃丸加鹿茸、五味子為主,佐以補中益氣湯,半載行履如故。
一小兒,脫肛,半載恪服升補元氣之藥而愈。
白話文:
如果孩子長期生病,或是因為五疳引起的疾病,治療時要以調補脾胃為主。古書《全嬰方》說:頭、頸、手、腳、身體無力,稱為五軟症,都是因為先天腎氣虛弱造成的。
我曾經治療過一個小孩,他身體瘦弱、腿細、走路困難、牙齒不堅固、頭髮稀疏短少,屬於足三陰虛,我用六味地黃丸和補中益氣湯治療了一年多,所有症狀都痊癒了,身體也變得結實。
還有一個三歲的小孩,不會說話走路,牙齒稀疏,身體瘦弱,骨瘦如柴,發燒口渴,眼睛黑眼珠少,服用肥兒丸沒有效果。這是腎虛疳症,肥兒丸是補脾胃的藥,長期服用會加重腎虛,反而會使疳症更嚴重。果然,孩子的牙齒開始慢慢掉落。我改用六味丸加上鹿茸、五味子,半年後就痊癒了。
又有一個七歲的小孩,左腿細小,比正常腿短一寸左右,走路不方便,眼白多,有時盜汗,頭髮發黃成束狀。我用地黃丸加上鹿茸、五味子,再輔以補中益氣湯治療,半年後就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。
還有一個小孩,患有脫肛,服用補元氣的藥物半年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