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珣

《海藥本草》~ 蟲魚部卷第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蟲魚部卷第五 (2)

1. 113.珂

謹按《名醫別錄》云:生南海,白如蚌。主消翳膜,及筋弩肉,並刮點之。此外無諸要用也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二卷,30頁;《政和》454頁,《綱目》1649頁)

白話文:

根據《名醫別錄》的記載,珍珠產於南海,它的顏色像蚌殼一樣潔白。珍珠的功能是消翳膜(眼翳和眼膜),以及筋弩肉(筋骨痠痛和肌肉疼痛)。使用方法是刮研成粉末,點塗在患處。除此之外,珍珠沒有其他的重要用途。

2. 114.蛤蚧

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生廣南水中,有雌雄,狀若小鼠,夜即居於榕樹上。投一獲二。《嶺外錄》云:首如蝦蟆,背有細鱗,身短尾長。旦暮自鳴蛤蚧。俚人採之,割腹以竹開張,曝乾鬻於市。力在尾,尾不全者無效。彼人用療折傷。近日西路亦出。其狀雖小,滋力一般,無毒。

白話文:

根據《廣州記》的記載:生長在廣南水中的蛤蚧,有雌雄之分,外形像小老鼠,晚上就住在榕樹上,捕獲一隻蛤蚧就能獲得兩只。而在《嶺外錄》中記載:蛤蚧的頭像蟾蜍,背部有細小的鱗片,身體短,尾巴長,早晨和傍晚會自己鳴叫「蛤蚧」。當地人採集蛤蚧後,會割開牠的肚子,用竹片撐開,然後曬乾後在市場上出售。蛤蚧的療效主要在於牠的尾巴,沒有完整的尾巴就沒有效用。當地人用牠來治療跌打扭傷。最近西路的蛤蚧也有出產。蛤蚧的體型雖然小,但療效和一般蛤蚧一樣,而且沒有毒性。

主肺痿上氣,咯血,咳嗽,並宜丸散中使。凡用炙令黃熟後搗,口含少許,奔走,令人不喘者是其真也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二卷,15頁;《政和》447頁,《綱目》1582頁)

白話文:

主要治療肺結核、上氣、咯血、咳嗽等疾病,並宜在丸散劑中使用。凡是使用人參時,都要先炙烤至黃熟後搗碎,口含少許,奔走後不喘的人參是真正的良藥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二卷,15頁;《政和》447頁,《綱目》1582頁)

3. 115.郎君子

謹按《異志》云:生南海,有雄雌,青碧色,狀似杏仁。欲驗真假,先於口內含,令熱,然後放醋中,雄雌相趁,逡巡便合,即下其卵如粟粒狀,真也。主婦人難產,手把便生,極有驗也。乃是人間難得之物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一卷,26頁;《政和》436頁,《綱目》1653頁)

白話文:

根據《異志》記載:生長在南海,有雄性和雌性,青碧色,形狀像杏仁。要想驗證真假,先含在嘴裡,使其溫熱,然後放入醋中,雄性和雌性相親相合,不久便會結合,隨即產下粟粒狀的卵,這纔是真的。主治婦女生產困難,手把便生,非常有驗。這實在是人間難得之物。

4. 116.海蠶沙

謹按《南州記》云:生南海山石間。其蠶形,大如拇指。沙甚白,如玉粉狀。每有節。味鹹,大溫,無毒。主虛勞冷氣,諸風不遂。久服令人光澤,補虛羸,輕身延年不老。難得真者。多隻被人以水搜葛粉、石灰,以梳齒隱成,此即非也,縱服無益,反損人,慎服之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一卷,26頁;《政和》436頁,《綱目》1522頁)

白話文:

根據《南州記》的記載:密陀僧生長在南海的山石之間。它的形狀像蠶,大小和拇指一樣。沙子非常白,像玉粉一樣。每隔一段就有一個節。味道鹹、大溫,無毒。主治虛勞冷氣,諸種風病痺症。長期服用令人容光煥發,補益虛弱的人,輕身延年不老。很難得到真品。多有假冒的,是用水洗過的葛粉、石灰,用梳子的齒紋刻劃出來的。這當然不是密陀僧,即使服用也沒有好處,反而損害身體,服用時要謹慎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一卷,26頁;《政和》436頁,《綱目》1522頁)

5. 117.青魚枕

南方人以為酒器梳篦也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一卷,24頁;《政和》435頁)

白話文:

南方人認為這些可以用作酒器或梳篦。

6. 118.真珠

謹按《正經》云:生南海,石決明產出也。主明目,除面䵟,止泄。合知母,療煩熱消渴。以左纏根治兒子麩豆瘡入眼。蜀中西路女瓜亦出真珠,是蚌蛤產,光白甚好,不及舶上彩耀。欲穿,須得金剛鑽也。為藥,須久研如粉面,方堪服餌。研之不細,傷人臟腑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卷,九頁;《政和》414頁)

白話文:

摘錄《正經》中說:石決明產於南海。石決明主要的功能是明目、去除面部的黑斑、止腹瀉。與知母合用,治療煩熱煩躁和口渴。用植物的左纏藤治癒了兒子生麩豆瘡、膿液流入眼睛的症狀。蜀中西路的女瓜也產真珠,是蚌蛤產生的,光澤白潔,非常漂亮,但不及舶上彩耀的真珠。如果想穿孔,必須用金剛鑽纔行。作為藥物使用,必須研磨很久,像粉面一樣細膩,才能服用。研磨的不夠細膩,會損傷人的臟腑。(《大觀》第二十卷,九頁;《政和》414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