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生產寶》~ 上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上卷 (6)

1. 胎前十八證問答

冬葵子(一錢),赤茯(二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。米飲調服,不拘時,利則住。服如不通,恐是轉胞,加發灰一錢,神效。

飲食如常,小便難,用當歸、貝母、黃芩各四錢,滑石半錢。為細末,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十丸,米飲調服。

曾有妊娠腹脹,小便不利,吐逆,諸藥雜進,溫脾胃寬氣去脹等劑,服之反吐,藥物不轉,加脹滿湊心。驗之胎死腹中,又服諸下胎藥,不能通解,舉家憂惶,因得鯉魚湯。論曰:腳腫俗呼皺腳。亦有通身腫滿,心胸急脹,名曰胎水。遂去妊婦心前衣服,看之胸肚不分,急以鯉魚湯三五服,大小便皆下惡水,腫消脹去,方得分娩死胎,可謂更生之大矣。此證蓋緣懷身腹大,妊婦不自覺,人人皆以謂身娠如此,終不以為胎水病,醫人何以得知。

故書此論,病家自當覺察。

鯉魚湯

當歸,白芍藥(各錢),白茯苓(四錢),白朮(五錢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。用鯉魚一尾,不拘大小,破洗鱗腸,白水煮熟,去魚。每服用鯉魚汁一盞半,生薑七片,橘皮少許,同煎至一盞,空心服。如胎水去未盡,再合服。

第五問:胎冷腹脹虛痛,兩脅虛鳴,臍下冷疼,欲泄,小便頻數,大便虛滑者,何也?

答曰:胎氣既全,子形成質,或食瓜果甘甜,飲冷不時之物,當風取涼,受不時之氣,則令胎冷,子身不能安處,皮毛疼痛,筋骨拘急,手足攣拳,致使母有此危。急服,安胎和氣散,。

訶子,白朮,陳皮,高良薑,木香,白芍藥,熟地黃,陳米

上㕮咀,每服四錢。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候,忌生冷。

第六問:妊娠心神忪悸,睡里多驚,兩脅膨脹,腹滿連臍,急痛,坐臥不寧,氣急逼迫,胎驚者何?

答曰:胎氣既成,五臟安養。皆因氣悶,或為喧呼,心忪悸亂,致令胎驚,筋滑傷動,四大不寧,急煎大聖散安保胎孕則無危矣。

大聖茯苓散

白茯苓,麥門冬,川芎,黃耆(蜜炒),當歸(酒浸,各一兩),木香,人參,甘草(炙,各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。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候。

紫蘇飲,治胎氣不和,湊上心腹,脹滿疼痛,謂之子懸。

大腹皮,川芎,白芍藥,陳皮,當歸,紫蘇(以上各一兩),人參,甘草(以上各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。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蔥白七寸,煎至七分,空心溫服。

第七問:懷孕月數未滿,半產者何?

答曰:本因臟腑虛微,氣衰血弱,病起相感,精氣攻衝,侵損榮衛,月傷胞胎,以致損落,名曰半產。急宜補治,可保安寧,稍緩變成虛癆,不可醫也。

安宮散

黑附子(炮),北五味,木香,阿膠,山藥,黃耆,甘草,當歸,熟地黃,赤芍藥(以上各二錢),生薑(半兩,炒黑),糯米(一勺)

白話文:

胎前十八證問答

第一種情況:服用冬葵子一錢、赤茯苓二錢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米湯送服,不限時間,通便後即可停止。若服用後仍不通,可能是胎位不正,可加生石灰一錢,效果很好。

第二種情況:飲食正常,但小便困難,可用當歸、貝母、黃芩各四錢,滑石半錢,研成細末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十丸,米湯送服。

第三種情況:曾有孕婦因腹脹、小便不利、嘔吐,服用多種溫補脾胃、理氣消脹的藥物,反而加重嘔吐,藥物也無法消化吸收,甚至脹滿感覺延伸到胸口。驗證後發現胎兒已死在腹中,再服用多種墮胎藥物也無法排出,全家憂心忡忡,後來服用鯉魚湯才得以解決。腳腫俗稱皺腳,全身浮腫,胸悶氣急,稱為胎水。需將孕婦胸前衣服解開,觀察胸腹是否難以分辨,迅速服用鯉魚湯三到五次,大小便排出惡露,腫脹消退,最終分娩出死胎。可謂是起死回生的大事。這種情況是因為懷孕後腹部增大,孕婦自己沒有察覺,大家都認為懷孕就是這樣,從未意識到是胎水病,醫生也很難診斷。因此寫下此文,讓患者能自行察覺。

鯉魚湯:當歸、白芍藥各一錢,白茯苓四錢,白朮五錢,研碎後,每次服用四錢。用一條鯉魚(大小不拘),去除鱗片和內臟,用清水煮熟,去魚取汁。每次服用鯉魚湯一盞半,加生薑七片、橘皮少許,一起煎至一盞,空腹服用。如果胎水未排盡,可再服用。

第五問:胎兒寒冷,腹部脹痛虛弱,兩脅下有虛弱的聲音,臍下冷痛,想大便,小便頻繁,大便稀溏,這是怎麼回事?

答:胎氣已足,胎兒已成形,可能是孕婦吃了太多甘甜瓜果,喝了冷飲,或受風寒,導致胎兒受寒,胎兒不舒服,皮膚疼痛,筋骨拘緊,手腳蜷縮,因此母親也出現這種危險情況。需緊急服用安胎和氣散。

安胎和氣散:訶子、白朮、陳皮、高良薑、木香、白芍藥、熟地黃、陳米,研碎後,每次服用四錢。用一盞半水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,不限時間,忌生冷。

第六問:懷孕期間心神不安,睡覺時容易驚醒,兩脅脹滿,腹部脹滿連到肚臍,劇烈疼痛,坐臥不安,氣促憋悶,胎兒受驚嚇,這是怎麼回事?

答:胎氣已成,五臟安靜。都是因為氣悶,或被驚嚇,導致心神不安,引起胎兒受驚,筋脈受損,身體不適,需緊急服用大聖散來安胎保胎,便無危險。

大聖茯苓散:白茯苓、麥門冬、川芎、黃耆(蜜炒)、當歸(酒浸)各一兩,木香、人參、甘草(炙)各半兩,研碎後,每次服用四錢。用一盞半水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,不限時間。

紫蘇飲:治胎氣不和,脹滿疼痛到心窩,稱為子懸。

大腹皮、川芎、白芍藥、陳皮、當歸、紫蘇各一兩,人參、甘草各半兩,研碎後,每次服用四錢。用一盞半水,生薑五片,蔥白七寸,煎至七分,空腹溫服。

第七問:懷孕月份未滿,發生流產,這是怎麼回事?

答:這是因為臟腑虛弱,氣血不足,受到外邪侵襲,精氣衝擊,損傷身體正氣,導致胎兒受損而流產,稱為半產。應及時補益治療,才能保住胎兒,否則延誤治療會導致虛勞,難以治愈。

安宮散:黑附子(炮製)、北五味子、木香、阿膠、山藥、黃耆、甘草、當歸、熟地黃、赤芍藥各二錢,生薑(半兩,炒黑)、糯米(一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