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倉元周

《產科發蒙》~ 附錄 (1)

回本書目錄

附錄 (1)

1. 附錄

2. 產前後經驗方

長德散,產訖服此藥。必無諸疾。

麻葉(陰乾。收磁器內埋燒麥糠火中。),血竭,虎骨,烏犀角(各二錢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錢二分。好酒送下。以微醺為炒。產後七日止服。凡服此藥產訖不須依椅。惟宜平臥。若產後數十日。舊瘀不盡。發諸疾者。宜用後方。

麻葉(制同上十錢),血竭,虎骨,烏犀角(各三錢)

上細末。服法如前。忌青菜川魚等。此方武州足立郡浦和領。芝村。長德寺秘方。里人稱枕下藥。

莕菜湯(一名長榮湯又稱山田擺藥),治產前產後諸病。及金創之妙劑。

當歸,川芎,芍藥,人參,白朮,黃芩,黃連,丁子,沉香,木香,肉桂,萍蓬根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
上銼。除丁沉木桂。余藥炒黃色。每服三錢。水煎服。○一方加鬱金。熟地黃。(此方修閤家有種種傳法。或酒浸。日乾。或炒用。)

赤井龍王湯,治產前後諸疾。及打撲折傷金瘡。腹痛食傷。淋疾癲狂。黃胖病。又癰疔諸惡瘡。類中風。痘瘡後諸症。又能解酒毒。開鬱冒。效驗難悉述。

當歸,川芎,芍藥,黃耆(各上),良薑(中),萍蓬根(上),木香,黃芩,黃連(各中),人參,大黃,肉桂,桂心,甘草(各下)

上銼。土器中炒。每服二錢。沸湯漬絞用。滓再煎服。○有熱加柴胡。○金創筋斷加檳榔。(中),丁子。(下)○打撲倍萍蓬根。

救急飲,治婦人臨產血暈悶絕垂死。或呵欠。或嘔逆。或狂躁。或譫語失笑。及一切危症見者。

炮姜,炮黑豆,當歸身,川芎,益母葉(各一錢),玄胡索,牛膝(各二錢)

上水二大碗。煎七分。和新鮮童便一盞服。如血崩不止。本方加炒荊芥。人參各二錢。

赤白帶下

白物神散,治婦人帶下。因氣滯欲鬱血郁者。

土茯苓(炒十五錢),當歸,川芎,薏苡仁,牡丹皮(各五錢炒),人參,甘草(各二錢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錢。白湯送下。

束帶飲,治赤白帶下。及產後惡露盡後。清血不止者。

續斷,炙艾,紅花(各上),地榆,川芎(各中),地黃,芍藥(各中),當歸(上)

上每服四錢。以水一盞半。煎取八分服。

八仙飲,治赤白帶下不止。陰門瘙癢。

土茯苓,陳皮,茯苓,木通,當歸,金銀花,大黃,川芎(各等分)

上八味。每服四錢。水二盞。煎一盞溫服。

玄胡索湯,治臍下撮刺痛。陰冷大寒。白帶下。

黃柏,苦楝子(各一分),附子,肉桂(各三分),玄胡索(二分),熟地黃(一錢),炙甘草(二分)

上銼一劑。水煎服。

木香順氣湯,治因七情內傷。下白帶。

良薑,乾薑(炮),茴香,陳皮,縮砂,厚朴(薑汁炙),桔梗,蒼朮,甘草,丁香皮,肉桂(各等分)

上銼。每服二錢。水一盞。生薑三片。棗二枚。煎八分服。

白話文:

產前後經驗方

長德散,產後服用此藥,必定沒有各種疾病。

藥材:陰乾的麻葉(用磁器盛裝,埋在燒麥糠堆成的火中烘烤),血竭、虎骨、烏犀角(各二錢)

用法: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二分,用好酒送服,以微醺為度。產後七日內服用。服用此藥後,產婦不必依賴椅子坐著,只需平臥休息。如果產後數十日,舊瘀未盡,導致各種疾病,則需服用下方藥方。

藥材:制法同上之麻葉(十錢),血竭、虎骨、烏犀角(各三錢)

用法:研磨成細末,服用方法同上。忌食青菜、川魚等。此方為武州足立郡浦和領芝村長德寺的秘方,當地人稱之為「枕下藥」。

莕菜湯(又名長榮湯,也稱山田擺藥),治療產前產後各種疾病以及金創,是有效的藥劑。

藥材: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人參、白朮、黃芩、黃連、丁香、沉香、木香、肉桂、萍蓬根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
用法:將藥材切碎,除了丁香、沉香、木香、肉桂外,其餘藥材炒至黃色。每次服用三錢,水煎服。另有一方加鬱金、熟地黃。(此方家中流傳有多種炮製方法,或用酒浸泡後曬乾,或直接炒用。)

赤井龍王湯,治療產前產後各種疾病,以及跌打損傷、金瘡、腹痛食傷、淋疾、癲狂、黃疸病,以及癰疽等惡瘡、類似中風的症狀、痘瘡後的各種症狀,還能解酒毒,開鬱氣,療效難以盡述。

藥材: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黃耆(份量較多),良薑(中等份量),萍蓬根(份量較多),木香、黃芩、黃連(中等份量),人參、大黃、肉桂、桂心、甘草(份量較少)

用法:將藥材切碎,用土器炒製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沸水浸泡後絞取藥汁服用,藥渣再煎煮一次服用。如有發熱,加柴胡;如有金創筋斷,加檳榔(中等份量)、丁香(份量較少);如有跌打損傷,增加萍蓬根的用量。

救急飲,治療婦女臨產時血暈、昏厥、垂危,或呵欠連連、嘔吐、狂躁、譫語、失笑,以及一切危急症狀。

藥材:炮薑、炮黑豆、當歸身、川芎、益母葉(各一錢),玄胡索、牛膝(各二錢)

用法:加水兩大碗,煎至七分,加入新鮮童便一碗服用。如果血崩不止,本方加炒荊芥、人參各二錢。

赤白帶下

白物神散,治療婦女帶下,因氣滯、血瘀所致者。

藥材:土茯苓(炒,十五錢),當歸、川芎、薏苡仁、牡丹皮(各五錢,炒),人參、甘草(各二錢)

用法: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

束帶飲,治療赤白帶下,以及產後惡露盡後,出血不止者。

藥材:續斷、炙艾、紅花(份量較多),地榆、川芎(中等份量),地黃、芍藥(中等份量),當歸(份量較多)

用法: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服用。

八仙飲,治療赤白帶下不止,陰門瘙癢。

藥材:土茯苓、陳皮、茯苓、木通、當歸、金銀花、大黃、川芎(各等分)

用法:將八味藥材混合,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兩碗,煎至一碗溫服。

玄胡索湯,治療臍下刺痛,陰冷,白帶下。

藥材:黃柏、苦楝子(各一分),附子、肉桂(各三分),玄胡索(二分),熟地黃(一錢),炙甘草(二分)

用法:將藥材切碎,一劑水煎服。

木香順氣湯,治療因七情內傷導致的白帶下。

藥材:良薑、乾薑(炮製),茴香、陳皮、縮砂仁、厚朴(薑汁炙),桔梗、蒼朮、甘草、丁香皮、肉桂(各等分)

用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二錢,加水一碗,生薑三片,大棗兩枚,煎至八分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