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倉元周

《產科發蒙》~ 附錄 (2)

回本書目錄

附錄 (2)

1. 產前後經驗方

治梅毒。及產後。帶下久不止方。

十全大補湯去人參。用地黃一錢。加牡丹皮紅花各五分。土茯苓二三錢。水煎服。後宜與妙應散。

妙應散

白朮,茯苓,陳皮,香附子,川芎,沉香(各六錢),血竭(七錢),人參(三錢),甘草(二錢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錢。白湯送下。○如腰腳冷者。加熟附子二錢。

治帶下前陰糜爛癢痛者。用此甚神效。

鰒魚(去殼用身腸),菖蒲根(各等分)

入土器中燒存性。細末。白麻油和調敷患處。癢痛立愈。

如聖丹,治婦人赤白帶下。月經不來。

白礬,蛇床子(各等分)

為末。醋打麵糊丸。如彈子大。以胭脂為衣。綿子裹納於陰戶。如熱極再換。(儒門事親)

坐藥方,治婦人久不產。陰中隱隱如蟲齧。冷冷如風吹。或轉胞不通。或妊子不成。慣墮者。

硫黃,桂皮,川芎,丁香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。以絹袋盛。大如指。束內陰中。坐臥任意。勿走行。小便時取出。更安新者。

又方,治婦人經閉。瘀滯下不斷。或濃淋下疳。腐臭不可近。陰中突出。如菌子。如雞冠。不堪焮痛者。

桃仁,大黃(各一錢),礬石,龍腦(各五分)

上如前法納陰中。若夫前方惟宜溫下體之氣。而後方則下瘀血。及青黃濁汁。以其諸症漸退為度。

白話文:

產前後經驗方

治療梅毒、產後帶下久治不癒的方劑。

一種方劑:十全大補湯去參,加生地黃一錢、牡丹皮、紅花各五分、土茯苓二至三錢,水煎服。之後宜服用妙應散。

妙應散組成: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香附子、川芎、沉香(各六錢)、血竭(七錢)、人參(三錢)、甘草(二錢)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溫開水送服。腰腳冰冷者,可加熟附子二錢。

治療帶下伴隨陰部糜爛、瘙癢疼痛的方劑:效果奇佳。用鰒魚(去殼取肉腸)和菖蒲根(等量),放入土器中燒成灰,研成細末,用白麻油調和,敷於患處,瘙癢疼痛即可痊癒。

如聖丹,治療婦女赤白帶下、月經不調:白礬、蛇床子(等量)研磨成粉,用醋調成麵糊狀,製成彈珠大小的丸藥,以胭脂包裹,用棉布包裹後置於陰道內。如果感覺過熱,則需更換。

坐藥方,治療婦女久不生產,陰道內有蟲咬感、寒冷如風吹感,或胎位不正、孕育失敗、習慣性流產:硫黃、桂皮、川芎、丁香(等量)研成細末,用絹布袋盛裝,大小如手指,塞入陰道內,坐臥皆可,但避免行走,小便時取出,更換新的。

另一方劑,治療婦女經閉、瘀血下注不止,或濃稠的淋病下疳,腐臭難聞,陰道內長出如菌子或雞冠狀腫物,疼痛難忍:桃仁、大黃(各一錢)、明礬、龍腦(各五分),使用方法同前。前一個方劑溫補下焦氣血,後一個方劑則用於排出瘀血及青黃濁液,需根據病情症狀逐漸減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