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產科發蒙》~ 卷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4)

1. 辨駢胎位置第二

凡駢胎腹象皆突出於前而高;比之尋常娠腹,則甚大而不張於左右。比及臨月,揣其兩脅則空軟。由此觀之,駧胎之在子宮中,必非二胎正相位左右也,其胎累重於前後者無疑矣。而其分娩也,後者先出,而前者後生也。雖子玄先生之精核未及於此,而為相併於左右者,乃其候法曰:

「任脈窪成一道者,孿胎也。」余屢視孿胎腹,未嘗見其如此者。偶有似為窪者,決非孿胎也。惟其腹形,大抵七八月已上,漸慚突出如甕者是也。(圖說見卷六宜以參看)

白話文:

[區別雙胞胎的位置第二],內容如下:所有懷有雙胞胎的孕婦腹部都會向前突出且顯得高挺。和一般懷孕的腹部相比,會顯得特別大,但不會往左右兩側擴張。到了臨近生產的月份,如果摸她的兩側肋骨部位,會感覺到空鬆。由此可知,在子宮中的雙胞胎並非一左一右地排列。可以確定的是,胎兒們是前後疊加的。在生產時,位於後方的胎兒會先出生,而前方的胎兒則後出生。即使像子玄先生這樣的醫學大師,也未能對此現象做出精確的分析,他認為雙胞胎是並排在子宮的左右兩邊。

對於「任脈窪成一道者孿胎也」的說法,我多次觀察懷有雙胞胎的孕婦腹部,從未見過像這樣的情況。偶爾看到似乎有凹陷的腹部,但那絕對不是懷有雙胞胎。唯有腹部的形狀,通常在七八個月以上,會逐漸顯得像甕一樣突出,纔是懷有雙胞胎的特徵。(圖解詳見第六卷,可供參考)

2. 孿胎一胞辨第三

宇宙至大也。至夫事物之變化,則雖聖人亦有所未盡也。自非聖人以下,則雖常有之物,非所親視歷觀,而推理以究,任臆為斷,則恐誤天下後世不淺也。在我醫則為最甚矣。

今夫以有涯之性命,欲親規歷觀而究無涯之變化,以傳之後世,是豈易得盡乎哉?

子玄先生於產科書,率皆出於所親歷實驗,詳悉審辨,似無遺漏矣。產論翼中所載:孿胎圖凡六:一逆一正、雙逆、雙正、雙坐等,非不精細也。然而唯出兩胎各有胞者,而未載雙胎一胞者。且產論曰:「任脈窪成一道者,為孿胎之候。」然此惟五六月間見之;至八九月一道者,即隱不見;但腹左右大張,狀有稜角,而腹面卻平,是為孿候。產論又云:「一倒首向下,一豎頭向上,其胞衣各一,是為孿胎正法。或雙皆上首,共一胞,胞皆大如盤,是為孿孕奇法矣。」

而不說孿子肚帶之狀。吾未一見其真物,豈可不容疑於茲哉?

己酉初夏,城東富澤坊,買故衣利兵衛妻,娠方九月,小便癃閉、煩渴引飲、腹滿太甚、四肢亦浮,求治於余。乃與五苓散,而撫摩其腹者三日,得小便快利,而四肢見皺紋。然其腹猶便便,因以為是必孿胎。更候其腹容:無任脈窪成一道,又非腹面平而左右有稜角;唯圓高突出,倍尋常娠腹耳。

既而至五月初四,而舉二男。其先出者正產,後出者逆生也。胞衣一而其形平長,徑一尺許,橫不過七八寸,筋絡甚粗,而生二帶。其一則在於去中央一寸許,而大如無名指;其一則去中央三寸余,近邊僅寸許,較之於近中央者,則其細居半。

爾後見孿胎數人:雙皆順生,而一逆一正者卻寡;且其胞衣皆一,而臍帶所著之處,各不同也。近橫山街打金匠妻,及本石坊小津某妻,娠而腹甚大,突出於前面,而如抱甕。既而期月臨盆,俱先生一女,後乳一男。胞各一,其生下皆正產。但此二人胞各一而已。

嗚呼!先生父子,竟不視孿胎一胞而又皆正產者歟?若其有親視,則盍並列之圖中,以示後學邪?抑先生父子之所遇者,多是一正一逆,而胞衣各有歟?將余之所眎,皆順且一胞者多歟?

雖然,余之所親視,既以十數,則以頭之倒豎互殊者與胞之各有者,為孿胎之正法,吾不敢從也。又至於以任脈窪而成一道者,與腹面平而左右有稜角者,為孿胎之腹容,吾愈不信也。

覽西洋牒分的兒產科書,孿胎圖式,亦惟載各兒各胞者,而未舉雙胎一胞者,則亦未深究而已。

噫!事物之不可究盡者,率皆如斯矣。

雖然,凡孿胎,吾所親歷視者,胞皆一者實多;則吾將以胞之一者,為孿胎正法,以胞各有者為奇法也。後之醫者,若疑我說,則每遇孿胎,親視其胞,而究其形狀,又召坐婆數人,詢其所親視,則必有得之矣。然後知吾言之不妄耳。吾豈敢妄立一家言而駁前輩成說邪?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:

宇宙廣大無垠,事物的變化多端,即使是聖人也有未能完全理解的地方。對於不是聖人的普通人來說,即使是最常見的事物,如果不親眼看到、親身體驗,只是單純地推測和臆斷,可能會對後世造成不小的誤導,特別是在醫學領域,這種情況尤為嚴重。

子玄先生在他的產科著作中,大多都是基於他親身經歷和實踐經驗。他詳細地分析和鑑別各種情況,看似無遺漏。在《產論翼》中,他描繪了六種孿生胎的圖像:一個正向一個反向,兩個正向,兩個反向,以及兩個坐向。這些圖像的確非常精細,但是,他只描述了每個孿生胎各自有自己的胎囊的情況,而沒有提到雙胎共享一個胎囊的情況。

他還提到,如果任脈形成一條線,這是孿生胎的徵兆。但是,這種情況通常只在懷孕五六個月時出現,到了八九個月,這條線就會消失,腹部會變得非常大,呈現稜角狀,但前面卻相對平坦,這是孿生胎的特徵。他又說,如果一個胎兒頭朝下,另一個胎兒頭朝上,並且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胎囊,這是孿生胎的正常情況。或者,兩個胎兒都頭朝上,共用一個大如盤子的胎囊,這是孿生胎的特殊情況。但是,他並沒有描述孿生胎的肚帶情況。

己酉年初夏,在城東的富澤坊,有一個名叫利兵衛的舊衣服商人的妻子,懷孕九個月,小便困難,非常渴,腹部非常脹,四肢也浮腫。她向我求助,我給她服用五苓散,並為她按摩腹部三天,她的小便問題得到改善,四肢出現皺紋,但是她的腹部仍然非常大。我認為她很可能懷的是孿生胎。但是,她的腹部並沒有出現任脈形成一條線的情況,也不是前面平坦而兩側有稜角,只是圓鼓鼓地突起,比正常的懷孕腹部大很多。

到了五月初四,她生下了兩個男孩,第一個順產,第二個是逆生。他們共享一個胎囊,這個胎囊呈扁長形,直徑大約一尺,橫向寬度只有七八寸,血管非常粗壯,並且生出兩根肚帶。一根位於中心附近,粗如無名指;另一根距離中心三寸多,靠近邊緣,比中心的那一根細一半。

後來,我又見過幾個孿生胎,他們都是順產,一個正向一個反向的情況很少見。他們都共享一個胎囊,但是肚帶的位置各不相同。例如,住在橫山街的打金匠的妻子和住在本石坊的小津某的妻子,她們的腹部都非常大,向前突出,像是抱著一個罐子。到了分娩期,她們都先產下一個女孩,然後再產下一個男孩,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胎囊,而且都是順產。但是,她們都共享一個胎囊。

唉,子玄先生和他的兒子們,難道從未見過孿生胎共享一個胎囊,而且兩個胎兒都是順產的情況嗎?如果他們見過,為什麼不在圖中列出來,以便讓後人學習呢?

或許子玄先生和他的兒子們遇到的大多是,一個正向一個反向,並且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胎囊的情況。或者,我所見到的大多都是順產並且共享一個胎囊的情況。無論如何,我親眼看過十幾個孿生胎的情況,對於頭部方向和胎囊的情況,我不能接受作為孿生胎的正常情況。同樣地,我也不相信把任脈形成一條線,以及前面平坦而兩側有稜角作為孿生胎的腹部特徵。

我看了西洋的一本產科書籍,其中孿生胎的圖像也只描述了每個胎兒各自有自己的胎囊的情況,並沒有提到雙胎共享一個胎囊的情況。這說明,他們也沒有深入研究孿生胎的全部情況。事物的奧祕,往往就是如此深不可測。

然而,我親眼見過的孿生胎中,大多數都共享一個胎囊。因此,我將把共享一個胎囊作為孿生胎的正常情況,而把每個胎兒各自有自己的胎囊作為特殊情況。

未來的醫生,如果懷疑我的說法,可以每次遇到孿生胎的情況,親眼看一看胎囊的情況,研究一下它的形狀,再找幾個接生婆來詢問他們親眼看過的情況。這樣,你一定會有所發現。那樣,你就能明白我的話並非虛構。

我絕不敢輕易地建立自己的理論,否定前人的研究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