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倉元周

《產科發蒙》~ 卷五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4)

1. 治驗(三十四道)

即以單兵散延命散各一錢許。白湯攪勻。自含之以曲頭管自齒齦極處入管頭吹送藥。乃以左手捻其鼻。則嘓然有聲藥落咽。而忽諸症頗穩。乃作大黃黃連瀉心湯加鐵鏽交用之。過二三時而始醒索食。其夜人定。力息頻來。娩死胎而母無恙。但血枕痛頗來。與山楂子丹皮二味。

六七日。惡露快下。而康安如常日。(七)

余之同街。採緞鋪勘介妻。年十七。懷孕數月。無有他故。其父母以為夫婦青年家無嚴君。婢妾亦不有慣產者。已至九月。招膝下保護矣。(其家在本所東江精舍北里許。距本銀街六里有奇。)而彌月初二日。辰巳間。澡浴後。忽然暈厥。目作上視。裸裎不暇羞恥。痰涎湧盛。

角弓反張。煩擾悶躁。手足瘛瘲。昏憒不知人事。看守者抱時。則或捶或咋。急走使迓余。余會應鯖江侯招往三田邸。是以延醫氏三四輩。累經治療不見減瘥。更嘔血盈盆。至此病勢轉凶。眾工無藥術。頻令人急予。病家甘分必死。唯延領待余到。余黃昏歸家。其家所來轎伕數人俟者多時。

余便往診視。前證依然。喜脈緩而有神。余謂其親曰。凡子癇症。以子死於腹中。與症疝擊搏而發焉。長女疾患。稍醒則必當子向產門。若向門則我術以令娩。娩必性命無恙矣。一醫在傍曰。子在高而腰腹不痛。今夜安能向產門。余為不聞。命弟子策將膽星一二錢。白湯化開。

以曲頭管灌之。仍捻其鼻使落喉。須臾反張稍定。繼以三黃熟艾湯。加硃砂二錢。自亥至醜服五貼盡。煩躁有間。乃大聲呼其名才答。試不用管飲藥。則自能飲。便探其產戶。兒頭既已向門。乃用雲母散三錢。續與稀粥。助母氣以催生。已至黎明猶未分娩。時時目瞪切齒。煩躁悶亂。

於是以回生術得娩死胎。即以加味芎歸湯。兼用震靈散二日。尚神氣未醒。三日而稍辨親疏。四日而忽開兩目。問其母曰。我緣何至此。母曰。你發子癇幾死。數日不省。得鶴陵先生治之乃活。婦聞之始知已產矣。唯惡露不下。小腹硬滿。用行瘀煎三日。血衊快下。而小腹軟。

與加味八珍湯。調燮數日而平復。嗟呼余狐疑不決而不施術。失時姑息。恐不分娩而斃也。故醫之臨疾患。在權時宜而已。(八)

小田原街賣魚客甚八妻。產前患腳腫。產後三日身面四肢皆浮。眼胞腫而無縫。小水短少。一臈之後。氣喘咳嗽。不能貼席而睡。飲食減三之二。更腰腳愈腫。按之窅然不起。懇予請劑。診視之。皮膚無光澤。腫勢不可言。惟精神存。用禹翼湯十劑而全瘳。(九)

花坊販繒客妻。產後左腳獨腫。大如漆桶。小溲不利。以禹翼湯加桃仁紫葳。小溲日解約三升許。五日而平復。(十)

一貴家乳母。方夏月。忽患惡寒戰慄。發熱頭痛。煩渴引飲。腹裡拘急證。醫為溫病治之已三日。戰慄拘急才止。而熱勢益猛。汗漐然出。飲食不進。呻吟在床枕。偶有誤信余之能治傷寒之虛名以勸余者。遂延求治。診其脈洪數。按其腹軟弱如綿絮。拊之而手漸及臍下。則忽鼻嗅血腥。

白話文:

治驗(三十四道)

某婦人產後,出現諸多症狀,先用單兵散、延命散等藥物,以管子吹送藥物至咽喉,症狀稍緩。接著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加鐵鏽治療,病人醒來後,夜裡卻多次呼吸急促,最終娩出死胎,產婦並無大礙,但血枕疼痛,遂用山楂子、丹皮治療。六七日後,惡露排出,身體康復。

另一位十七歲女子,懷孕數月,臨近生產時突然暈厥,出現角弓反張、痰涎湧盛等症狀,多位醫生治療無效,甚至嘔血。經診斷為子癇症,因胎兒在腹中死亡而引起。醫生判斷胎兒位置已接近產門,遂用藥物幫助胎兒娩出,成功保住母子性命,之後再用藥調理,最終痊癒。

小田原街一位賣魚客的妻子,產後出現全身浮腫、小便短少、氣喘咳嗽等症狀,經用禹翼湯治療痊癒。

花坊一位販布客的妻子,產後左腳腫脹,小便不利,用禹翼湯加桃仁、紫葳治療,五日痊癒。

一位貴家乳母,夏天患病,出現惡寒、發熱、頭痛、腹痛等症狀,經其他醫生治療後,症狀未見好轉。醫生診斷後發現其脈洪數、腹部軟弱,並有鼻出血,判斷為另有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