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產科發蒙》~ 卷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2)

1. 治驗(三十四道)

於是病家甘分死胎,惟要令早娩而持母命。正月八日夜初更,敦予求治。脈之沉弦有神,且所下血腥,有活氣而無死臭。予曰:「臨盆雖數日,不有死胎候。乃發救生加附子湯,曰:『宜飲之,待其自然焉。』」百田曰:「曩我親族,艱產累日。先生來而投劑施術,即時免死胎,母無恙矣。今於荊妻艱苦之際,特與藥不施術者,以婦命不可救歟?自走使於先生,婦俟臨顧者,甚於久旱望雲霓,飢渴求飲食。幸賴先生手術得娩,則今宵產,今宵死,無恨也。」孕婦亦踵而速分娩。予曰:「曷不解事之甚也!若夫胎死不免,母氣脫困,則雖一二日,必當令亟免身以救母命矣。今雖近浹旬,胎猶無恙,奚可用手法以促此哉?俟明旦,則必有熊羆之喜也。」拂袂便歸矣。次日早晨修書曰:「荊婦逮黎明,忽陣痛頻來,舉男兒而子母平安。昨夜診視之不差,豈不敬服哉!實非老手識練,必不能為此明鑑也。」(四)

淺草天王橋頭,一商賈妻,臨產子露半身而不娩。易收生媼三人,皆不能出而迯去。遂召產科專門治療之。醫乃與門生俱來。自辰至巳,手術藥劑百計,治竟無效。產婦精神漸疲睏。於是求治於余。諦觀其色則青慘,眼胞陷下。所幸者,脈尚和緩,尤可措手。便以芎歸理中湯頻與之。將用手法,則兒頭已切而項邊僅留皮寸許。因呼主人謂曰:「兒頸已如此,我使此娩,汝勿言為我首體異處。」主人唯唯退。余乃以兩大指緊推兒膈俞邊,則育門才得寬鬆,而畜水迸出三升許。乃以袽裹兒,一引如拔無根草,瞥然產下矣。闔家少長皆無不感嘆以為神也。乃使婦蓐臥,用前方三日,精神大王。唯腹中有塊大如茶甌,以手推之,左右移動。仍於前方內加丹皮桃仁。五日而穢水大下,塊消其大半。飲食頗進。七八日不圊。因與桃核承氣湯。二日而尚自若也。更欲作大劑與之。又竊思疲勞未復,非激劑過用所宜也。遂將八珍湯,加營實桃仁丹皮,兼以龍飛丸臨臥與五十粒。二日而得燥屎一升許,塊如失。更以當歸建中湯調養二旬,而寢食俱安矣。(余初見兒之露半身不出,即以為此必下身肥大,產論所謂壯尻胎也。然行導水術而見子生地,則尋常胎也。便知此畜水填滿膀胱,壓胎而然者也。此產論所未言及者也。)

(五)子宮之所位,在尿胞後廣腸前。有臨產兒頭向陰門久不娩,則為之尿道閉塞,且多服催生藥,使尿胞填滿,而產道愈窄狹,害乎達生者。其二日已上者,須施導水術,以泄畜水,使子宮得寬鬆而易免焉。若死胎候具,則以回生術救之。又有產訖胞衣不下者,間由尿胞畜水怒脹壓胞衣不下者。治之之法:在心融手巧,須口授面命,非筆下之可形容。有志君子,來而詢之則可矣。我豈敢秘惜者也哉!(五)

白話文:

治驗(三十四道)

(四)一位產婦臨盆數日,胎兒已露出半身卻無法娩出,找來好幾位接生婆都束手無策。後來求助於醫生,醫生診斷後,發現產婦面色青慘,眼窩深陷,但脈象尚且和緩,於是給予芎歸理中湯,並用手法幫助胎兒娩出。胎兒頸部僅剩一點皮連著,醫生小心地用手指推動胎兒的膈俞部位,讓空間得以舒緩,排出大量積水後,順利將胎兒取出。產後,醫生繼續用藥調理,最終產婦痊癒。醫生觀察到胎兒露半身的情形,最初判斷為胎兒下半身肥大,但實際上是膀胱積水壓迫胎兒所致。

(五)另一位商賈妻子臨產,胎兒半身露出卻無法娩出,請了許多醫生和接生婆都無效,最後求助於醫生。醫生觀察後發現產婦面色青白,眼窩深陷,但脈象尚可,便用芎歸理中湯治療,並用手法幫助胎兒娩出。胎兒頸部皮膚僅剩一點點,醫生小心地操作,排出大量的積水,順利娩出嬰兒。產後,醫生繼續用藥調理,最終產婦康復。醫生總結,子宮位於膀胱之後、大腸之前,若胎兒頭部長時間卡在陰道口,容易造成尿道阻塞,加上服用催生藥物,使膀胱積水,進一步壓迫產道,導致難產。因此,在臨產數日後,應及時進行導水術,排出積水,使子宮鬆弛,以利於生產。若是死胎,則需採取回生術搶救。產後若胎盤不下,也可能是膀胱積水壓迫所致,需要及時處理。 醫生強調,接生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巧妙的技巧,非文字所能形容,有志於此道者,可親自來請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