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倉元周

《產科發蒙》~ 卷三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7)

1. 產後第五

產後六七日。惡露已快下。仍腰股攣急。或疼痛者。不可一概為殘瘀而治焉。往往有挾疝而然者。余於此證用加味通氣湯。每每奏奇效。(方見兒枕痛門)

孕婦已產。則蒸蒸身熱。胸中築動。呼吸短息。濈然汗出。猶平人勞動奔走呼吸不接也。此際特可懼者。脫血一證也。若發此證則必致卒亡矣。預防之法。宜用冷水一小盞。點黑神散一匙以與之。血熱得清冷。而胸中開豁。浮散之陽歸源而神氣清快。實免產後暴血之神丹也。

不知者以為寒涼傷胃也。然分娩用力甚。五內擾亂身熱如毀。投之以一盞冷水者。如久旱霢霂。自咽喉入胃中之際。化為溫湯。故無有後患。然不可再與之矣。夫冷水澀血勝於諸藥。故婦人月信過多時飲一盞則須臾血自止。可以證也。雖然易產如達者。宜斟酌矣。

產論云。產婦分娩後。切無用產椅。當倚褥高枕而右側臥也云云。後學宜遵之撥俗習矣。予又有一口訣。凡臨產用力過多。而才娩者。須先與冷水一小盞。乃命坐婆手握綿絮緊閉育門。使婦匍匐移褥跪坐。手尚不可放。令一人緊抱婦半時許。待氣息虛里稍定。而後高枕褥臥。則無有

血迷崩血患也。

俗習禁產後熟寐。若寐則看守者。數呼其名。不應則不止。甚不可。夫熟寐則血氣流暢能歸源易收也。但宜使一人在傍常聞其呼吸。呼吸平夷。則俟自覺來而可也。若呼吸促迫。或目竄視。則急呼起而可與藥也。

產訖有遽嘔吐者。此由臨產之時。坐婆強與食也。與理中湯加半夏生薑。難產力息數來。而陣痛不來。由此產母疲倦。二三日又不分娩則死胎也。

醫為救之免者。宜先與當歸理中湯。還元煎之類。若從產後三日無拘虛實必用折衝飲之說變證立至。謹之戒之。

產後口鼻見黑色而衄者。胃氣虛憊。而血滯也。宜二味參蘇飲。

二味參蘇飲

人參(一錢),蘇木(二錢)

上以水一盞半。煮取一盞溫服。

產後面赤嘔逆欲死者。名曰沖肺。以二味參蘇飲加芒硝一錢。若敗血衝心煩悶者。難十救一。

產後煩悶嘔惡。腹滿腹痛者。名為沖胃。平胃加桂枝生薑湯主之。

平胃加桂枝生薑湯

蒼朮,厚朴,陳皮,桂枝,生薑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
上照常水煎。

產後腹滿不減。歷數日漸漸復舊者。此為常疾。若產訖腹遽縮小者。必屬虛家。不可不察。

產訖世俗皆以麻線緊扎婦之頭髮。而云防血暈。此雖俗習。亦有據。千金方曰。產後心悶。眼不得開。即當頂上取發如兩指大。強以人牽。眼即開。即此意也。

產後二三日。邦俗以糯粃味噌汁煮食之。予少以為出於愚婦臆見者。昨偶讀五雜組曰。稻有水旱二種。又有秫田。其性黏軟。故謂之糯米。食之令人筋緩多睡。其性懦也。作酒之外。產婦宜食之。因知俗習有所原出矣。

白話文:

產後第五

產後六七天,惡露差不多排乾淨了,但腰腿仍然酸痛拘緊,或疼痛,不能一概而論是瘀血殘留而治療。往往是伴隨疝氣而引起的。我遇到這種情況,使用加味通氣湯,常常有奇效。(方劑見於「兒枕痛」章節)

產婦生產完畢,身體會持續發熱,胸部感到悸動,呼吸急促短淺,渾身冒汗,就像普通人劇烈運動後呼吸困難一樣。此時最可怕的是產後大出血,一旦發生這種情況,必定會導致死亡。預防的方法,宜用一小碗冷水,加入一匙黑神散給她服用。血熱遇上清涼,胸中就會舒暢,浮散的陽氣歸於根本,神氣就會清爽舒適,這確實是避免產後大出血的神奇藥方。

有些人不知道,認為寒涼會傷胃。但分娩用力過猛,五臟六腑都受到擾亂,身體發熱得厲害,此時給她喝一小碗冷水,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樣,從咽喉進入胃中時,會轉化成溫水,所以不會有後遺症。但是不能再給她喝了。因為冷水止血的效果勝過所有藥物,所以婦女月經量過多時,喝一碗冷水,很快血就會止住,這可以作為佐證。雖然容易生產的產婦,也應該斟酌使用。

產科論述說,產婦分娩後,絕對不能使用產椅,應該靠在墊高的褥子上,枕著高枕,右側臥。後學應該遵從這點,摒棄舊習俗。我還有一句口訣:凡是臨產用力過度,剛生產完的產婦,必須先給她喝一小碗冷水,然後讓接生婆用手握著棉絮,緊緊閉合產道,讓產婦匍匐著移動到褥子上跪坐,手還不能放開,讓另一個人緊緊抱著產婦半個小時左右,等到呼吸平穩一些,再讓她枕著高枕臥床休息,這樣就不會有血迷、崩血的危險。

舊習俗禁止產後熟睡,如果睡著了,看守的人就反覆呼喚她的名字,沒有反應就不停地叫,這是非常不好的。其實熟睡可以讓血氣運行通暢,更容易回歸正常。但是應該讓一個人待在旁邊,隨時注意她的呼吸,如果呼吸平穩,就等她自己醒來就好。如果呼吸急促,或者眼睛亂瞟,就要趕緊叫醒她,並給她服用藥物。

產後立即嘔吐,這是因為臨產時,接生婆強迫她吃東西造成的。可用理中湯加半夏、生薑治療。難產,呼吸急促而陣痛卻不來,這是因為產婦疲倦,如果二三日還不分娩,胎兒就會死亡。

醫生要設法搶救,避免死亡,應該先給她服用當歸理中湯、還元煎等藥物。如果從產後三天起,不論虛實,都用折衝飲,就會導致病情變化而危及生命,一定要謹慎小心。

產後口鼻出現黑色,並流鼻血,這是胃氣虛弱,而血瘀滯的表現。應該服用二味參蘇飲。

二味參蘇飲:人參(一錢)、蘇木(二錢),用一碗半水煎成一碗,溫服。

產後臉紅、嘔逆,快要死了,叫做衝肺,用二味參蘇飲加芒硝一錢。如果敗血衝擊心臟,煩悶不安,十個病人難救活一個。

產後煩悶、嘔惡、腹脹腹痛,叫做衝胃,用平胃加桂枝生薑湯治療。

平胃加桂枝生薑湯: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桂枝、生薑(各等分)、甘草(減半),照常煎服。

產後腹脹不消,持續幾天慢慢恢復正常,這是常見的疾病。如果產後腹部立即縮小,一定是體質虛弱,不可不察。

產後民間習俗都是用麻線緊綁產婦的頭髮,說是防止血暈,這雖然是民間習俗,也有一定的道理。《千金要方》記載,產後心悶,眼睛睜不開,就要在頭頂取下大約兩指寬的頭髮,用力拉扯,眼睛就能睜開,就是這個意思。

產後二三日,民間用糯米飯湯煮食。我以前認為這是愚婦的臆想,但最近偶然讀到《五雜組》說,稻米有水稻旱稻兩種,還有秫稻,它性黏軟,所以叫做糯米,吃它會讓人筋骨鬆弛,嗜睡,性情懦弱,除了釀酒之外,產婦可以食用。因此我知道,民間習俗是有其根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