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產科發蒙》~ 附錄 (2)
附錄 (2)
1. 經閉血瘕
溫經湯,治經道不通。繞臍寒疝痛徹。其脈沉緊。此由寒氣客血室。血凝不行。
當歸,川芎,芍藥,牡丹皮,莪朮(各半兩),人參,牛膝,甘草(各一兩)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一盞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滓溫服。
澤蘭湯,調經。通血脈。治經閉。
澤蘭(二錢),柏子仁,當歸,白芍,熟地黃,牛膝,茺蔚子(各一錢五分)
白話文:
溫經湯用於治療經期不順、繞臍寒疝疼痛,脈象沉緊的症狀。這是因為寒氣入侵血室,導致血液凝滯不通。藥方包括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牡丹皮、莪朮各半兩,人參、牛膝、甘草各一兩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五錢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,去渣溫服。
澤蘭湯用於調經、通血脈,治療經閉。藥方包括澤蘭二錢,柏子仁、當歸、白芍、熟地黃、牛膝、茺蔚子各一錢五分。
上七味。水煎服。
通經散,治婦人經水不來者。
紫檀,紅花,牛膝(各二錢),肉桂,白礬,代赭石(各一錢)
上為細末。分作五貼。三日服盡。尚經水不來者。更加桔礬二分。
本事通經丸,治婦人室女。月水不通疼痛。或成血瘕。
桂心,青皮(去白),大黃(炒),乾薑,川烏頭,當歸,桃仁,莪朮,乾漆(各等分)
白話文:
上列七味藥材,用水煎煮服用,可以治療婦女經期不來。
將紫檀、紅花、牛膝(各二錢)、肉桂、白礬、代赭石(各一錢)研磨成細末,分成五帖,三天服用完畢。若經期仍然不來,再加入桔礬二分。
另外,通經丸則是用於治療婦女處女、月經不通伴隨疼痛,或有血塊阻塞的情況,藥材包括桂心、青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大黃(炒過)、乾薑、川烏頭、當歸、桃仁、莪朮、乾漆,各取等份。
為末。先將四錢。用米醋熬成膏。和余末調勻。搗千杵。丸如梧子大。曬乾。每服二十丸。淡醋湯下。加至三十丸。溫酒亦得。
鱉甲乾漆散,治血瘕症癖。
鱉甲,琥珀,大黃,乾漆(各等分)
上作散。酒服二錢許。少時惡血即下。若婦人小腸中血下盡。即休服也。(本系甄權方。予常加乾漆。用之尤效。)
魁蛤丸,治瘀血作痛。經閉不行。
香附(醋煮四兩),桃仁,瓦楞子(即魁蛤煅醋煮一晝夜各二兩),大黃(蒸),牡丹皮,當歸(各一兩),川芎,紅花(各半兩)
白話文:
最後,先將四錢藥材用米醋熬成膏狀,再與其餘藥材粉末混合均勻,搗磨一千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曬乾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淡醋湯送服,最多可服至三十丸,溫酒也行。
鱉甲乾漆散用於治療血瘕症癖。
鱉甲、琥珀、大黃、乾漆(各等分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,用酒送服二錢左右,不久惡血就會排出。如果婦女小腸中的血都排盡了,就不要再服用。 (此方出自甄權醫書,我常在原方中加入乾漆,效果更好。)
魁蛤丸用於治療瘀血疼痛、經閉不通。
香附(醋煮四兩)、桃仁、瓦楞子(即魁蛤,煅後用醋煮一天一夜,各二兩)、大黃(蒸)、牡丹皮、當歸(各一兩)、川芎、紅花(各半兩)
為末。𩚫餅丸。梧子大。空心溫酒下三五十丸。(生生子方)
乾漆丸,治瘀血在膀胱者。
歸尾,紅花(各三錢),乾漆(五錢),大黃,桃仁(各二錢)
上五味。細末。醋糊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。白湯下。
潰堅丸,治經閉血痼腹痛者。
生漆,大黃,麵粉(各等分)
上三味。煉蜜和調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分。白湯送下。日二夜一。發赤疹為知。
白話文:
生生子方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空腹溫酒服用三五十丸。乾漆丸用歸尾、紅花、乾漆、大黃、桃仁等藥材,研磨成細末,以醋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白湯送服。潰堅丸用生漆、大黃、麵粉等藥材,煉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五分,白湯送服,每日兩次,夜服一次,服用後出現紅疹即為藥效顯現。
2. 崩漏
補氣退血湯,治婦人血崩。氣血兩虛而兼熱者。
當歸(酒洗),阿膠,人參,黃耆,白朮,梔子(炒黑),荊芥,黃芩,地榆,艾葉(酢炒各一錢),川芎(七分),芍藥(八分),防風(八分),地黃(一錢半),黃連,蒲黃(各一錢半),甘草(三分)
白話文:
補氣退血湯適用於婦女血崩,症狀為氣血兩虛又伴隨發熱,方中以當歸、阿膠、人參、黃耆補氣養血,白朮、梔子、荊芥、黃芩清熱涼血,地榆、艾葉、川芎、芍藥止血,防風、地黃滋陰潤燥,黃連、蒲黃清熱止血,甘草調和藥性。
上十七味。水煎。或薑棗湯煎服。
大全黃芩湯,治經血不止。
黃芩,當歸,蒲黃,側柏葉(各四分),艾葉(一分),生地黃(二錢半),伏龍肝(二錢)
上七味。生薑三片。水煎服。
十全大補湯加香附子棕櫚灰,治崩中去血過多。
木耳散(百一),治血山崩。
白話文:
將藥材按照比例煎水服用,也可以用薑棗湯煎服。黃芩湯可以治療經血不止,其藥材包括黃芩、當歸、蒲黃、側柏葉、艾葉、生地黃、伏龍肝等,加生薑三片煎服。十全大補湯加入香附子棕櫚灰可以治療血崩。木耳散可以治療血崩。
陳粽,木耳,蓮房,槐木(各研存性)
上等分為細末。每服三錢。溫酒或米湯調下。
五靈散,治婦人血崩。或作肚腹刺痛者。
五靈脂,蒲黃(炒),官桂,雄黃,甘草(各等分)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錢。薑湯調下。
黃連解毒湯加艾葉,治血崩不止。(方見傷寒啟微頭痛壯熱)
柏葉散(證治大還),治元氣虛弱。崩中漏下。久而不止。又治白帶。
白話文:
陳粽、木耳、蓮房、槐木,將它們分別研磨成粉末保存。
取上述藥材等量混合,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五靈散可以治療婦女血崩,或腹部刺痛。
五靈脂、蒲黃(炒)、官桂、雄黃、甘草,將它們等量混合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薑湯送服。
黃連解毒湯加入艾葉,可以治療血崩不止。(具體方劑見《傷寒啟微頭痛壯熱》)
柏葉散,可以治療元氣虛弱、崩中漏下、久而不止,還可以治療白帶。
柏葉(炒),續斷(炒),川芎,當歸,生地,鱉甲,龜甲,禹餘糧(各一兩半),阿膠,地榆,牡蠣(煆),艾藥,鹿茸,赤石脂(各五錢)
上為細末。米飲下二錢。
益胃升陽湯,治血脫益氣。古人之法也。先補胃氣以助生長。故曰。陽生陰長。諸甘藥為之先務。舉世皆以為補氣。殊不知甘能生血。此陽生陰長之理也。故先理胃氣。人之身內。穀氣為實。
白話文:
將柏葉、續斷、川芎、當歸、生地、鱉甲、龜甲、禹餘糧(各一兩半)、阿膠、地榆、牡蠣(煆)、艾藥、鹿茸、赤石脂(各五錢)研成細末,每次用米湯送服兩錢。此方名為益胃升陽湯,用於治療血虛脫症,益氣補血。這是古人常用的方法,先補益胃氣,有助於身體生長,因為陽氣生則陰氣長。甘味藥物是補氣的首選,雖然大家都認為甘味藥物能補氣,卻不知道甘味也能生血,這就是陽生陰長的道理。所以,要先調理胃氣,因為人體內以谷氣為根本。
黃耆(二錢),人參,神麯(炒各一錢半),白朮(三錢),生黃芩(二錢),升麻,柴胡(各五分),歸身(酒洗),甘草(炙),陳皮(各一錢)
上水煎溫服。一方用地黃。
白話文:
取黃耆兩錢,人參、神麴各一錢半,白朮三錢,生黃芩兩錢,升麻、柴胡各五分,歸身用酒洗淨,甘草炙過,陳皮各一錢。將所有藥材加水煎煮,溫熱後服用。另一種方法可以用地黃代替部分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