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倉元周

《產科發蒙》~ 卷三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5)

1. 產後第五

產訖遽呼吸促迫者難治。此證率皆眼睛無神。而言語清輕。然大抵過一霎時。必發煩躁。或交牙而死。其死期已迫。鼻中必青涕流出。

凡產後詳小腹痛與不痛軟與硬。可知惡露之多寡。痛與硬者。惡露多。反之者否。又詳大便通與不通。可知津液之干潤。大便通者津液足。反之者否。又詳乳汁飲食多少。可知胃氣之充餒。多者胃氣充。反之者否。宜先審此三者。更參考脈證以施治法。

產後忽然口噤。手足搐搦。角弓反張。或因怒氣發熱迷悶者。將愈風散。用水酒童便各半盞。煎一盞灌之。若牙關緊者。以曲頭管灌之。仍捻其鼻。使得下喉即活矣。(曲頭管圖見附錄)

愈風散,治產後中風。不省人事。口噤牙緊。手足瘛瘲。如角弓狀。口吐涎沫。亦治血暈。四肢強直。或築心眼倒。吐瀉欲死。

荊芥穗(酒炒至黑),當歸身尾(各三錢)

上為末。每服三錢。豆淋酒及童子小便調下。其效如神。

凡生子肥盛壯實者。產後惡露下自少。生子羸瘦虛弱者。惡露下必多。產時下血多者。產後惡露少。視其惡露少。妄與破血之駿劑者謬矣。

產後以血下之多。津液自乏。法當大便五六日而來。若過之不通。小腹硬滿。脈沉有力者。為有胃熱。宜急與龍飛丸二三十粒。導大便以救津液。若小腹硬痛者。有瘀血。宜行瘀煎。若產後一二日。而大便下利者。胃中虛冷也。宜理中湯之類。

行瘀煎(周新定),治產後血暈。惡露不下。及兒枕痛神效。

接骨木(上),紅花,當歸,芍藥,桂枝,山楂子,桃仁(各中),川芎,蘇木,甘草(各下)

上十味。水煎溫服。○此方不特治產後惡露不下。凡瘀血結滯。成諸疾者。用之神效。方中接骨木能通瘀血。山楂子消滯血。妙在此二品。

理中湯

人參,白朮,乾薑(炒黑),甘草(炙各等分)

上照常水煎。

產後惡露有六七日而止者。又有至十餘日者。蓋以其人瘀血有多寡也。當用尋常調血之劑。若及逾月淋漓不止者。宜膠艾四物湯。惜紅煎。若不效者。云垂煎去竹茹加柏葉蒲黃各五分。佐以雙烏散食空白湯送下。此止血之勝藥也。

膠艾湯,惜紅煎(並見崩漏),云垂煎(見傷寒啟微下)

產後疲勞甚者。及產前患下利。而產後有熱者。俱宜用芎歸理中湯。尤效。但當倍加人參用乾薑炒黑者。若惡露下多。虛憊甚。熱壯而口燥者。將還元煎煎成。臨服加童子小便一小杯。兼以雙烏散。屢試屢效。

產後婦人不涉深虛。在蓐中。血熱不去者。桂枝調血飲。夾外邪者。熟料五積散。若壯婦而不大便。熱盛者。大黃牡丹湯。或三黃熟艾湯。隨證加減而用之。

芎歸理中湯,即理中湯加川芎當歸。

還元煎(見半產)

雙烏散

蓮房灰,棕櫚灰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產後第五

產後立刻呼吸急促者,很難治療。這種情況大多眼睛無神,說話聲音輕微,但大多數情況下過一會兒就會變得煩躁,甚至咬緊牙關而死,臨死前鼻孔中一定會有青色的鼻涕流出。

產後要仔細觀察小腹是否疼痛、軟硬,以此判斷惡露的多寡。小腹疼痛且硬者,惡露較多;反之則少。還要觀察大便是否通暢,以此判斷津液的盈虧。大便通暢者津液充足,反之則不足。還要觀察乳汁和飲食的多少,以此判斷胃氣的盛衰。乳汁和飲食多者胃氣充足,反之則不足。應該先仔細觀察這三點,再參考脈象和症狀來施治。

產後突然口不能言,手腳抽搐,角弓反張,或者因為怒氣導致發熱昏迷的,可以用愈風散,用水、酒、童尿各半盞,煎成一盞灌服。如果牙關緊閉,就用彎頭管灌服,同時捏住鼻子,讓藥液順著喉嚨下去就能活過來。(彎頭管圖見附錄)

愈風散,治療產後中風,不省人事,口不能言、牙關緊閉,手腳抽搐,如同角弓狀,口吐涎沫;也治療血暈,四肢僵直,或心慌眼花,嘔吐腹瀉,危及生命。

組成:荊芥穗(酒炒至黑)、當歸身尾(各三錢)

用法:研磨成粉,每次服三錢,用豆豉酒和童尿調服。療效神奇。

凡是生下肥胖、強壯、體格健全的嬰兒,產後惡露自然就少;生下瘦弱虛弱的嬰兒,產後惡露必然就多。產時出血多的,產後惡露就少。如果惡露少,就胡亂使用破血的峻猛藥物,那就是錯誤的。

產後因為出血多,津液自然不足。一般情況下,大便應該在五六天后排出。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還不通,小腹堅硬脹滿,脈象沉而有力,就是有胃熱,應該立即服用龍飛丸二十到三十粒,通便來救治津液。如果小腹堅硬疼痛,就是有瘀血,應該服用行瘀煎。如果產後一兩天,大便就腹瀉,就是胃中虛寒,應該服用理中湯之類的藥物。

行瘀煎(周新定方),治療產後血暈,惡露不下,以及產後子宮疼痛,療效神奇。

組成:接骨木(上)、紅花、當歸、芍藥、桂枝、山楂子、桃仁(各中等量)、川芎、蘇木、甘草(各少量)

用法:水煎溫服。此方不僅治療產後惡露不下,凡是瘀血阻滯,導致各種疾病的,服用都有神奇的療效。方中接骨木能通瘀血,山楂子能消積滯血,妙就妙在這兩味藥。

理中湯

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乾薑(炒黑)、甘草(炙,各等分)

用法:照常法水煎。

產後惡露有的六七天就停止了,有的則要十多天。這是因為瘀血的多寡不同造成的。應該使用一般的調血藥物。如果超過一個月還淋漓不止,應該服用膠艾四物湯、惜紅煎。如果無效,就用云垂煎去掉竹茹,加入柏葉、蒲黃各五分,輔以雙烏散,用白米湯送服。這是止血的良藥。

膠艾湯、惜紅煎(見崩漏方)、云垂煎(見傷寒啟微下)

產後非常疲勞的,以及產前患有腹瀉,產後又有發熱的,都應該服用芎歸理中湯,療效尤其好。但是應該加倍使用人參,乾薑要炒黑。如果惡露量多,非常虛弱,發熱且口乾的,就服用還元煎,服用前加入少許童尿,再配合雙烏散,屢試屢效。

產後婦女沒有嚴重虛弱,仍在產褥期,血熱不退的,服用桂枝調血飲;夾雜外邪的,服用熟地五積散;如果體質強壯的婦女,不大便,熱盛的,服用大黃牡丹湯,或者三黃熟艾湯,根據症狀加減使用。

芎歸理中湯,就是理中湯加上川芎、當歸。

還元煎(見半產方)

雙烏散

組成:蓮房灰、棕櫚灰(各等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