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產科發蒙》~ 卷三 (4)
卷三 (4)
1. 臨產第四
上十味。細銼。每服三錢。麻沸湯浸。絞取汁服。
獨行散,治瘀血腹痛。及血迷神昏。(方見產後血暈)
加味芎歸湯,產後最為穩當。功亦巨。
荊芥(酒炒二錢),當歸(一兩),川芎(五錢),桂枝(二錢)
上四味。水煎酒對服。○陳飛霞曰。俟胞衣已下。隨即服之。永無血暈之患。效經千百。斷不誤人。
周按集驗良方云。治產後血暈。不省人事。提起頭髮。坐定不可眠倒。急以燒紅炭。投入陳醋內。對鼻孔薰之自蘇。另用當歸(六錢),川芎(二錢),荊芥穗(炒黃二錢)水煎。臨服入好酒童便和服神效。
黑神散,治產後血暈。眼花頭旋。起坐不得。或瘀血不盡。上逆耳鳴。或惡寒戰慄。呻吟昏憒者。及兒枕痛等證。此方治產後血迷之妙劑也。
火麻(五月五日取苗洗淨。無灰好酒浸一時許。土器中燒存性。)
上為末。產訖服一錢。則無血暈之患。○本邦婦人產訖。必以麻皮縛頭髮手腕。又綰以懸頸。蓋取其能收血也。
妙功散,治產後血暈。頭目昏眩。安神鎮心之妙劑。
茯苓(二錢),黃耆,遠志(各一錢),人參,桔梗(各五錢),辰砂(一錢),山藥,木香(各五分),甘草(一分)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錢。白湯送下。(虛人宜此方。實人宜獨行散。)
牛膝散,行瘀煎(並見血暈),救生湯(見半產)
脫花煎,盤珠飲(見胞衣不下),附子理中湯(見痢疾)
雲母散(良方),救療產難經日不生。及胞衣不下。
雲母粉(五錢)
溫酒調服。入口當產。不順者即產。萬不失一。(陸氏方云。是何德楊方云。已救三五十人。卻用雲母粉澄過研細。取一團如雞子大。臨用以無灰酒調下。)
四逆加人參湯
甘草(二兩炙),附子(一枚生去皮破八片),乾薑(一兩半),人參(一兩)
上四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二合。去滓分溫再服。再加當歸桂枝數錢功更捷。
見龍散,治難產及胞衣不下者。神驗。
雲母(上),百草霜(上),白芷(中),烏龍尾(中),麝香(下)
上為細末。每服一二錢。溫酒送下。海蘿湯亦可。
白話文:
臨產第四
文中記載多種治療產後出血、血暈等症狀的方劑。
第一個方劑,藥物細切,每次服用三錢,用麻沸湯浸泡後,取汁服用。
獨行散用於治療瘀血腹痛、血迷神昏(具體方劑見產後血暈部分)。
加味芎歸湯是產後常用的穩妥方劑,療效顯著,包含荊芥(酒炒二錢)、當歸(一兩)、川芎(五錢)、桂枝(二錢),水煎後加酒服用。陳飛霞記載,此方在胞衣排出後服用,可有效預防血暈,療效經久驗證。
另有一方,治療產後血暈不省人事者,方法是將燒紅的炭投入陳醋中,用醋煙熏鼻子,並服用當歸(六錢)、川芎(二錢)、荊芥穗(炒黃二錢)水煎劑,臨服時加酒和童尿服用。
黑神散治療產後血暈、眼花頭旋、起坐困難、瘀血未盡、耳鳴、惡寒戰慄、呻吟昏迷、產後枕痛等症狀,是治療產後血迷的特效藥。方中包含五月五日採摘、洗淨後用無灰好酒浸泡的火麻(燒存性),產後服用一錢,可預防血暈。文中提到,當地婦女產後常用麻皮綁頭髮和手腕,甚至懸於頸部,以達到收斂血液的目的。
妙功散用於治療產後血暈、頭昏眼花,具有安神鎮心的功效,適合虛弱體質者。
牛膝散、行瘀煎(詳見血暈部分)、救生湯(詳見半產部分)、脫花煎、盤珠飲(詳見胞衣不下部分)、附子理中湯(詳見痢疾部分)等方劑也在文中提及。
雲母散用於治療產後難產或胞衣不下,服用雲母粉(五錢)溫酒調服,可促進分娩。
四逆加人參湯包含甘草(二兩,炙)、附子(一枚,生去皮破八片)、乾薑(一兩半)、人參(一兩),水煎服用,加當歸、桂枝效果更佳。
見龍散治療難產及胞衣不下,療效顯著,包含雲母、百草霜、白芷、烏龍尾、麝香等藥物,溫酒或海蘿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