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產科發蒙》~ 卷二 (5)
卷二 (5)
1. 妊娠溏泄第十一
泏注如水。其色黃白無臭氣。或水穀不化。或腹攻刺作痛。或時亦雷鳴。脈沉弱者。此寒瀉也。宜丁附理中湯。真武湯主之。隨證加木香良薑砂仁桂枝之類。若腹痛而下利一二行如水。卻彈過響似欲出。而肛門括縮。又隱隱腹痛。須臾欲出亦猶不出。方其出則如射如傾。或吞酸噫腐。
或溫溫欲吐。不思飲食。其脈緊弦者。傷食瀉也。宜治中湯。若渴小便不利者。胃苓湯。並宜合九物飲。或以內消散吞下紅丸子二三十粒亦可。若脾氣大虛。泄瀉久不止者。宜遽用四逆輩加訶子罌粟殼烏梅肉豆蔻之類。以兜住之。又宜將四神丸茱萸斷下丸之類。旦暮服二三錢。
白話文:
大便像水一樣稀薄,顏色黃白,沒有臭味,可能伴隨食物消化不良,或腹部刺痛,或偶爾腸鳴,脈象沉弱,這是寒瀉,可以用丁附理中湯、真武湯治療,根據症狀可加用木香、良薑、砂仁、桂枝等藥材。如果腹部疼痛,大便稀薄如水,排泄時有響聲,肛門緊縮,隱隱腹部疼痛,想排便又排不出來,排出來時如射如傾,或吞酸、噯腐,或有溫溫欲吐感,不想吃東西,脈象緊弦,這是傷食瀉,可以用治中湯治療。如果口渴、小便不利,可以用胃苓湯,並可配合九物飲。也可以服用內消散和紅丸子二十到三十粒。如果脾胃虛弱,長期腹瀉不止,可以服用四逆湯加訶子、罌粟殼、烏梅、肉豆蔻等藥材以止瀉。也可以服用四神丸、茱萸斷下丸等藥丸,每天早晚服用二到三錢。
若久泄不止。加浮腫者。往往不出妊中而斃。其他泄瀉。其因不一。治法亦殊。以載雜病試效略於此。
丁附理中湯(見傷寒啟微嘔吐門)
真武湯
附子,茯苓,芍藥,生薑,白朮(各上)
上以水二盞。煮取一盞。去滓溫服。加乾薑一大合最妙。
治中湯(局方)
人參,乾薑(炮),白朮(各上),甘草(下),青皮,陳皮(各上)
白話文:
如果長期腹瀉不止,並且伴隨浮腫,往往在懷孕期間就會死亡。其他腹瀉的病因不盡相同,治療方法也各有差異。以下列舉一些治療雜病的方劑,供參考。
丁附理中湯(見傷寒啟微嘔吐門)
真武湯
附子、茯苓、芍藥、生薑、白朮(各等量)
以上藥材用兩碗水煎煮,煮至剩下半碗,去渣溫服。加入乾薑一合,效果更佳。
治中湯(局方)
人參、乾薑(炮製)、白朮(各等量)、甘草(量少)、青皮、陳皮(各等量)
上以水一盞半。煎一盞稍熱服。
胃苓湯(大全良方),治脾胃傷冷。水穀不分。泄瀉不止。
平胃散五苓散兩合者。
九物飲,治諸飲食傷神效。
神麯(炒),麥芽,山楂,香附,青皮,乾薑(炮),木香,厚朴,檳榔(各等分)
生薑水煎。或合諸主方。或為丸散兼用亦佳。
內消散,治凡尋常飲食諸傷皆效。
香附,砂仁,陳皮,半夏,茯苓,神麯,山楂,莪朮,三稜,乾薑,枳實(各等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以水煎煮,水量約為一盞半,煎煮至剩下一盞,稍溫服下。胃苓湯,出自《大全良方》,主治脾胃受寒,飲食不消化,腹瀉不止。此方為平胃散與五苓散的合方。九物飲主治因飲食不當所致的神志不清,由神麴(炒)、麥芽、山楂、香附、青皮、乾薑(炮)、木香、厚朴、檳榔(各等分)組成,以生薑水煎煮,也可與其他方劑配合使用,或製成丸散服用。內消散主治各種因飲食不當引起的疾病,由香附、砂仁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神麴、山楂、莪朮、三稜、乾薑、枳實(各等分)組成。
上以水二盞。煎一盞服。
紅丸子(見前惡阻門)
四神丸
破故紙(十錢),肉豆蔻(麵煨五錢),吳茱萸(浸炒二錢半),五味子(五錢)
上為末。生薑二十錢。大棗二十五個。煮熟取棗肉去皮。和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一二錢。空心術米飲下。
茱萸斷下丸,治藏府虛寒。腹痛泄瀉大效。
吳茱萸(十錢炒),赤石脂,乾薑(各七錢半),艾葉(炒),縮砂仁,肉豆蔻,熟附子(各五錢)
白話文:
用水兩杯,煎煮成一杯服用。
紅丸子(詳見前文惡阻門)
四神丸
破故紙(十錢),肉豆蔻(用麵包裹烤熟五錢),吳茱萸(浸泡後炒二錢半),五味子(五錢)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生薑二十錢,大棗二十五個,煮熟後取出棗肉,去皮,與藥粉混合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一到二錢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茱萸斷下丸,主治臟腑虛寒,腹痛泄瀉,效果顯著。
吳茱萸(十錢炒),赤石脂,乾薑(各七錢半),艾葉(炒),縮砂仁,肉豆蔻,熟附子(各五錢)
為末。麵糊丸。每服二三錢。米飲送下。○此方不惟懷妊。凡久瀉不止。用理中之湯丸。參附及諸止瀉之劑不效者。用此尤神效。今舉一案於後。以示同志。
新石街。里正某妻。年三十許。日溏泄六七行。既五閱月尚不愈。醫與參苓白朮散。附子理中湯。四逆湯等。並不效。形肉羸脫。不能起床。既在死法中。友人橘尚賢勸余診之。氣口脈沉細稍有神。乃以茱萸斷下丸料作湯。每服下四神丸五十粒。用之六七日。瀉利減其半。十餘日而大便始見糞。調理五十餘日而平復。
白話文:
藥方用麵糊丸,每次服用二三錢,米湯送服。這個方子不僅適用於懷孕期間,對於久瀉不止、服用理中湯、參附及其他止瀉藥物都无效的患者,也特别有效。現在舉個例子說明。
新石街里正的妻子,三十多歲,每天腹瀉六七次,持續五個月還沒好轉。醫生給她用了參苓白朮散、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等藥物,都不見效。她身體消瘦,无力起床,幾乎命在旦夕。朋友橘尚賢勸我診治,發現她的氣息微弱,脈搏沉細但尚有神氣。我便用茱萸斷下丸的藥材熬湯,每次服下四神丸五十粒。服藥六七天后,腹瀉次数减半。十多天后大便中终于出现了粪便。调理了五十多天后,身體才恢复正常。
2. 妊娠痢疾第十二
凡妊娠痢疾。三四十行已上者。已六七日而不差。動輒致墮胎。非救之於早。則不啻殞胎。母命亦殆矣。世醫拘有胎。直用和平之劑遲緩延日。疾勢轉劇。往往致子母兩斃。豈不悼哉。凡痢疾初起二三日。臍下小腹纏擾撮痛。裡急後重。頻欲登圊。及去而所下無多。既起而腹內復急。
不問白涕膿血。赤白雜下。紫黑褐色。黃汁豆汁之異。不論天賦之肥瘦強弱。又不拘白為寒赤為熱之說。其纏擾撮痛。裡急後重者。皆是腸間濕熱鬱滯之所致也。及胃氣未損元氣未虧。不可不行滯氣下濕毒也。宜用五味蕩滯飲。若嘔者加半夏。或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。並旦吞下四寶丸十二粒。
白話文:
懷孕期間患痢疾,如果已經持續三四十天以上,且六七天都沒有好轉,很容易導致流產。如果不早點治療,就會像掉落一樣失去胎兒,母親的生命也會受到威脅。一些醫生只顧忌懷孕,只使用溫和的藥物,拖延時間,導致病情加重,最終母子雙亡,實在令人痛心。
痢疾剛開始的兩三天,肚臍下方的小腹會絞痛、緊縮,頻繁想上廁所,但排泄物很少。起來之後,肚子又會繼續絞痛。不論是白痰、膿血、赤白混雜、紫黑褐色、黃色汁液或豆漿一樣的排泄物,也不論體質是胖瘦、強弱,也不管是寒性還是熱性,只要出現絞痛、緊縮、頻繁上廁所的症状,都是腸道濕熱鬱滯造成的。此時胃氣尚未損傷,元氣尚未虧損,必須趕緊疏通滯氣、消除濕毒。可以服用五味蕩滯飲,如果嘔吐的話,可以加半夏。也可以使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,並早晚服用四寶丸十二粒。
晚吞下龍飛丸三十粒。後一二日。微利數十行中。有快下一二行者。此即藥有驗之兆也。若未見其驗者。以七味蕩滯飲。增加前丸各五六粒。尚不快利。則與八味蕩滯飲。龍飛丸加至五十粒。數日後痢數減半。丸數亦減三分之一。若見虛候。則宜益榮蕩滯飲。逆挽湯之類。若初挾外邪惡寒發熱頭痛者。
先與葛根湯五六貼。而後依前治法矣。凡痢疾在五六日間。施前項治法。則百發百中。應效如桴鼓。雖然無裡急後重。腹痛亦甚輕。或病日夕淹延見虛候者。育腸煎。益榮蕩滯飲。桂附理中湯。大斷下圓。如神丸之類。隨證擇用。又有膿血痢初誤治而數日不差。以黃連厚朴湯兼下蘗蒜丸而安者。
白話文:
晚飯後服用三十粒龍飛丸,一兩天後,出現多次稀薄的排泄物,其中一兩次排泄物較為迅速,這說明藥物已經起效。如果沒有見到效果,就服用七味蕩滯飲,並增加龍飛丸的劑量至五六粒。如果仍然沒有明顯效果,就服用八味蕩滯飲,龍飛丸的劑量增加至五十粒。幾天後,排泄次數減少一半,藥丸的劑量也減少三分之一。如果出現虛弱的症狀,就服用益榮蕩滯飲或逆挽湯之類的藥物。如果最初伴隨外邪寒氣入侵引起的發熱頭痛,就先服用葛根湯五六帖,之後再依據之前的治療方法進行。凡是痢疾在五六天內,使用上述方法治療,必能百發百中,藥效迅速顯著。即使沒有裡急後重,腹部疼痛也很輕微。或者病症拖延到晚上出現虛弱症狀的,就服用育腸煎、益榮蕩滯飲、桂附理中湯、大斷下圓、如神丸之類的藥物,根據症狀選擇使用。還有一些膿血痢患者,最初誤治,幾天不見好轉,服用黃連厚朴湯,同時服用下蘗蒜丸後,病情得到緩解。
治妊婦痢疾之法。拘拘於有胎。而勿畏疏滌之劑。經云。有故無損。不可不察也。
五味蕩滯飲,治痢疾初發二三日。不問赤白。無表證者。
當歸,芍藥,厚朴,檳榔(各一錢),甘草(三分)
上以水二合。煮取一合溫服。○或加黃芩亦可。
七味蕩滯飲,用前方腹痛後重者。此方主之。
枳實(七分),木香(五分),當歸,厚朴(各六分),芍藥(一錢),檳榔(七分),甘草(三分)
白話文:
治妊婦痢疾之法
治療懷孕婦女痢疾的方法。 懷孕婦女雖然有胎,但也不要害怕服用瀉下藥物。古書說:「有故無損。」也就是說,有原因的瀉下,不會對胎兒造成損害。這點必須仔細觀察。
五味蕩滯飲: 適用於痢疾發病初期兩三天,不論痢疾是赤痢或白痢,且沒有表證的患者。
藥方:
- 當歸、芍藥、厚朴、檳榔 各一錢
- 甘草 三分
用法: 以上藥物用兩合水煎煮,取一合溫服。也可加黃芩。
七味蕩滯飲: 用於前方治療後,腹部疼痛且下墜者。此方主治。
藥方:
- 枳實 七分
- 木香 五分
- 當歸、厚朴 各六分
- 芍藥 一錢
- 檳榔 七分
- 甘草 三分
注:
- 文中括號內的文字為中藥名,可自行查找相關資訊。
照前水煎。
八味蕩滯飲,治下痢膿血。裡急後重。腹痛日夜無度。即七味蕩滯飲加大黃六分。
四寶丹,此方治痢神藥。與龍飛丸。旦暮兼用。無不應驗。
丁子(一錢),胡黃連(三錢),巴豆霜(一錢○治巴豆霜。見黴癘新書)
上三味。為細末。老米飲搗爛為丸。如蘿蔔子大。每旦服十二粒。不知。漸加至二十粒。小兒五六粒。
育腸煎,治虛弱患痢。
人參(三錢),白朮(二錢半),芍藥(炒一錢半),神麯(炒七分),升麻(五分),蒼朮(一錢),茯苓(二錢),桂枝(一錢)
白話文:
按照之前的藥方用水煎煮。
八味蕩滯飲可以治療痢疾伴有膿血、裡急後重、腹痛日夜不止的症狀。如果是以上症狀,就在七味蕩滯飲中加入六分的大黃。
四寶丹是治療痢疾的特效藥,與龍飛丸一起服用,早晚各服一次,效果十分顯著。
丁香一錢、胡黃連三錢、巴豆霜一錢(巴豆霜的製作方法見《黴癘新書》)。
以上三味藥研成細末,用老米湯將藥末搗成丸子,大小如蘿蔔子,每天早上服用十二粒,如果沒有效果,可以逐漸增加到二十粒,小孩服用五六粒即可。
育腸煎可以治療體虛導致的痢疾。
人參三錢、白朮二錢半、芍藥(炒)一錢半、神麴(炒)七分、升麻五分、蒼朮一錢、茯苓二錢、桂枝一錢。
上作一服。水煎。後重加木香三分。檳榔七分。黃連七分。澤瀉六分。炙甘草五分。防風一錢。酒當歸一錢。滑石炒五分。
益榮蕩滯飲(家方),治痢疾歷雜治。數日不差。氣血虛者。
當歸,川芎,芍藥,地黃,大黃,人參,白朮,茯苓,黃耆,桂枝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上以水二合。煮取一合。去滓溫服。
逆挽湯,治一二日微熱。泄瀉數十行。而滯血裡急後重。
白話文:
先煎一剂药,用水煎煮。之后再加入木香三分、槟榔七分、黄连七分、泽泻六分、炙甘草五分、防风一钱、酒当归一钱、滑石炒五分。这方子可以益气养血,化解积滞,用于治疗久痢,以及多种杂症。如果服用数日不见好转,并且患者气血虚弱,则可以使用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、地黄、大黄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黄芪、桂枝(各等分),甘草(减半)这味药方。用二合水煎煮至一合,去渣温服。
此外,还有一种叫逆挽汤的方子,用于治疗发热一两天,腹泻不止,且有血块滞留在体内,排便困难的症状。
蒼朮,肉桂,生薑(各一錢),茯苓,乾薑(各八分),枳殼,人參(各六分),甘草(二分)
上水煎。裡急後重甚者。加檳榔木香倍乾薑。風證多者。加酒製芍藥倍肉桂。
葛根湯,治痢疾初起。發熱惡寒頭痛。脈浮數者。
葛根(六分),麻黃(三分),生薑(四分),桂枝(三分),甘草(一分),芍藥(三分),大棗(二分)
上以水二合。煮取一合。去滓溫服。宜服日夜三四貼。
白話文:
蒼朮、肉桂、生薑(各一錢),茯苓、乾薑(各八分),枳殼、人參(各六分),甘草(二分),用水煎服。如果腹痛里急後重症狀嚴重,可以加倍檳榔、木香和乾薑。如果風寒症狀明顯,可以加倍酒製芍藥和肉桂。
葛根湯,用於治療痢疾初期,發熱惡寒頭痛,脈浮數者。
葛根(六分),麻黃(三分),生薑(四分),桂枝(三分),甘草(一分),芍藥(三分),大棗(二分),用水兩合,煮成一合,去渣溫服。宜每日服三四帖,早晚服用。
桂附理中湯
人參,白朮(炒),乾薑(炒),肉桂,附子(各等分),甘草(炙減半)
每服七錢。以水四合。煮取二合。去滓溫服。
大斷下圓,治藏府停寒。腸胃虛弱。腹痛泄瀉。全不思食。
附子(炮去皮臍一兩),細辛(七錢半),良薑(一兩半),肉豆蔻(一兩面裹煨),訶子(煨去核一兩),乾薑(炮一兩半),龍骨(一兩半研),赤石脂(一兩半研),牡蠣(火煅一兩),白礬(一兩),酸石榴皮(一兩米醋浸一宿取出炙令焦黃)
白話文:
理中湯由人參、白朮(炒)、乾薑(炒)、肉桂、附子(各等分)和甘草(炙減半)組成。每次服用七錢,用水四合煮至二合,去渣溫服。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痛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另外,還可以用附子(炮去皮臍一兩)、細辛(七錢半)、良薑(一兩半)、肉豆蔻(一兩面裹煨)、訶子(煨去核一兩)、乾薑(炮一兩半)、龍骨(一兩半研)、赤石脂(一兩半研)、牡蠣(火煅一兩)、白礬(一兩)、酸石榴皮(一兩米醋浸一宿取出炙令焦黃)等藥物來治療其他相關疾病。
上件為細末。酸煮糊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溫米飲下食前。
如神丸,治赤白痢疾。及泄瀉不止。諸藥不效者。
阿片(一錢),黃蘗,黃連,木香,麵粉(各五分),沉香,乳香(各三分)
上七味。細末。打米糊丸。一粒重一分。辰砂為衣。
黃連厚朴湯,療妊娠腹痛。下痢膿血不止。
黃連(八分),厚朴(制),阿膠,當歸(各六分),艾葉,黃蘗(各四分),乾薑(五分)
白話文:
上件藥物為細末,與酸煮糊混合後做成丸狀,每個丸子的大小如同梧桐子,每次服用30個丸子,用溫熱的米飲調和後在飯前吞服。
這是一種稱為「如神丸」的藥方,主要用於治療紅色和白色痢疾,以及所有其他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的腹瀉情況。
成分包括:阿片(一錢)、黃蘿蔔、黃連、木香、麵粉(各五分)、沈香、乳香(各三分)等七種藥材。
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與打好的米糊混合,製成一粒粒丸子,每個丸子重量約一分。再用辰砂作為外衣包裹。
另一個藥方是「黃連厚朴湯」,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腹部疼痛和持續的痢疾,伴有膿血排出。
此方包含的藥材有:黃連(八分)、經過加工的厚朴、阿膠、當歸(各六分)、艾葉、黃連(各四分)、乾薑(五分)。
上為細末。空心米飲調下方寸匙。日三服。又水煎服。
蘗蒜丸,療妊娠臍下刺痛。大便白。晝夜三五十行。
黃蘗(厚者蜜煮令焦),大蒜(煨令熟爛去皮)
上以黃蘗為末。研蒜作膏。為丸如梧子大。空心粥飲下三十丸。日三服妙。(周按產論青陽丸即此方無大蒜)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細粉。空腹時用米湯調服,每次一茶匙,每天服三次。也可以用水煎服。
蘗蒜丸可以治療懷孕期間臍下刺痛、大便白色、一天排便三五十次的症状。
用黃蘗(厚的用蜜煮至焦黑),大蒜(煨至熟爛,去皮)
將黃蘗磨成粉末,研磨大蒜製成膏,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。空腹時用粥水送服三十粒,每天服三次,效果很好。
(周氏注:產後論中所記載的青陽丸就是此方,只是沒有添加大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