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倉元周
《產科發蒙》~ 卷一 (9)
卷一 (9)
1. 惡阻治法第七
左金丸,治因鬱怒及症疝而嘔吐。
黃連(六兩),吳茱萸(一兩同炒)
為末。神麯糊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。白湯下。
生薑瀉心湯,治惡阻嘔而腹中雷鳴下利者。
生薑(四兩),甘草(三兩),人參(三兩),乾薑(一兩),黃芩(三兩),半夏(半斤),黃連(一兩),大棗(十二枚)
上八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六升去滓。再煎取三升。溫服一升。日服。
烏梅丸,治嘔而氣上衝心。或吐蛔蟲者。
烏梅(二十錢),黃連(十錢五分),乾薑(十錢),細辛,附子,桂枝,人參,黃蘗(各六錢),當歸,蜀椒(各四錢)
上細末打米糊丸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。量病輕重進之。○此方傷寒論所載分兩甚多。倉猝之際難制。因取原方三分之二。改定以隨便爾。
生蘆根湯,理中安蛔湯(並見傷寒啟微)
白話文:
惡阻治法第七
左金丸,用於治療因鬱怒和疝氣導致嘔吐的方劑。
藥材:黃連(六兩)、吳茱萸(一兩,一起炒)。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釀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生薑瀉心湯,用於治療妊娠嘔吐,同時伴有腹中雷鳴和腹瀉的方劑。
藥材:生薑(四兩)、甘草(三兩)、人參(三兩)、乾薑(一兩)、黃芩(三兩)、半夏(半斤)、黃連(一兩)、大棗(十二枚)。將以上八味藥材用十升水煎煮至六升,去渣後再煎煮至三升,溫服一升,每日服用一次。
烏梅丸,用於治療嘔吐伴有氣往上衝,或嘔吐蛔蟲的方劑。
藥材:烏梅(二十錢)、黃連(十錢五分)、乾薑(十錢)、細辛、附子、桂枝、人參、黃蘗(各六錢)、當歸、蜀椒(各四錢)。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。此方劑參考傷寒論,但因原方劑量過大,故將原方劑量減少至三分之二。
生蘆根湯、理中安蛔湯(這兩個方劑請參考《傷寒啟微》)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