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學敏

《串雅內外編》~ 串雅外編 (21)

回本書目錄

串雅外編 (21)

1. 代茶湯

夏月服之代茶,健脾止渴。

白朮一錢五分,麥冬(去心)一錢,煎作湯服。

白話文:

夏天飲用,可以代替茶,有健脾、止渴的功效。

用白朮一錢五分、麥冬(去除中心)一錢,加水煎煮成湯服用。

2. 食品門

3. 香橙湯

寬中快氣消酒。

橙皮二斤(切片),生薑五兩(切焙爛),入炙甘草末一兩,檀香末半兩,和勻作小餅;沸湯入鹽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叫做「香橙湯」的配方,可以使胸腹舒暢、快速地消除脹氣、並有解酒的功效。

做法是將兩斤的橙皮切片,和五兩烤到鬆軟的生薑片,加入一兩的炙甘草粉末,以及半兩的檀香粉末,全部混合均勻做成小餅狀。之後用滾燙的開水加入少許鹽沖泡,送服即可。

4. 栝蔞粉

治消渴飲水。

大栝蔞根去皮寸切,水浸五日,逐日易水,取出搗研濾過澄粉,曬乾。每服方寸匕,水化下,日三服,亦可入粥及乳酪中食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口渴,不斷喝水。

將大栝蔞的根部去皮,切成一寸大小的塊狀,用水浸泡五天,每天換水,然後取出搗碎研磨,過濾後取得澱粉,曬乾。每次服用一勺(約一立方寸大小),用水調開服用,一天三次,也可以加入粥或乳酪中食用。

5. 瓊玉膏

常服開心益智,發白返黑,齒落更生,辟穀延年。治癰疽癆瘵、咳嗽吐血等症。

生地黃十六斤(取汁),人參末一斤半,白茯苓末三斤,白沙蜜十斤。

濾淨拌勻,入瓶內,箬封,安砂鍋中,桑柴火煮三日夜;再換蠟紙重封,浸井底一夜,取起再煮一伏時,每以白湯或酒點服一匙。

白話文:

經常服用可以使人心情開朗、增進智慧,頭髮變白可以轉黑,牙齒脫落還能再生長,並且可以不吃五穀雜糧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。 可以治療癰疽、癆瘵、咳嗽吐血等疾病。

生地黃十六斤(取汁液),人參粉一斤半,白茯苓粉三斤,白沙蜜十斤。

將所有材料過濾乾淨並攪拌均勻,放入瓶子裡,用箬葉封好瓶口,再把瓶子放入砂鍋中,用桑樹枝燒火煮三天三夜;接著換上蠟紙重新密封,放入井底浸泡一夜,取出後再煮一個時辰。每次用白開水或酒送服一湯匙。

6. 糟川芎

大川芎一個,入舊糟內,藏一月,取焙,入細辛同研末,擦牙。

白話文:

將大川芎一個,放入釀酒剩下的酒糟裡面,埋藏一個月,取出後烘乾,再和細辛一起磨成粉末,用來擦牙齒。

7. 止瘧果

大荸薺將好燒酒自春浸至秋間,如瘧至不貪飲食,食則脹滿不下者,每日荸薺兩個,三日愈。

白話文:

大顆的荸薺,用好的燒酒從春天浸泡到秋天。如果瘧疾發作導致食慾不振,吃東西就覺得肚子脹滿難以消化,每天吃兩個荸薺,三天就會好。

8. 金棗仙方

治水蠱腫脹。

紅牙大戟一斤,紅棗三斤,水煮一日夜,去戟用棗,曬乾食之立消。

白話文:

治療水腫腹脹的病症。

用紅牙大戟一斤,紅棗三斤,加水煮一整天一夜,然後把紅牙大戟去除,只用紅棗,曬乾後食用,水腫腹脹的症狀就會立刻消退。

9. 藥梅

治痢疾。

木香、木通、黃芩、紫蘇、砂仁、薄荷各一斤,青梅十斤,火酒十斤。

端午日入瓶內,封固,一月可用,只吃兩個即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痢疾的藥方。

木香、木通、黃芩、紫蘇、砂仁、薄荷各一斤,加上青梅十斤,以及火酒十斤。

在端午節這天把這些藥材放入瓶子裡,密封起來,一個月後就可以使用,每次只需要吃兩顆就能治好痢疾。

10. 川芎茶

治大人小兒感冒風寒,頭痛鼻塞,遍身拘急,惡寒發熱等症。

鮮川芎(梗葉切碎,如無,乾者亦可)、生薑(切絲)、陳皮(切絲)、鮮紫蘇(梗葉切碎)各等分,細茶(與藥相對)。

五月五日午時拌勻,用盒蓋過宿,使氣透,次日取出焙乾,磁瓶收貯。用時以湯泡之,一鍾乘熱熏鼻,吸其氣,復乘熱飲之,汗出即愈。

白話文:

這個「川芎茶」可以用來治療大人小孩因為感染風寒引起的感冒,像是頭痛、鼻塞、全身緊繃不舒服、怕冷發抖、發燒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新鮮川芎(連梗帶葉切碎,如果沒有新鮮的,用乾燥的也可以)、生薑(切絲)、陳皮(切絲)、新鮮紫蘇(連梗帶葉切碎),這些藥材都取相同的份量,另外再加上少許的細茶(量和藥材差不多)。

在農曆五月五日的中午,把所有藥材和茶葉混合均勻,用盒子蓋起來放置一晚,讓藥材的氣味散發出來。隔天再把藥材取出烘乾,放入瓷瓶中保存。使用的時候,用熱開水沖泡,倒出一碗趁熱先用蒸氣薰鼻子,吸入藥氣,然後再趁熱喝下去,喝完發汗就會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