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串雅內外編》~ 串雅外編 (11)
串雅外編 (11)
1. 痢疾噤口
治傷寒脾胃氣不和,汗前汗後,嘔逆腹脹,虛氣攻刺,心脅疼痛,及治咳嗽。(見羅適傷寒救俗方。)
白話文:
治療傷寒導致的脾胃氣不和,以及發汗前後出現的噁心嘔吐、腹部脹滿、虛弱氣滯引起的刺痛、心胸和脅肋部位疼痛,還有治療咳嗽。
厚朴(去粗皮,薑汁浸炒黃),茴香(炒),陳皮(浸,去穰,焙),蒼朮(米泔浸一宿,炒),枳殼(湯浸去穰,麩炒黃),川芎(炒),桔梗,杏仁(去皮尖,炒),白芷(炒),甘草(炙),麻黃(去節)
白話文:
厚朴(去掉粗糙的外皮,用薑汁浸泡後炒至黃色)
茴香(炒香)
陳皮(浸泡後去掉裡面的穰,再用小火烘烤)
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然後炒香)
枳殼(用熱水浸泡後去掉裡面的穰,再用麩皮炒至黃色)
川芎(炒香)
桔梗(原樣)
杏仁(去掉外皮和尖端,然後炒香)
白芷(炒香)
甘草(炙烤)
麻黃(去掉節,用鹽水浸泡)
上各等分為末,杏仁別研,一處和勻,每服二錢,蔥白三寸,薑二片,棗一枚,同煎,至七分,熱服。此藥調理傷寒汗後氣虛,甚有奇效,凡病人若手足指節逆冷,嘔惡,有陰毒傷寒之證,急並三五服,自然回陽,順氣,汗出,如服了覺身熱,汗久未行,卻並服金沸散表之。年老傷寒,不問陰陽二毒,並先服順氣散,三兩服後,方服金沸散,表汗。
少壯者若是陽毒,並先表汗,後用此藥調氣,若被風雨逼濕,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將上述各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,杏仁另外研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二錢,配上蔥白三寸、薑片兩片和大棗一個一起煎煮,煎至七分熟,趁熱服用。此藥善於調理傷寒汗後之氣虛問題,效果顯著。凡是患者如果手足指節冰冷、嘔吐噁心,伴有陰毒傷寒的症狀,就趕快服用三至五次,自然就能回陽順氣,汗出。如果服用了此藥後覺得身體發熱,但汗出遲緩,就再服用金沸散來發汗。年老患者傷寒時,不分陰陽二毒,皆先服用順氣散,服用三、兩次後,再服用金沸散發汗。
2. 小兒口內流涎
天南一個為末,醋調兩足心,過夜即安然,洗去。
白話文:
取一些天南星磨成粉,用醋調和後敷在雙腳的腳心上,過一夜後就能平安無事,第二天可以把藥洗掉。
3. 牙痛
蘿蔔子十四粒研末,以人乳和之,左痛點右鼻,右痛點左鼻。
白話文:
取十四粒蘿蔔籽磨成粉,用母乳調和,如果是左邊痛就滴在右鼻孔,右邊痛就滴在左鼻孔。
4. 癘風
先將元參、苦參、沙參、荊芥、防風、厚朴、白芷、陳皮、蔓荊子、威靈仙、麻黃各一兩,桃枝、柳枝煎湯洗之。換一身新單青布衣。掘一地坑深尺許,方廣約可臥身者,用慄炭四、五十斤燒坑內極熱,潑滾醋數十碗,次去炭,鋪草韉於內。令病者臥於韉上,厚被蓋取汗,汗出一瞬起,別換衣進飲食。後用五爪藤煎湯,重洗數次自愈,服敗毒丸藥。
白話文:
首先將元參、苦參、沙參、荊芥、防風、厚朴、白芷、陳皮、蔓荊子、威靈仙、麻黃各一兩,還有桃枝、柳枝煎煮成湯汁後,用來洗滌身體。然後換上新的素色青色布衣。挖一個深一尺左右的地坑,寬度要足夠讓一個人躺下。使用四、五十斤的慄炭,燒熱坑內直到非常熱,再潑灑幾十碗滾燙的醋。接下來取出炭,在坑內鋪上一層草蓆,讓病人躺在草蓆上,用厚被子蓋住,讓病人大量出汗。一旦病人出了一身汗,就馬上起來,換掉衣物並進食。之後再使用五爪藤煎煮湯汁,重複洗滌身體數次,直到痊癒。同時服用敗毒丸藥物。
5. 骨蒸發熱
雄黃一兩入小便一升,研如粉。乃取黃理石一枚,方圓一尺者,炭火燒之。三食頃,濃汁淋於石上,置韉氈於上,患人脫衣坐之,衣被圍住,勿令泄氣,三、五度瘥。
白話文:
將雄黃一兩,研成粉狀,放入一升小便中。
然後取一塊一尺見方的黃理石,用炭火燒熱。
燒到三餐的時間(約三個小時),濃汁流到石頭上,此時將氈子放在石頭上。
患病的人脫掉衣服坐在氈子上,用衣被圍住,不要讓氣體洩漏出去。
這樣做三到五次,就能痊癒。
6. 腳氣腫痛
樟腦二兩,烏頭三兩。
為末,醋和丸彈子大,每置於足心踏之,下以微火烘之,衣被圍蓋,汗出如涎為效。
白話文:
樟腦兩錢,烏頭三錢。
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成丸,大小如彈珠,每次使用時放在腳心上踩踏,下方用微火烘烤,然後用衣服被子圍蓋住,等到出汗如同流口水般就算是有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