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學敏

《串雅內外編》~ 串雅外編 (9)

回本書目錄

串雅外編 (9)

1. 手足風痛

冷痛如虎咬者。

樟木屑一斗,流水一石,煎極滾,泡之。乘熱安足於桶上熏之,以草韉圍住,勿冷湯氣入目,其功甚捷。

白話文:

手腳關節的風濕疼痛,如果感覺像被老虎咬住般寒冷刺痛,可以用以下方法處理:

準備一斗樟木屑,加入一石流水,一起煎煮到非常滾燙。將腳放入桶上,趁熱用蒸氣薰蒸,並用草蓆圍住,不要讓熱氣跑進眼睛。這樣做,效果會非常快速。

2. 拳毛倒睫

無名異末,紙卷作捻,點燈吹殺熏之,睫自起。

白話文:

將無名異研磨成粉末,用紙捲成細條,點燃後吹熄,用煙燻眼睛,倒睫毛就會自然豎起來。

3. 破傷風

口噤身強。

肉蓯蓉切片曬乾,用一小盞,底上穿穴,燒煙燻患處累效。

白話文:

嘴巴緊閉,身體僵硬。

將肉蓯蓉切片曬乾,取少量(一小盞),在底部穿孔,點燃使其產生煙,用煙燻患處,效果會很好。

4. 舌脹出血

蓖麻取油蘸紙拈,燒煙燻之,即脹腫皆消。並治牛馬六畜舌脹。

白話文:

用蓖麻油沾濕紙張,點燃後用煙燻患處,就能消除舌頭腫脹。這個方法也能治療牛、馬等牲畜的舌頭腫脹。

5. 手汗

黃耆一兩,葛根一兩,荊芥三錢。

水煎湯一盆,熱熏而溫洗,三次即無汗。

白話文:

用黃耆一兩、葛根一兩、荊芥三錢,加水煎煮成一盆藥湯。趁熱用藥湯的蒸氣薰蒸手部,然後再用溫熱的藥湯清洗手部。這樣做三次,手汗就會停止。

6. 咳嗽熏法

熏黃一兩,以蠟紙條卷作筒十枚,燒煙吸菸,取吐止,一日一熏。惟食白粥,七日後,以羊肉羹補。

白話文:

將黃色的藥材一兩,用蠟紙捲成十個紙筒,點燃後吸入煙,直到想吐就停止,一天熏一次。只能吃白粥,七天後,再用羊肉羹來補充營養。

7. 熏嗽

治風入肺久嗽者。

鵝管石、雄黃、鬱金、款花為末,和艾用姜一片,置舌上,以藥艾於姜上灸之,取煙入喉中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風邪侵入肺部導致的長期咳嗽。

將鵝管石、雄黃、鬱金、款冬花磨成粉末,與艾草混合,再用一片生薑墊在舌頭上,把藥粉和艾草放在薑片上灸燒,讓煙霧進入喉嚨,就能治好咳嗽。

8. 青布熏

惡瘡防水,青布和醋燒煙筒中熏之,入水不爛。瘡傷風水,用青布燒煙於器中,以器口熏瘡,得惡汗出則痛癢瘥。臁瘡潰爛,陳艾五錢,雄黃二錢,青布作大炷,點火熏之,水流數次愈。

白話文:

[青布熏]

惡性瘡瘍如果怕水,可以用青布和醋放在煙筒中燒,用煙燻患處,這樣傷口就不容易潰爛。瘡瘍如果因為風濕而腫脹,可以用青布燒煙,用器具接住煙,然後用器具口對著瘡口燻,等到排出惡臭的汗水,疼痛和搔癢就會減輕。小腿的瘡如果潰爛,可以用陳艾五錢、雄黃二錢,用青布包成大的炷狀,點火燃燒薰患處,流出幾次水膿就會痊癒。

9. 支太醫桃葉熏

水二石,煮桃葉,取七斗,安床簀下,厚被蓋臥床上,乘熱熏之。少時當雨汗,汗遍去湯,速粉之,並灸大椎穴。此法治天行病。

白話文:

用兩石的水煮桃葉,取七斗的藥汁,將裝著藥汁的容器放在床底下,在床上鋪厚被子蓋好,趁熱熏蒸。過一會兒應該會像下雨一樣流汗,等汗出遍全身後,移開藥汁,趕快用粉撲擦乾身體,並灸大椎穴。這個方法可以用來治療流行病。

10. 貼法門

11. 痢疾塞肚

綠豆七粒,胡椒七粒,麝香一釐,膠棗一枚。

共搗爛,放瓶內,包好。患者取一丸,貼臍上。宜用端午日合。

白話文:

綠豆七顆,胡椒七顆,麝香一釐,紅棗一顆。

全部搗爛混合,放入瓶中,包好。患者取出一丸,貼在肚臍上。最好在端午節那天製作。

12. 小兒赤眼

黃連為末,水調敷腳心。

白話文:

將黃連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後敷在腳底中心。

13. 小兒熏舌

又名雀舌。

巴豆半粒,飯黏四、五粒,共搗為餅,如黃豆大,貼眉心中間。待四周起泡,去之即愈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病又叫做雀舌。

用半顆巴豆,加上四、五粒飯黏(煮熟米飯的黏性部分),一起搗爛做成餅狀,大小像黃豆一樣,貼在兩眉毛中間的部位。等到周圍皮膚起泡後,就可以拿掉,病就會好了。

14. 收陰症傷寒

雞子放臍眼內,一時一換,四、五換即愈矣。陰氣盡收於內。

白話文:

將雞蛋放在肚臍眼內,一次換一個,換四、五次就好了。這樣可以使陰氣完全收斂於體內。

15. 止自汗

鬱金末,臥時調塗乳上。

白話文:

將鬱金磨成粉末,在睡覺前調和塗抹在乳房上。

16. 截驚法

芭蕉油、薄荷汁煎勻。塗頭頂留囟門;塗四肢留手、足心勿塗,甚效。

白話文:

用芭蕉油和薄荷汁混合煎煮均勻後,塗抹在頭頂,避開囟門(嬰兒頭頂未閉合的軟骨部分);塗抹在四肢時,避開手心和腳心不要塗抹,效果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