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串雅內外編》~ 串雅內編 (5)
串雅內編 (5)
1. 鯉鯪丸
治一切無名腫毒,治瘰癧尤效。
歸尾五錢,大黃、荊芥、桔梗、乳香(炙)、沒藥(炙)各二錢,黃芩、連翹各三錢,防風、羌活各二錢五分,全蠍一錢,蟬退二十個去頭,殭蠶二十五條,牛皮膠一兩土炒,雄黃七分,金頭蜈蚣四條去頭足分作四樣法制:一條用薑汁擦焙乾;一條用香油擦焙乾;一條用醋擦焙乾;一條用酥擦炙。
再用穿山甲四兩,亦作四制:一兩用紅花五錢煎湯煮焙乾;一兩用牙皂五錢煎湯煮焙乾;一兩用紫草節五錢煎湯煮焙乾;一兩用蘇木五錢煎湯煮焙乾。
上藥共為細末,用真米醋打糊為丸,每丸重一錢二分;硃砂一錢五分,共為衣。磁瓶收貯,內用麝香五分以養之,每服一丸,滾酒送下。未成內消,已成出膿,神效異常。
白話文:
這個藥丸[鯉鯪丸]可以治療各種原因不明的腫塊和毒瘡,尤其對淋巴結核腫大(瘰癧)特別有效。
藥方組成如下:當歸尾五錢,大黃、荊芥、桔梗、炙乳香、炙沒藥各二錢,黃芩、連翹各三錢,防風、羌活各二錢五分,全蠍一錢,蟬蛻二十個(去除頭部),殭蠶二十五條,土炒過的牛皮膠一兩,雄黃七分,金頭蜈蚣四條(去除頭部和腳),將這四條蜈蚣分別用不同方式處理:一條用薑汁擦拭後烘乾;一條用香油擦拭後烘乾;一條用醋擦拭後烘乾;一條用酥油擦拭後烤炙。
另外,使用穿山甲四兩,也分別用不同方式處理:一兩用紅花五錢煎煮的湯汁煮過後烘乾;一兩用牙皂五錢煎煮的湯汁煮過後烘乾;一兩用紫草節五錢煎煮的湯汁煮過後烘乾;一兩用蘇木五錢煎煮的湯汁煮過後烘乾。
將以上所有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,用純米醋調和成糊狀,搓成藥丸,每丸重一錢二分;再用硃砂一錢五分,作為藥丸的外衣。將藥丸放入磁瓶中保存,瓶內放入麝香五分來保養藥性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熱酒送服。如果腫塊尚未形成,可以幫助它消散;如果腫塊已經形成,可以促使其化膿排出,效果非常神奇。
2. 蜜犀丸
治半身不遂,口眼喎斜,語言不利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。
槐花(炒)四兩,當歸、川烏、元參(炒)各二兩,麻黃、茯苓(乳拌)、防風、薄荷、甘草各一兩,豬牙皂角(去皮弦子炒)五錢,冰片五分另研。
先以前十味研細末,後入冰片,和勻蜜丸櫻桃大,每服一丸,小兒減半,細嚼清茶送下。
庚生按:小兒驚風有急慢之別,二者判若天淵,古今方書每混合不分。殊不知急驚屬火屬痰屬實者多,慢驚屬風(脾虛生風)屬寒屬虛者多。此方內有川烏、牙皂、麻黃、冰片諸品辛燥升散,開竅祛風,投之急驚,恐小兒稚陰稚陽難禁耗散,惟內有實火實痰者,尚可無害。倘誤施之慢驚脾虛生風之症,恐下咽立斃矣,慎之慎之。
白話文:
蜜犀丸
這藥方可以治療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說話不清楚等症狀,也可用於小兒的驚風抽搐等病症。
藥材組成:炒過的槐花四兩,當歸、川烏、炒過的元參各二兩,麻黃、用牛奶拌過的茯苓、防風、薄荷、甘草各一兩,去皮去筋炒過的豬牙皂角五錢,另外研磨的冰片五分。
先將前十味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加入冰片混合均勻,用蜂蜜做成櫻桃大小的藥丸。成人每次服用一丸,小孩減半,仔細嚼碎後用清茶送服。
庚生提醒:小兒驚風有急性和慢性之分,兩者差異極大,過去和現在的醫書常常混淆不清。要知道急性驚風多半屬於火熱、痰濁、實證,慢性驚風多半屬於風邪(脾虛生風)、寒症、虛證。這個藥方裡有川烏、牙皂、麻黃、冰片等藥材,性質辛辣溫燥,具有升散、開竅、祛風的作用,如果用來治療急性驚風,恐怕小兒的稚嫩陰陽之氣無法承受過度的耗散,只有體內確實有實火實痰的情況,才可能沒有害處。如果誤用來治療慢性驚風、脾虛生風的病症,恐怕服藥後會立刻死亡,務必謹慎小心!
3. 普濟丹
治一切瘟疫、時氣、惡寒發熱、昏迷頭痛等症。
製大黃一兩五錢,生大黃一兩五錢,殭蠶三錢,生薑汁搗糊為丸,重九分、七分、五分凡三等。遇瘟疫時症,取無根井華水服之(即平旦井中取起第一汲之水),視病人之老幼強弱,為多寡之准。
白話文:
治療各種瘟疫、季節性傳染病,以及怕冷發熱、昏迷頭痛等症狀。
藥方是:用大黃一兩五錢(焙製過的)和生大黃一兩五錢,加上殭蠶三錢,將生薑汁搗成糊狀,然後製作成藥丸,分成三種重量:九分重、七分重、五分重。遇到瘟疫或季節性傳染病時,取沒有接觸過地面的井水(也就是清晨第一次從井裡打起的水)服用,根據病人年齡大小和體質強弱,來決定服用的劑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