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學敏

《串雅內外編》~ 串雅內編 (40)

回本書目錄

串雅內編 (40)

1. 變通丸

治赤白痢,日夜無度及腸風下血。黃連二兩、吳茱萸二兩,湯泡七次,同炒揀出,各自為末,粟米飯丸,如梧子大,分貯。每服三十丸。赤痢用黃連丸十五粒,甘草湯下;白痢用茱萸丸十五粒,乾薑湯下;赤白痢各用十五丸,米湯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紅痢、白痢,不分白天黑夜,排便次數頻繁,以及腸風下血的症狀。

使用黃連二兩、吳茱萸二兩,將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七次,之後與黃連一同炒過,分別揀選出來,各自研磨成粉末,用粟米飯捏成丸狀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,分開儲存。每次服用三十丸。

治療紅痢,服用黃連丸十五粒,用甘草湯送服;治療白痢,服用吳茱萸丸十五粒,用乾薑湯送服;若紅痢和白痢同時出現,則黃連丸和吳茱萸丸各服用十五粒,用米湯送服。

2. 治痢初起

不問男婦、室女、妊娠、小兒,皆治之。白蘿蔔二、三斤,洗淨連皮放石臼內,搗碎絞取濃汁。如十歲以內小兒,每日吃一飯碗,大人每日吃二、三飯碗,俱要冷吃不見火。忌葷腥雜味,並治疫痢如神。

庚生按:治痢用銀花為炭,赤者白糖衝下三錢,白者赤糖衝下三錢,即止。

又方:赤痢以白雞冠花,白痢以赤雞冠花,燒灰存性,酒下神驗。並治赤白淋。

白話文:

不論男女老少、未婚女子、孕婦、或小孩,剛開始拉肚子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。準備二到三斤的白蘿蔔,洗乾淨後連皮放入石臼搗碎,擠出濃稠的汁液。如果是十歲以下的小孩,每天喝一碗蘿蔔汁,大人則每天喝二到三碗,都要冷著喝,不要加熱。飲食上要避免吃葷腥油膩的東西,這樣治療急性腹瀉的效果非常好。

庚生說:治療腹瀉,用金銀花燒成炭,如果拉出來的便便是紅色的,就用白糖沖服三錢;如果便便是白色的,就用紅糖沖服三錢,馬上就能止瀉。

另一個方法:如果拉紅色便,就用白色的雞冠花;如果拉白色便,就用紅色的雞冠花,燒成灰保留藥性,用酒送服,效果非常神奇。這個方法也能治療小便時赤白淋漓的狀況。

3. 夢泄

紫花地丁草搗為膏,貼臍上,立止。

白話文:

將紫花地丁草搗成藥膏,貼在肚臍上,馬上就能止住(夢遺)。

4. 紅白淋帶

蓮蓬三十個,連根連子取來。將十根連殼用水五碗煎三碗服之。不止,再服一劑;連服三劑,即除根。

庚生按:淋症方用冬瓜二、三枚,每日煮食二、三斤自愈,頗有奇功。如系血淋,用乾柿餅燒存性研末,米飲下,亦神效。

白話文:

取三十個蓮蓬,連著根和蓮子一起拿來。將其中的十個蓮蓬連著外殼,加五碗水煎煮成三碗,然後喝下。如果還沒好,就再喝一劑,連續喝三劑,就能完全根治。

庚生按:治療淋症的方子,可以用冬瓜兩、三個,每天煮食二、三斤,就能自己痊癒,效果非常好。如果是血淋,用曬乾的柿餅燒到變成炭狀,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,也很有效。

5. 乳汁不通

白蠶為末,酒服二錢,少頃以芝麻茶一盞投之,梳頭數十遍,乳汁如泉也。

白話文:

將白僵蠶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二錢的份量,過一會兒再喝下一碗芝麻茶,然後用梳子梳頭幾十次,乳汁就會像泉水一樣湧出來。

6. 生乳

產後無乳,用萵苣三、五枝煎服,立下。

白話文:

產後沒有乳汁,用萵苣三到五枝煎煮後服用,很快就會有乳汁。

7. 急慢驚風

吊眼、撮口。搐搦不定。

代赭石火燒醋淬十次,細研水飛曬乾。每服一錢或五分,金器煎湯調下,連服三劑。小兒足脛上有赤斑,即是驚風氣已出,病即安也,無斑點者不可治。按急驚風用青蒿梗中蟲焙乾研末,調燈芯灰末少許,服之極神效。慢驚風則當投溫補者,此方宜酌用。

白話文:

眼睛上吊、嘴唇抽動。全身抽搐不停。

將代赭石用火燒過後,浸在醋中淬火十次,然後仔細研磨成粉,用水淘洗後曬乾。每次服用一錢或五分,用金屬器皿煎煮的湯藥調和後服用,連續服用三劑。如果小孩子的腳脛上有紅色斑點,就表示驚風的病氣已經發出來了,病就會好轉,如果沒有斑點,就無法醫治。另外,如果是急驚風,可以用青蒿的莖梗中蛀蝕的蟲子烘乾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少許燈芯灰末,混合後服用,效果非常好。如果是慢驚風,就應該使用溫補的藥物,這個方子需要斟酌使用。

8. 小兒舌筍

小兒不吮乳啼哭者,即看舌上起白泡一粒,名舌筍,如不治即死。鮮生地取汁。如無生者,以乾生地涼井水浸開,搗爛取汁,塗患處數次,立愈。

白話文:

如果嬰兒不吸吮乳汁、哭鬧不停,就要檢查他的舌頭,如果看到舌頭上長出一個小白泡,就叫做「舌筍」。若不加以治療,嬰兒就會死亡。可以用新鮮的生地黃取汁來塗抹。如果沒有新鮮的生地黃,可以用乾燥的生地黃,泡在冰涼的井水中使之泡開,再搗爛取汁,塗抹在患處數次,很快就能痊癒。

9. 驗胎方

經水三月不行,欲知是胎與否,以此驗之。

川芎末一匙,用蘄艾煎湯,空心調服。腹內微動是胎,不動者非也。

白話文:

月經三個月沒來,想要知道是否懷孕,可以用這個方法來驗證。

將一匙川芎粉末,用蘄艾煎煮的湯,空腹調和服用。如果腹內感覺到微微的動靜,就是懷孕了;如果沒有動靜,就不是懷孕。

10. 外應膏

治筋骨疼痛,手足拘攣。

川烏一斤為細末,隔年陳醋入砂鍋內,慢火熬如醬色,敷患處。如病一年者,敷後一日必發癢,癢時令人用手輕拍,以不癢為度。先用升麻、皮硝、生薑煎湯洗之,然後上藥,不可見風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膏可以治療筋骨疼痛、手腳抽筋攣縮的症狀。

將一斤的川烏磨成細粉,放入砂鍋中,倒入存放一年的陳醋,用小火慢慢熬煮,直到顏色像醬油一樣,然後塗敷在患處。如果病症已經一年,敷藥後一天一定會發癢,發癢時請人用手輕輕拍打,拍到不癢為止。先用升麻、芒硝、生薑煎煮的湯水清洗患處,然後再塗上藥膏,塗藥後不可吹到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