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學敏

《串雅內外編》~ 串雅內編 (29)

回本書目錄

串雅內編 (29)

1. 整骨麻藥

草烏三錢,當歸、白芷各二錢五分。

上藥為末,每服五分,熱酒調下,麻倒不知痛苦,然後用手如法整理。

白話文:

將草烏三錢,當歸、白芷各二錢五分,全部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五分,用溫熱的酒調服,人就會麻醉而不知疼痛,然後就可以用手法進行整骨。

2. 天下第一金瘡藥

凡刀斧損傷,跌撲打碎,敷上,立時止痛止血,更不作膿,勝於他藥多矣。其傷處切不可見水。

公豬油一斤四兩,松香六兩,麵粉四兩(炒篩),麝香六分,黃蠟六兩,樟腦三兩,冰片六分,血竭一兩,兒茶一兩,乳香一兩(箬皮上烘取油),沒藥一兩。以上藥研極細,先將豬油、松香、黃蠟三味熬化,濾去渣,待冷,再入藥末,攪勻,瓷器收貯,不可泄氣。按:午日收青蒿搗合石灰,陰乾,為末。

又午日收苧葉,曬乾,為末。二方治金瘡皆驗,且不費錢,可予備濟人。

庚生按:金瘡方藥效者亦多,然往往有應,有不應,非症之不同,亦方之未善爾。予嘗見金姓傷科,常用黑白二藥,功效如響,因求得其方,試用神驗,藥雖平淡,實有奇功,不可忽視。錄此以濟世,如能遍傳,亦功德也,

黑藥方:松木桴炭十數塊,燒紅乘熱於石臼內杵細。另用紅糖二、三兩,銅銚內化烊,將炭末合入,調勻,攤於布上,乘熱貼於傷處(需溫熱得中,不可過熱),以帛紮好,二、三日後解開看之。如不青黑,即用原藥熨熱貼之。倘或血瘀結腫,即以後開白藥敷之,仍用原布包好(如系骨損,須七日後方可解動)。

白藥方:白附子十二兩,天麻、白芷、羌活、防風、南星各一兩,均生曬,研極細末,和勻。青腫者童便調塗,破則乾摻之,雖腎子破出可治,立能止痛生肌、止血去瘀,且不忌風,真良藥也。此方本名玉真散,為傷科仙方,予嘗修治備用,價廉功捷,洵非他藥可及。

白話文:

天下第一金瘡藥

凡是刀斧造成的傷口,或是跌倒撞擊造成的瘀傷,敷上這個藥,能立刻止痛止血,而且不會化膿,效果比其他藥都好很多。但傷口千萬不能碰到水。

這個藥的配方是:豬油一斤四兩、松香六兩、炒過的麵粉四兩(過篩)、麝香六分、黃蠟六兩、樟腦三兩、冰片六分、血竭一兩、兒茶一兩、乳香一兩(在箬葉上烘烤取油)、沒藥一兩。以上這些藥材都要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先將豬油、松香、黃蠟這三樣熬煮融化,過濾掉雜質,放涼後,再加入藥粉,攪拌均勻,用瓷器裝起來密封,不要讓空氣跑進去。

另外,端午節這天採收青蒿,搗碎後和石灰混合,陰乾後磨成粉末;還有端午節採收苧麻葉,曬乾後磨成粉末。這兩種藥方治療外傷都有效果,而且不花錢,可以準備起來幫助他人。

庚生說:

治療外傷的藥方很多,但效果常常不一定,有的有效,有的沒效,這不是因為傷勢不同,而是藥方不夠好。我曾經看過一位金姓的傷科醫生,常用黑白兩種藥,效果非常顯著。我因此求得了他的藥方,試用後覺得很神奇,雖然藥材普通,卻有奇效,不能輕視。我把這個藥方記錄下來,希望能夠幫助世人,如果能廣為流傳,也是一樁功德。

黑藥方:

取十幾塊松木燒成的炭,燒紅後趁熱在石臼中搗碎成細末。另外用二、三兩紅糖,在銅製的鍋子裡融化,將炭末倒入攪拌均勻,攤在布上,趁熱敷在傷口處(溫度要適中,不能太燙),用布包紮好。二、三天後解開看看,如果沒有變黑青色,就再用原來的藥熱敷。如果出現瘀血腫脹,就改用下面的白藥敷,仍然用原來的布包好(如果是骨頭受傷,必須七天後才能解開活動)。

白藥方:

白附子十二兩、天麻、白芷、羌活、防風、南星各一兩,全部都要曬乾,磨成極細的粉末,混合均勻。青腫的時候,用童子尿調和塗抹,如果傷口破了,就直接灑上藥粉。即使是睪丸破裂也能治好,能立刻止痛生肌、止血去瘀,而且不怕風吹,真是好藥。這個藥方原本叫做玉真散,是傷科的仙方,我常常配製起來備用,價錢便宜而且效果迅速,其他藥比不上。

3. 接骨至神丹

治跌傷、打傷、手足斷折,急以杉板夾住手足,扶正湊合,再用此藥。羊躑躅三錢(炒黃),大黃三錢,當歸三錢,芍藥三錢,丹皮二錢,生地五錢,土狗十個(槌碎),土蝨三十個(搗爛),紅花三錢,自然銅(末)一錢。先將前藥酒煎,然後入自然銅末,調服一錢,連湯吞之,一夜即能合筍,不必再服。

白話文:

此藥專治跌倒摔傷、被打傷、手腳骨折斷裂,遇到這類情況,要趕緊用杉木板夾住受傷的手腳,幫助骨頭復位對齊,然後再使用這個藥。藥方包含:炒黃的羊躑躅三錢、大黃三錢、當歸三錢、芍藥三錢、丹皮二錢、生地五錢、搗碎的土狗十個、搗爛的土鱉(土蝨)三十個、紅花三錢、自然銅粉末一錢。先將前面幾味藥用酒煎煮,然後加入自然銅粉末,調和後服用一錢的藥量,連同藥湯一起喝下,大約一個晚上骨頭就能癒合,之後就不用再服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