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婦科冰鑑》~ 卷一 (3)
卷一 (3)
1. 經行帶下,十三
帶下一證,有赤白之分,赤由濕熱之腐化,白屬氣虛之陷下。蓋經將行時,氣輸血海,倘素涉中虛,或宿有濕熱,故隨氣流下,溷淆其間。若形清腥穢,又為寒虛所化,間白帶多於經後,名曰脫陽。法當大補,否則禍不旋踵矣。
若色白者,氣虛陷下,不能固攝也,補中益氣湯;色赤者,濕瘀熱化也,知柏四物湯;白帶多於經後者,十全大補湯。
補中益氣湯,本門四八
知柏四物湯,方見崩漏門一
十全大補湯,本門二四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談的是婦女月經期間或之後的分泌物問題,主要分為赤色和白色兩種。赤色的分泌物是由濕熱所導致的腐化,而白色的則是因為氣虛引起的下陷。在月經即將來臨的時候,身體的氣會輸送到血海,如果平時就有中氣不足或是長期存在濕熱的情況,那麼這些異常的狀態就會隨著氣的運行而被排出來,混雜在分泌物中。如果分泌物形態清澈但有腥臭味,那可能是由寒虛所導致的。如果在月經後白帶增多,這種情況稱為脫陽,必須進行大補,否則後果不堪設想。
對於白色分泌物的情況,是由於氣虛導致的下陷,無法固攝,應服用補中益氣湯;紅色分泌物是由濕熱瘀積轉化而成,應服用知柏四物湯;若是在月經後白帶增多,則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。
補中益氣湯,可以在本章節的第四十八條找到相關資訊。
知柏四物湯,可在崩漏門的第一條找到相關的處方。
十全大補湯,可以在本章節的第二十四條找到相關資訊。
2. 經際傷寒,十四
經行之際,不謹調攝,因而偶感外邪,須明風寒之辨。苦頭痛汗出,嗇嗇惡寒,翕翕發熱,鼻鳴乾嘔者,此風邪中太陽衛分也;若頭疼脊強,身痛無汗,惡寒者,此寒邪傷太陽榮分也。上二證者,以有無汗出為風寒之確辨,咸宜速除者也。稍涉延蔓,則必傳入陽明之表,而見惡熱汗出,目痛鼻乾不眠等證。
再或不愈,因見寒熱往來,嘔而口苦,咽乾目眩,此邪已傳少陽也。倘日晡潮熱,自汗喜飲,腹滿惡熱,舌胎蒼黃,邪已傳陽明胃府,不復傳也。
若風傷太陽衛分者,桂枝四物湯;寒傷太陽榮分者,麻黃四物湯;邪傳陽明之經者,葛根四物湯;邪入少陽者,柴胡四物湯;邪傳陽明胃府者,玉燭散。
桂枝四物湯,本門四九
麻黃四物湯,本門五十
葛根四物湯,本門五一
柴胡四物湯,本門五二
玉燭散,本門五三
白話文:
在女性月經期間,如果未能妥善調理身體,不小心感染了外界的病邪,我們必須清楚區分是風邪還是寒邪。如果出現嚴重頭痛且出汗,感覺寒冷且體溫升高,鼻塞且乾嘔,這表示是風邪影響了太陽經的防禦系統;如果頭痛且脊椎僵硬,全身疼痛不出汗,感覺極度寒冷,這顯示是寒邪影響了太陽經的營養系統。以上兩種情況,我們可藉由是否有出汗來區別是風邪還是寒邪,這些狀況都需要盡快處理。若拖延不治,必定會進入陽明經的表面,表現為怕熱、出汗、眼睛痛、鼻子乾燥和失眠等症狀。
再者,如果病情沒有改善,開始出現寒熱交替,噁心嘔吐,口苦,咽喉乾燥,視線模糊,這表示邪氣已經影響到了少陽經。如果下午時分出現潮熱,自發性出汗,喜歡喝水,腹部脹滿,怕熱,舌苔黃綠色,這表示邪氣已經影響到陽明經的胃腑,不會再傳播了。
對於風邪影響太陽經防禦系統的情況,我們使用桂枝四物湯;對於寒邪影響太陽經營養系統的情況,我們使用麻黃四物湯;對於邪氣影響陽明經的情況,我們使用葛根四物湯;對於邪氣進入少陽經的情況,我們使用柴胡四物湯;對於邪氣影響陽明經胃腑的情況,我們使用玉燭散。
桂枝四物湯,詳見本章節49段
麻黃四物湯,詳見本章節50段
葛根四物湯,詳見本章節51段
柴胡四物湯,詳見本章節52段
玉燭散,詳見本章節53段
3. 月經門匯方
四物湯,一
熟地(二錢),當歸(二錢,酒炒),白芍(二錢,酒炒),川芎(一錢)。
上為粗末,水煎溫服。如血熱者,以生地易熟地。煎眼照前。
芩連四物湯,二
生地(三錢,酒炒),當歸(二錢,酒炒),白芍(二錢,灑炒),川芎(一錢),黃芩(一錢,酒炒),黃連(一錢,酒炒)
水煎溫服。
地骨皮飲,三
生地(酒炒),當歸(各二錢,酒洗),白芍(一錢,酒炒),川芎(八分),丹皮,地骨皮(各二錢)。
水煎微溫服。
膠艾四物湯,四
熟地(三錢),當歸(二錢,酒洗),白芍(二錢,酒炒),川芎(錢五分),阿膠(蛤粉炒珠),艾葉(各一錢,醋炒黑),炙草五分。
水酒煎,空心溫服。
芩術四物湯,五
生地(三錢),當歸(二錢,酒洗),白芍(二錢,酒炒),川芎(一錢),黃芩(二錢,酒炒),白朮錢(五分,土炒)。
水煎溫服。
桃紅四物湯,六
生地(三錢,酒洗),當歸(四錢,酒洗),白芍(錢五分,酒炒),川芎(一錢),桃仁(十四粒,去皮尖研泥),紅花(一錢,酒洗)。
水煎溫服。
姜芩四物湯,七
當歸(酒洗),熟地,赤芍(酒炒),川芎,薑黃,黃芩,丹皮,元胡(酒炒),香附(各等分,酒炒)。
水煎溫服。
佛手散,八
川芎(二兩),當歸(三兩)。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灑二分,煎七分,溫服。
逍遙散,九
白朮(二錢,土炒),茯苓(一錢),當歸(二錢,酒洗),白芍(二錢,酒炒),柴胡(八分),炙草(六分),南薄荷(三分)。
加薑棗水煎溫服。
加味逍遙散,十
即前方加山梔丹皮各一錢。
當歸補血湯,十一
當歸(三錢,酒洗),黃耆(一兩,蜜炙)。
上水煎服。
聖愈湯,十二
熟地(四錢),當歸(二錢,酒洗),白芍(二錢,酒炒),川芎(一錢),黃耆(二錢,蜜炙),人參(一錢)。
上水煎服。
膠艾八珍湯,十三
人參(一錢或二錢去蘆另煎沖),白朮(二錢,土炒),茯苓(一錢),炙草(八分),熟地(三錢),當歸(二錢,酒洗),白芍(二錢,酒炒),川芎(一錢),阿膠(一錢,蛤粉炒),艾葉(一錢,醋炙)
加薑棗水煎溫眼。
歸脾湯,十四
人參(一錢余),白朮(二錢,土炒),黃耆(二錢,蜜炙),白苓(一錢),當歸(錢五分,酒洗),棗仁(二錢,炒研),遠志(六分),炙草(八分),木香(三分,末調),龍眼肉(一錢)。
加薑棗水溫煎服。
六味地黃湯,十五
熟地(四錢),山藥(二錢,炒),山茱萸(二錢,酒蒸去核),白苓(錢五分,乳制),丹皮錢(五分,酒洗焙),澤瀉(錢五分,鹽水拌炒)。
上水煎,空心溫服。
八味地黃湯,十六
於前六味地黃湯方加製附子一錢,肉桂一錢。
煎服照前。
過期飲,十七
熟地,白芍(酒炒),當歸(酒洗),香附(各二錢,酒製),川芎(一錢),紅花(七分,酒洗),桃仁(六分),莪木(醋製),木通(各五分),炙草,肉往(各四分,去皮),木香(八分)。
水煎食前溫眼。
香桂四物湯,十八
當歸(四錢,酒洗),熟地(三錢),赤芍(錢五分,酒炒),川芎(錢五分),香附(二錢,酒製),肉桂(一錢,刮粗皮)。
上酒水各半煎服。腹痛者,加延胡索二錢。
芎歸二陳湯,十九
陳皮(錢五分),半夏(二錢,薑製),白苓(二錢),炙草(八分),川芎(錢五分),當歸(二錢,酒洗)。
水煎服。
香連四物湯,二十
於前四物湯內加木香六分、黃連一錢。
雙和飲,二一
熟地(四錢),當歸(二錢,酒洗),白芍(二錢,酒炒),川芎(一錢),黃耆(二錢,蜜炙),炙草(八分)。
加薑棗水煎溫服。
人參養榮湯,二二
人參(一錢),白朮(二錢,土炒),黃耆(二錢,蜜炙),白苓(一錢),熟地(三錢),當歸(二錢,酒洗),白芍(一錢五分,酒炒),陳皮(七分),肉桂(八分,去皮),炙草(六分)。
加薑棗水煎服。
八珍湯,二三
人參(一錢),白朮(二錢,土炒),白苓(一錢),炙草(八分),熟地(三錢),當歸(二錢,酒洗),白芍(一錢五分,酒炒),川芎(一錢)。
加薑棗水煎服。
十全大補湯,二四
於前八珍湯加黃耆二錢、肉桂一錢。
引煎同。
六味地黃丸,二五
大懷熟(八兩九蒸者),懷山藥(四兩,炒黃),云白苓(三兩,人乳制),杭山茱(四兩,去核酒蒸),南丹皮(三兩,酒洗蒸),建澤瀉(三兩,切片鹽水浸焙)。
上為細末,加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眼三錢,空心淡鹽湯送服。忌三白。
加味烏藥散,二六
烏藥,砂仁,木香,延胡索,香附,甘草,檳榔(各等分)。
上為細末,每服七錢,生薑三片,水煎溫服。
琥珀散,二七
三稜,莪朮,赤芍,當歸,劉奇奴,丹皮,熟地,官桂,烏藥,延胡索(各一兩)。
上前五味,用烏豆一升、生薑半斤,切片,米醋四升同煎,豆煉為度,焙乾,入後五味,問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空心食前服。
延歸散,二八
延胡索當歸各等分。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水煎稍熱服
小溫經湯,二九
當歸(酒洗),附子(各等分,炮)。
每服三錢水煎空心服。
大溫經湯,三十
吳茱萸(鹽湯泡製),丹皮(酒焙),白芍(酒炒),人參(去蘆另煎沖),肉桂(去皮),當歸(酒洗),川芎,阿膠,蛤粉(炒珠),炙草(各一錢),麥冬(二錢,去心),半夏(二錢五分,薑製)。
加生薑水煎食前服。
吳朱萸湯,三一
吳茱萸,肉窪,當歸(酒洗),丹皮,半夏(薑製),麥冬(各二錢,去心),防風,細辛,藁本,乾薑,茯苓,本香,炙草(各一錢)。
水煎服。
當歸建中湯,三二
當歸(一兩),白芍(二兩),肉桂(一兩),炙草(七錢)。
上㕮咀,每服五錢,加生薑大棗水煎,空心溫服。
木香四物湯,三三
於四物湯內加煨廣木香一錢。
加味地骨皮飲,三四
生地,當歸,白芍(各二錢),川芎,丹皮,地骨皮(各三錢),胡黃連(一錢)。
水煎服。
六神湯,三五
熟地,當歸,白芍,川芎,黃耆,地骨皮(各等分)。
上㕮咀,水煎服。
羌桂四物湯,三六
於四物湯內加羌活,桂枝各一錢五分。
黃耆建中湯,三七
黃耆(一兩),肉窪(一兩),白芍(二兩),炙草(七錢)。
每服五錢,薑棗水煎服,日二三服,如虛甚加附子。
益智六君湯,三八
人參(一錢),白木(二錢,土炒),白苓(二錢),陳皮錢(五分),半夏(二錢,薑製),炙草(六分),益智(一錢,去皮炒研)。
加薑棗水煎服。
香砂六君子湯,三九
人參(一錢),白木(二錢,土炒),白苓錢(五分),半夏(二錢,薑製),陳皮(一錢),藿香(一錢),縮砂仁(一錢,炒),炙草(八分)。
加薑棗水煎溫服。
參苓白朮散,四十
人參,白苓,白朮(土炒),山藥(炒),甘草,蓮肉(去心)
白扁豆(各一錢五分,薑汁炒),薏米(炒),縮砂仁,桔梗(各八分)。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薑棗湯調服。
理中湯,四一
人參,白木(土炒),炮姜,炙草。
水煎服。
七味白朮散,四二
人參,白木(土炒),茯苓(各錢五分),藿香,木香,葛根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。
水煎服。
三黃四物湯,四三
生地(四錢,酒洗),白芍(三錢),當歸(錢五分,酒洗),川芎(六分),黃芩(一錢,酒炒),黃連(一錢,酒炒),大黃量其虛實用酒浸。
上銼水煎服。
抑氣涼血飲,四四
生地(五錢),白芍(三錢),黃芩(錢五分,酒炒),丹皮(二錢),沉香(三分末調),柏葉(一錢)。
水煎服。
犀角地黃湯,四五
生地(六錢),白芍(四錢),丹皮(三錢),犀角(一錢,鎊)。
水煎服,有熱如狂者,加黃芩錢五分。
芩連犀角地黃湯,四六
於前方加黃芩、黃連各一錢。
生地六味湯,四七
生地(四五錢,酒洗),山萸(二錢,制),山藥(二錢,炒),丹皮(二錢),白苓錢(五分),澤瀉(錢五分)。
水煎空心服。右寸脈浮洪者沖童便一杯服。
補中益氣湯,四八
人參,黃耆,白朮,當歸,陳皮,柴胡,升麻,炙草。
加薑棗水煎溫服。
掛枝四物湯,四九
當歸,熟地,川芎(各二錢),白芍(三錢),桂枝(三錢),炙草(一錢)。
薑棗水煎服。
麻黃四物湯,五十
當歸,熟地,白芍,川芎(各二錢),杏仁(二十粒,去皮尖),炙草(一錢),麻黃,桂枝(各一錢)。
上先煎麻黃,去上沫,內諸藥,加薑棗煎溫服。
葛根四物湯,五一
當歸,熟地,川芎(各二錢),白芍,桂枝(各三錢),炙草(一錢),葛根(錢五分),麻黃(一錢)。
薑棗水煎服。
柴胡四物湯,五二
當歸,熟地,白芍,川芎(各錢五分),柴胡,半夏(薑製),人參,黃芩(各二錢,酒炒),炙草(五分)。
上為末,每服五錢,加薑棗水煎服。
玉燭散,五三
當歸,川芎,熟地,白芍(各二錢),炙草,芒硝,大黃(各一錢,酒洗)。
上銼每服八錢,水煎食前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