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婦科冰鑑》~ 卷一 (4)
卷一 (4)
1. 逆經妄行,十二
經期吐衄,名曰逆經。夫血者,陰也,陰從乎陽,故隨氣而為升降。若氣逆於上,則不能循道下行,或熱傷陽絡,迫血從而外溢。《經》曰:天暑地熱,經水沸溢。蓋血氾濫,多由乎熱也。治官抑氣清熱,則經水安瀾,而無沸溢之患矣。
若經前吐血衄血者,乃熱壅迫其血也,三黃四物湯;氣逆載血者,以抑氣清熱為主,抑氣涼血飲。若在經後.其熱已減,宜犀角地黃湯;熱或甚者,芩連犀角地黃湯;若脈沉弱或細者,惟以清補為主,生地六味湯,少加童便沖服。
三黃四物湯,本門四三
抑氣涼血飲,本門四四
犀角地黃湯,本門四五
芩連犀角地黃湯,本門四六
生地六味湯,本門四七
白話文:
內容大意為:在月經期間出現嘔血或鼻血的情況,這被稱作「逆經」。血液屬於陰性,會跟隨著氣流的升降而運行。如果氣流逆向向上,血液就不能順利下行,或者因為過熱傷害了體內的陽絡,導致血液被迫向外溢出。根據古籍記載,當天氣酷熱時,月經量會增多。這說明血液泛濫多是由熱引起的。因此,治療方法應該是抑制氣流,清熱解毒,這樣月經就能平穩流動,不會有過多出血的問題。
如果在月經來臨前就出現嘔血或鼻血,那可能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,可以服用三黃四物湯。如果因氣流逆向導致血液上湧,應以抑制氣流、清熱解毒為主要治療方向,可服用抑氣涼血飲。如果在月經結束後,體內熱度已經降低,則可服用犀角地黃湯。如果體內熱度仍然很高,則可服用芩連犀角地黃湯。如果脈搏微弱或細小,則應以清熱滋補為主要治療方向,可以服用生地六味湯,並稍微加入一些童便一起服用。
三黃四物湯、抑氣涼血飲、犀角地黃湯、芩連犀角地黃湯和生地六味湯,這些藥方都在同一個篇章中,分別編號為43、44、45、46、47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