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婦科冰鑑》~ 卷一 (1)
卷一 (1)
1. 卷一
2. 月經門
3. 醫婦之難 一
寇宗奭曰:寧治十男子,莫治一婦人。謂婦人之病不易治也。蓋婦人深閨幽處,情多抑鬱,加之憂恚憎忌,慈愛多疑,所願不遂,性執偏拗,診時又不令醫師觀形望色,聞聲問因。富貴之家,居奧室之中,處幃慢之內,且復以綿帕蒙其手,既不能行望色之神,又不能盡切脈之巧,未免詳問,問之覺繁,反謂醫學不精,往往並藥不信。不知問非易事,非精於醫者,必不能問也。
夫望聞問切,四者欲去其三,即神醫無由施其神矣。此古今之通患,牢固難破者也。
白話文:
寇宗奭說:「寧可治療十個男人,也不要治療一個女人。」這是因為婦人的疾病比較難以治療。婦女們通常深居簡出,情緒容易受到壓抑,加上她們可能有的煩惱、怨恨、嫉妒以及過度的關愛和猜疑,若她們的心願無法實現,性格又固執倔強。而且,當醫生為她們診斷時,她們又不願意讓醫生觀察其面色和聽其聲音來判斷病因。
在富貴人家裡,婦女們通常住在深宅大院,藏身於帷幔之中,甚至會用綿布包裹住自己的手,這就使得醫生無法進行面色觀察,也無法完全發揮脈搏診斷的技巧,不得不詳細詢問病情,但這樣一來,病人可能會覺得問題太多,反而認為醫生醫術不精,甚至連開出的藥物都不信賴。但她們不知道,詳細詢問病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除非是精通醫術的人,否則是無法做到的。
望、聞、問、切,這四種診斷方法如果要去掉其中三個,即便是名醫,也無法施展其高超的醫術了。這種情況無論古今,都是一種難以解決的普遍問題。
以上就是寇宗奭對於婦女疾病治療困難的描述和解釋。
4. 診婦問娠 二
凡診婦女,須明在室適人,及其夫宦遊同處,與大有無妊娠,一一詳問,然後切脈。蓋臨診之際,婦女情多羞慚,未免脈必不真,且初妊之後,每每不形於診,非詳問不能知其由也。倘獨恃一脈,不知脈多疑似,設誤觸犯,咎必歸己。假診室女,突呼有娠,不但病家憎忌,而傍人謗議,勢所難免,故筆記於此,以為醫士之鑑。
白話文:
凡是診斷婦女的身體狀況,必須先清楚她是否已婚、與丈夫是否同住,以及是否有懷孕的可能,這些都必須一一詳細詢問,之後再進行脈診。因為在診療的時候,婦女多半會因為害羞而不自在,這就有可能導致脈象不夠真實。而且,在剛懷孕初期,往往在脈診上還不會有明顯的變化,如果不是詳細詢問,就無法瞭解具體的情況。如果單純依賴脈診,卻不知道脈象可能會有許多相似而難以辨別的情形,一旦誤判,責任必定歸咎於自己。假如對未婚女子進行診斷,突然宣稱她懷孕了,不僅病人和家人會感到厭惡和忌諱,旁人的批評和議論也難以避免。因此,我在此記錄下這些經驗,作為醫者的借鑒。
5. 經脈源流 三
《上古天真論》曰:女子二七天癸至,任脈通,太衝脈盛,月事以時下,故有子。夫天癸者,天一之氣也;任沖者,奇經之二也。任主胞胎,沖為血海。氣盛脈通,故月事下而有子。月事者,謂女子經水,按月而至,其盈虛消長,應於月象。月以三旬而一盈,經以三旬而一至,月月如朗,不失其常,故曰月經。又名月信者,如潮信之不爽也。
白話文:
根據《上古天真論》所述,當女子到達十四歲左右,身體內的天癸之氣到達,這使得任脈得以暢通,太衝脈也隨之旺盛,因此月經能按照時間來臨,進而有能力生育子女。
這裡所說的天癸,指的是來自自然界的精微氣息;而任脈與太衝脈,則是人體十二條奇經中的兩條。任脈主要負責管理胞宮和胎兒的孕育,太衝脈則被稱為血海。當氣息旺盛、脈絡暢通時,月經就能正常排出,使女性具備生育能力。
月經,是指女性的月經週期,通常每月一次,其量的多少和週期的長短,會隨著月亮的圓缺變化而變化。月亮大約每三十天完成一個圓缺週期,女性的月經也大約每三十天來臨一次,月月如此,從不間斷,因此被稱為月經。另外,月經也被稱為月信,就像潮汐的規律一樣,從不失準。
6. 經病大綱 四
血者水穀之精氣也,和調五臟,灑陳六腑,乃能入於脈也。凡其源源而來,生化於脾,總統於心,藏受於肝,宣布於肺,施泄於腎,灌溉一身。在男子則化而為精,在婦人則上為乳汁,下歸血海而為月水。若情志調和,精氣充暢,食飲有節,起居無傷,則陽生陰長,百脈充實,何不調之有。
苟不知慎,或六淫侵其外,七情傷其中,勞役損其形,嗜欲耗其精,一有觸犯,經斯病矣。調之之法,惟陰陽、寒熱、氣血、虛實八者而已,縷析於下。
白話文:
血液是來自水谷的精華氣息,它能和諧調節五臟,充分佈散到六腑,然後才能進入脈絡之中。通常血液源源不斷地生成,由脾臟轉化,心臟統管,肝臟儲存,肺臟宣佈到全身,腎臟則負責排泄,如此灌溉整個身體。在男性身上,血液會轉化為精液;在女性身上,則會成為乳汁,或是流入血海形成月經。如果情緒平穩,精氣充足順暢,飲食有節制,生活作息規律,那麼陽氣生發,陰氣滋長,百脈豐滿,自然不會出現什麼失調。
但如果不懂得謹慎,可能外在的六種病邪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會侵犯身體,內在的七種情緒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會傷害健康,過度勞累或縱慾會損害體魄,一旦有任何觸犯,經絡就會生病。調理的方法,主要圍繞陰陽、寒熱、氣血、虛實這八個方面,詳細解釋如下。
7. 經脈異常 五
月經一月一至,此其常也。然亦有兩月一行者,謂之並月;有三月一行者,謂之居經;有一年一行者,謂之避年;有一生不行而能孕育者,謂之暗經。此皆年稟不同,不須求治。若經行吐衄者,是渭逆經;有受娠之後,經復循月而產子者,是謂垢胎;有妊孕數月,忽然下血而胎不殞者,是謂漏胎。此皆異乎常人,均主病也。治見本條。
白話文:
月經每個月來一次,這是正常的情況。然而,也有兩個月纔來一次的,這稱爲並月;有三個月纔來一次的,稱爲居經;有一年纔來一次的,稱爲避年;甚至有終生未來月經卻能懷孕生育的,這稱爲暗經。這些都是因爲個人體質不同,並不需要特別治療。
但如果在月經期間出現吐血或鼻血的現象,這稱爲逆經;有在懷孕後,月經仍按月來潮卻能正常生產的孩子,這稱爲垢胎;有在懷孕數月後,突然出現陰道出血但胎兒並未流產的,這稱爲漏胎。這些都與一般人的狀況不同,都是病症的表現。
治療方法可見於相關條目。
8. 察辨血色 六
血色之辨,是以察虛實,證寒熱,不可不知也。血者,陰屬也。奉心化赤,故以鮮紅為正,即有經病,亦易治療。若深紅紫黑者,熱之證,淺淡紅白者,虛之象;黃如米泔者,濕之化;黏如鼻涕者,實之兆。此其概也。更當審其有無瘀塊,色之明黯,脈之遲數,證之喜惡,詳而施治,庶無差誤。
若紫黑而明,稠黏臭穢,脈見浮數洪滑,證候喜冷惡熱,為實為熱;如紫黑而黯,消澈或腥,脈見沉遲細弱.證兼惡冷喜暖,為虛為寒。以此辨之,最為切當,學者宜深意焉。
白話文:
在辨識血液顏色上,我們可以由此判斷病情的虛實、寒熱,這是一個必要的知識點。血液,屬於陰性物質。它由心臟轉化為鮮紅色,因此正常的血液顏色應該是鮮紅的,即使出現一些問題,也比較容易治療。如果血液呈現深紅、紫黑,那可能是熱性的病徵;如果呈現淺淡的紅或接近白色,則可能顯示出虛弱的情況;血液像米湯一樣呈現黃色,可能是濕氣的表現;如果血液像鼻涕一樣粘稠,則可能預示著實證的存在。這是大體上的判斷。
進一步的,我們還需要檢查血液中是否有瘀塊,顏色的明暗,脈搏的快慢,以及患者對冷熱的喜好,詳細地進行診治,這樣才能避免診斷錯誤。
如果血液呈現紫黑色且明亮,稠厚並有臭味,脈搏浮動快速且滑順,患者喜歡冷卻怕熱,這就是實證和熱證的表現;反之,如果血液呈現暗淡的紫黑色,清透或帶有魚腥味,脈搏下沉緩慢且細弱,患者畏寒喜暖,那就是虛證和寒證的表現。用這種方式來辨別,是最恰當的,學習中醫的人應該深入理解這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