費伯雄

《醫方論》~ 卷三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2)

1. 當歸拈痛方

茵陳(酒炒),羌活,防風,升麻,葛根,蒼朮,白朮,甘草(炙),黃芩(酒炒),苦參(酒炒),知母(酒炒),當歸,豬苓,澤瀉

空心服

白話文:

茵陳(用酒炒過),羌活,防風,升麻,葛根,蒼朮,白朮,甘草(用火烤過的),黃芩(用酒炒過),苦參(用酒炒過),知母(用酒炒過),當歸,豬苓,澤瀉

疏風所以勝濕,健脾所以滲濕,通小便所以利濕。上下中三焦之濕盡去,則熱亦解散,而遍身之痛止矣。此不治痛,而痛自止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疏散風氣就能夠戰勝濕氣,增強脾胃功能就能夠滲化濕氣,疏通小便就能夠利濕。上中下三焦的濕氣完全消除,熱氣也會隨之消散,全身的疼痛也就能停止了。這種方法不是直接治療疼痛,而是通過消除濕氣來讓疼痛自行停止。

2. 禹功散

黑牽牛四兩,茴香一兩(炒)

為末,每一錢薑汁調下。

此方峻猛,不可輕用。

白話文:

黑牽牛四兩,茴香一兩(炒過)

磨成粉末,每次用一錢以薑汁調和服用。

這藥方非常猛烈,不可以隨便使用。

3. 升陽除濕防風湯

蒼朮(泔浸)四錢,防風二錢,茯苓,白朮,芍藥一錢

薑棗煎。

但升陽實脾,而濁陰自化,尤妙在不用升麻,最為的當。

白話文:

蒼朮(用泔水浸泡過的)四錢, 防風二錢, 茯苓、白朮、芍藥各一錢。

4. 瓊玉膏

地黃四斤,茯苓十二兩,人參六兩,白蜜二斤

先將地黃熬汁,去渣,入蜜煉稠,再將參苓為末,和入磁罐封,水煮半日,白湯化服。

白話文:

地黃四斤,茯苓十二兩,人參六兩,白蜜二斤。

先將地黃熬成汁液,去掉渣滓,加入白蜜熬至濃稠,再將人參和茯苓研磨成粉末,混合後放入磁罐密封,用水煮半天,用開水化開服用。

燥者,燥烈也,不能滋潤也。喻嘉言作涼字解,予於《醫醇剩義》中已詳論之。如瓊玉膏之潤燥亦善策也,人參、地黃氣血並補,金水相生;又加茯苓以寧心而補土,則水升火降,而咳嗽自除矣。

白話文:

燥,是燥烈的意思,不能滋潤。喻嘉言把「涼」字解釋為涼爽,我在《醫醇剩義》中已經詳細論述了。像瓊玉膏那樣潤燥也是好辦法,人參、地黃氣血並補,金水相生;又加入茯苓以寧心而補土,那麼水升火降,咳嗽自然就消失了。

5. 炙甘草湯

甘草(炙)四兩,生薑,桂枝三兩,人參,阿膠(蛤粉炒)二兩,生地黃一斤,麥冬(去心),麻仁半斤(研),大棗十二枚

水、酒各半煎。內阿膠烊化服。

白話文:

甘草(炙)四兩,生薑,桂枝三兩,人參,阿膠(蛤粉炒)二兩,生地黃一斤,麥冬(去心),麻仁半斤(研),大棗十二枚。

用水、酒各一半煎煮,待阿膠融化後服用。

或疑薑桂之辛溫,恐不可以潤燥,不知此方仲景原為傷寒脈結代,餘邪未解者而設。故溫散與清潤並行,使外邪清,則正氣醒,而血脈復也。

白話文:

有人懷疑生薑與肉桂的辛溫性質,擔心它們不能滋潤乾燥的症狀。然而,這劑藥方是仲景大夫專門為傷寒脈象結代,餘毒未清的患者而設計的。所以溫散寒邪和清熱潤燥同時進行,讓外邪清除,正氣甦醒,血脈也就能夠恢復正常了。

6. 麥門冬湯

麥門冬七升,半夏一升,人參三兩,甘草二兩,大棗十二枚,粳米三合

麥門冬7升,半夏1升,人參3兩,甘草2兩,大棗12枚,粳米3合

白話文:

麥門冬七升,半夏一升,人參三兩,甘草二兩,大棗十二枚,粳米三合

半夏之性,用入溫燥藥中則燥,用入清潤藥中,則下氣而化痰。胃氣開通,逆火自降,與徒用清寒者,真有霄壤之別。

白話文:

半夏的藥性,用在溫燥的藥物中就會變燥,用在清潤的藥物中,則會幫助降低氣火,化解痰(病)。胃氣通暢後,逆火會自然下降,與只用清寒藥物的效果,有天壤之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