費伯雄

《醫方論》~ 卷三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6)

1. 四味香薷飲

香薷一兩,厚朴(薑汁炒),扁豆(炒)五錢,黃連(姜炒)三錢

冷服。

暑濕暍三氣,初學不能分別,多致錯誤,今為明白言之。時當夏令,天氣下降,地氣上升,人處其中。暑上侵而濕下襲,暑為天之氣,濕乃地之氣,其熱之甚者則為暍,此三氣之分也。

今就暑病門中,先論暑症,雖有冒暑、傷暑、中暑、伏暑等名,不過略分輕重,其為陽邪則一也,其因暑而貪涼受風者便是傷風,因暑而食冷受寒者便是傷寒,但與冬月之傷風、傷寒治法不同。因暑傷風,當辛涼表散;因暑傷寒當於清解中參用溫藥,此為正法。四味香薷飲,乃治感冒暑氣、陽邪遏抑之劑,即冬月傷風中用桂枝、荊、防之例。

今人誤以香薷為涼藥,不論是何暑病,首先用之,殊可怪嘆。

2. 清暑益氣湯

黃耆一錢,人參一錢,白朮(炒)五分,蒼朮一錢,神麯五分(炒),陳皮青皮(麩炒),甘草(炙),麥冬,五味子當歸(酒洗),黃柏(酒炒),澤瀉各二分,升麻一錢,葛根三分

薑棗煎。

清暑益氣湯,藥味龐雜,補者補而消者消,升者升而瀉者瀉,將何所適從乎?且主治下,有胸滿氣促一條,則黃耆、升麻在所當禁。予謂此等症,但須清心養胃,健脾利濕足矣,何必如此小題大做。東垣先生,予最為服膺,惟此等方不敢阿好。

3. 生脈散

人參,麥冬五分,五味子七粒

肝主氣,心主血。生脈散養心肺之陰,使氣血得以榮養一身;而又有酸斂之品,以收耗散之氣,止汗定咳。虛人無外感者,暑月宜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