費伯雄

《醫方論》~ 卷二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5)

1. 七氣湯

半夏(薑汁炒)五錢,厚朴(薑汁炒)三錢,茯苓四錢,紫蘇二錢

加薑棗煎。

白話文:

半夏(用薑汁炒過)五錢,厚朴(用薑汁炒過)三錢,茯苓四錢,紫蘇二錢。

七情受病,兼有痰涎,一時舉發則有之。理氣化痰,開解鬱結,七氣湯所以為佳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七情過於激動導致生病,加上痰涎,在某個時刻突然發作。理氣化痰,開解鬱結,七氣湯因此被認為是最好的藥方。

2. 四七湯

人參,官桂,半夏一錢,甘草五分

加薑煎。

白話文:

人參、肉桂、半夏各一錢,甘草五分

越鞠丸治氣實之郁,四七湯治氣虛之郁。虛則寒生,不可謂氣病絕無寒症也。備此一法,庶無偏勝之患。

白話文:

越鞠丸能夠治療由於氣實所導致的鬱證,四七湯可以治療由於氣虛所導致的鬱證。氣虛則寒邪容易產生,不能說氣病絕不會有感受寒邪的證狀。具備這兩種方法,就不會有偏重的弊病。

3. 代赭旋覆湯

旋覆花三兩,代赭石一兩,人參二兩,甘草三兩,半夏半升,生薑五兩,大棗十二枚

汗吐下後,中虛氣逆,不可再攻。故用重以鎮之,甘以緩之,辛以散之之法。

白話文:

旋覆花320克,代赭石160克,人參320克,甘草480克,半夏400克,生薑800克,大棗12枚

4. 丁香柿蒂湯

丁香,柿蒂二錢,人參一錢,生薑五片

白話文:

丁香、柿蒂各二錢,人參一錢,生薑五片。

呃逆之症非一端。若腎氣不收,厥逆而上,頭汗微喘,當用大劑參附以收攝真陽,此治連珠發呃之要法,非丁香、柿蒂等所能勝任也。若因寒犯胃,氣鬱而呃者,則此方為宜。丹溪乃以相火上衝之呃為辭,豈呃逆之症,但有火呃,竟無寒呃乎?是又過當之談矣。

白話文:

呃逆的病症並非只有一種。若是腎氣不收,氣息突然上衝,頭汗微出,呼吸微喘,應當使用大劑量的參附以收攝原有的陽氣,這就是治療連珠似發出呃逆的主要方法,不是丁香、柿蒂等藥材所能勝任的。若是因為寒氣侵犯胃部,氣鬱而呃逆的,那麼這個方子纔是適宜的。丹溪以肝火上衝來解釋呃逆,難道呃逆的病症,只有火呃,竟沒有寒呃嗎?這也是過於偏頗的說法了。

5. 橘皮竹茹湯

橘皮,竹茹,人參,甘草,半夏,麥冬,赤苓,枇杷葉

加薑棗煎。

此則治痰火之呃,而不可以治胃寒之呃。若誤用之,則輕者增劇。

白話文:

用橘皮、竹茹、人參、甘草、半夏、麥冬、赤苓、枇杷葉,加上薑棗煎煮,可以治療痰火引起的呃逆,但不適合治療胃寒引起的呃逆。如果誤用,輕則會加重病情。

6. 定喘湯

白果二十一枚(炒黃),麻黃,半夏(薑製),款冬花三錢,桑皮(蜜炙),蘇子二錢,杏仁(去皮尖),黃芩一錢五分,甘草一錢

加薑煎。

治痰先理氣,不為疏泄,則膠固不通。此定喘用麻黃之意也。

白話文:

  1. 白果21顆(炒至微黃)

  2. 麻黃

  3. 半夏(採收後以甘草和生薑加工而成,具清熱化痰的作用)

  4. 款冬花3錢(本草綱目記載有「清肺熱、利咽喉、解毒」的功效)

  5. 桑皮(經蜜糖炙烤後,具有潤肺化痰、止咳平喘的作用)

  6. 蘇子2錢(能潤肺化痰、止咳平喘)

  7. 杏仁(去皮尖)(具有潤肺化痰、止咳平喘的作用)

  8. 黃芩1錢5分(能清熱瀉火、解毒消炎)

  9. 甘草1錢(能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