費伯雄

《醫方論》~ 卷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3)

1. 三解湯

柴胡,麻黃(去節),澤瀉各三錢

一日一作之瘧,邪在衛;間日一作之瘧,邪在營;三陰大瘧,則邪在腑。皆由先受熱、後受寒所致,故陰陽交爭。《內經》之訓,昭然如揭日月。後人紛紛聚訟,各出己見,反致拋荒經義。即如此方,通治時瘧,究竟有損無益。

白話文:

[三解湯]

柴胡、麻黃(去除節的部分)、澤瀉各三錢。

一天發作一次的瘧疾,是邪氣在衛分;隔一天發作一次的瘧疾,是邪氣在營分;三天發作一次的瘧疾,則邪氣在腑。這些瘧疾都是因為先受熱、後受寒所導致的,所以陰陽才會互相交戰。《內經》的教訓,就像日月一樣明白清楚。後代醫家眾說紛紜,各自提出自己的見解,反而導致拋棄了經典的意義。就像這個方子(三解湯),說能治療各種瘧疾,但究竟是有益還是有害呢?

2. 清脾飲

青皮,厚朴(醋炒),柴胡,黃芩(炒),半夏(薑製),茯苓,白朮(土炒),甘草(炙),草果

加姜煎。

痎瘧一症,《內經》論之甚詳,從無一語及臟,可見瘧邪斷無入臟之理。《巢氏病源》妄為分配,識者譏之。清脾飲,變小柴胡之制而用黃芩,蓋欲其清營分之熱邪,使之仍從衛出耳。並非病在脾經清脾以治瘧也。

白話文:

清脾飲的藥材是:青皮、厚朴(用醋炒過)、柴胡、黃芩(炒過)、半夏(用薑製過)、茯苓、白朮(用土炒過)、甘草(炙烤過)、草果。

再加入生薑一起煎煮。

關於瘧疾這個病,《黃帝內經》已經論述得很詳細,卻從來沒有提到和臟腑有關,可見瘧疾的邪氣絕對不會進入臟腑。《巢氏病源》胡亂地將瘧疾歸類到臟腑,有見識的人都嘲笑這種說法。這個清脾飲,是從小柴胡湯變化而來,改用黃芩,目的是要清除營分中的熱邪,讓它仍然從衛分排出。並不是因為病在脾經,所以用清脾的方式來治療瘧疾。

3. 黃連阿膠丸

黃連一兩,茯苓二兩阿膠(炒)一兩

為末,水熬阿膠為丸。

黃連阿膠之法,開於仲景。但阿膠一味,所重者在井水,而不在驢皮。因濟水伏流,惟阿井通於濟,故有平肝滋腎之功。後來射利之徒,更將牛、羊、豬、犬雜皮,一概入膠,敗人脾胃,不如不用為佳。

白話文:

將黃連一兩、茯苓二兩、炒過的阿膠一兩,全部磨成粉末,然後用水熬煮阿膠,用熬好的阿膠水將藥粉製成藥丸。

黃連阿膠的配製方法,是從張仲景那裡傳下來的。但阿膠這一味藥,最重要的是使用的井水,而不是驢皮。因為濟水是地下暗流,只有阿井與濟水相通,所以阿井水製作的阿膠有平肝滋腎的功效。後來一些只圖牟利的人,把牛、羊、豬、狗等各種雜皮都拿來製膠,這樣反而會損害人的脾胃,不如不用更好。

4. 薑茶飲

生薑,陳細茶

每味約三錢,濃煎服。

此亦調和陰陽之法。病輕淺者可用。

白話文:

生薑和陳年細茶,每種藥材大約使用三錢,一起用濃火煎煮後服用。

這也是一種調和身體陰陽的方法。病情輕微的人可以使用。

5. 蘆根湯

蘆根一斤,竹茹一斤,生薑二兩,粳米一合

此治熱鬱胃中、作嘔作吐則可。若云治寒冷傷胃,則予不敢深信。

白話文:

蘆根一斤、竹茹一斤、生薑二兩、粳米一杯。

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熱邪鬱積在胃裡,導致噁心、嘔吐的狀況。如果說這個方子能治療因為寒冷而傷到胃,我個人不太相信。

6. 陰陽水

沸湯,井水

各半鍾和服。

此法甚佳,極平淡,極神奇,屢用屢效之方也。

白話文:

將滾燙的熱水和井水各取一半,混合後服用。

這個方法非常好,非常平和,又非常神奇,是個屢次使用都有效果的方子。

7. 甘草黑豆湯

甘草二兩,黑豆半升

但稱解藥毒而已,非治病之方也。

白話文:

甘草二兩,黑豆半升,這個配方只是用來解藥物中毒而已,並不是治療疾病的藥方。

8. 理氣之劑

9. 補中益氣湯

黃耆(蜜炙)一錢五分,人參,甘草(炙)一錢,白朮(土炒),陳皮(留白),當歸五分,升麻二分,柴胡三分

姜三片、棗二枚煎。

氣也者,人之所賴以生者也。大氣積於胸中,歸於丹田,呼出則由心達肺,吸入則由肝納腎,無一處不到,無一息或停。故宗氣為一身之主,外護肌表,則為衛氣;內統血脈,則為營氣;散布於各臟腑,則為各臟腑之氣。

人能順而養之,則氣平而血亦和,尚何疾病之有?無如七情擾於中,六淫侵於外,斯百變叢生,而鬱氣、逆氣、動氣、滯氣、痞氣、燥氣、寒氣、痰氣、濕氣、水氣種種氣病,指不勝屈矣。醫者當細心剖析,對症施治,方免貽誤。汪訒庵於理氣門中,首選補中益氣湯,誠以東垣辨內傷、外感剴切詳明,使人於陽虛發熱之症不誤作傷寒妄汗妄下,保全無限民命,實為功於千古。即如此方,於主治注中,治一切清陽下陷,中氣不足之症。

臨後二語,明白了當,本無謬訛。若使東垣,遇陰虛發熱及上實下虛之症,亦斷不用此方。乃不善學者,每有先入之見,膠執於中,一遇發熱,不論陽虛陰虛,不論上實下實,遂謂甘溫能除大熱,動輒參、耆、升、柴,為害非小。《醫貫》曰:「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,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;讀東垣而不讀丹溪書,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。」此誠持平之論也。

夫學醫而知宗仰東垣,不可謂非有志之士,然尚不可預有成心,又況峻烈之品,險怪之法,豈可輕試乎哉?

白話文:

補中益氣湯

這帖藥方包含:炙甘草一錢,蜜炙黃耆一錢五分,人參一錢,土炒白朮一錢,留白陳皮五分,當歸五分,升麻二分,柴胡三分。再加上三片生薑、兩顆紅棗一起煎煮。

氣,是人賴以生存的根本。大氣積聚在胸中,最終歸於丹田。呼氣時,氣從心臟到達肺部;吸氣時,氣從肝臟納入腎臟。氣無處不到,一刻不停。因此,宗氣是身體的主宰,對外保護肌膚表面,稱為衛氣;對內統管血液運行,稱為營氣;散佈到各個臟腑,則成為各臟腑之氣。

人如果能夠順應自然規律來調養,那麼氣就會平和,血也會和順,哪裡還會有疾病呢?無奈的是,七情六慾干擾內心,外邪侵襲身體,於是就會產生各種複雜的病症。像是氣鬱、氣逆、氣動、氣滯、氣痞、氣燥、氣寒、氣痰、氣濕、氣水等等各種氣病,多得數不清。醫生應當仔細分析,對症下藥,才不會造成誤診。汪訒庵在理氣的章節中,首選補中益氣湯,實在是因為李東垣對內傷和外感的辨別非常詳盡明確,使人們不會將陽虛發熱的症狀誤認為傷寒,而亂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,保全了無數人的性命,實在是功績顯赫。就像這個藥方,在主治症狀中寫明,可以治療一切清陽之氣下陷、中氣不足的病症。

這兩句話非常清楚明白,沒有任何錯誤。如果李東垣遇到陰虛發熱或是上實下虛的病症,也絕不會用這個藥方。只是有些不善於學習的人,往往先有既定看法,執著不變,一遇到發熱,不論是陽虛還是陰虛,不論是上實還是下虛,就認為甘溫的藥可以退大熱,動不動就用人參、黃耆、升麻、柴胡等藥,造成的危害可不小。《醫貫》說:「讀了《傷寒論》卻不讀李東垣的著作,就會對內傷不了解,導致許多人喪命;讀了李東垣的著作卻不讀朱丹溪的著作,就會對陰虛不了解,導致許多人喪命。」這真是中肯的評論。

學習醫學的人如果知道要宗奉李東垣的學說,可以說是有志向的人了,但仍不可預先抱持既定成見。更何況是藥性猛烈、方法奇特的藥方,怎麼可以輕易嘗試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