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

《萬氏女科》~ 卷之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7)

1. 赤白帶下

帶下之病,婦女多有之。赤者屬熱,兼虛兼火治之;白者屬濕,兼虛兼痰治之。年久不止者,以補脾胃為主,兼升提。大抵瘦人多火,肥人多痰,要知此候。

赤帶用前四物加芩連湯,再加升麻、丹皮主之,兼服三補丸。

白帶用加味六君子湯主之。

陳皮,半夏(泡),蒼朮(米泔水浸),人參(各一錢),白朮(一錢五分),白茯(一錢二分),炙草(七分),升麻,柴胡(各五分)

姜引。兼服蒼莎導痰丸。

帶久不止者,專以補虛為主,宜服十全大補湯去地黃,加陳皮、半夏、乾薑(炒)。更服參朮大補丸,以補脾胃之虛,及服補宮丸,以固下元之脫。

補宮丸

鹿角霜,白茯,白朮,白芍(酒炒),白芷,牡蠣(煅,童便淬),山藥,龍骨(煅),赤石脂(各等分),乾薑(炒,減半)

醋糊丸。空心米飲下。

白話文:

【赤白帶下】

帶下這疾病,在婦女間是很常見的。如果分泌物呈現紅色,這通常與熱氣相關,治療上應考慮到體質虛弱和內火旺盛,需同時調理;而白色分泌物則多與濕氣有關,同時也可能伴有體虛和痰濕,治療時應兼顧這些因素。對於長期不斷的帶下問題,主要的治療方向應放在補脾胃上,並輔以提升和固攝的方法。一般來說,瘦的人多有熱氣,胖的人則多有痰濕,這是需要了解的情況。

針對紅色帶下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黃芩、黃連,再添加升麻和牡丹皮進行治療,同時可服用三補丸。

至於白色帶下,則可用加味六君子湯來處理。

具體配方如下:陳皮、半夏(泡過)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過)、人參(各一錢)、白朮(一錢五分)、白茯苓(一錢二分)、炙甘草(七分)、升麻、柴胡(各五分),以薑為引。同時,可以服用蒼朮莎草導痰丸。

對於長期無法停止的帶下,應該專注於補虛的治療,適合服用十全大補湯但去掉地黃,加入陳皮、半夏、炒乾薑。另外,可服用參朮大補丸,以補脾胃虛弱,以及補宮丸,以鞏固下元脫垂。

【補宮丸】

成分包括鹿角霜、白茯苓、白朮、酒炒白芍、白芷、煅牡蠣(用童子尿淬煉)、山藥、煅龍骨、赤石脂(各等分),炒乾薑(份量減半)。

製成丸狀,以醋糊做粘合劑。空腹時以米飲吞服。

2. 白濁、白淫、白帶辨證

婦人常有白帶、白濁、白淫之疾,證既不同,治亦有別。白帶者,時常流出,清冷稠黏,此下元虛損證也,用上帶久不止之法治之。白濁者,隨小解而來,渾濁如泔,此胃中濁氣滲入膀胱也。加味二陳湯主之。

陳皮,半夏(泡),白茯,白朮,蒼朮(泔水浸),益智仁(鹽水炒,杵末,各一錢),炙草(五分),升麻,柴胡(七分)

姜引。

白話文:

婦女常常會遇到白帶、白濁、白淫這三種疾病,它們的症狀各有不同,治療方法也因此有所區別。

白帶是指經常性的分泌物流出,這種分泌物清冷且濃稠,這是因為下腹部的器官功能虛弱所導致的問題,應該採用治療長期不止的白帶的方法來處理。

白濁則是當排尿時伴隨而來,尿液呈現混濁如米漿的狀態,這表示胃中的濁氣滲透到了膀胱。對於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改良版的二陳湯來治療。

藥方包括:陳皮、半夏(泡過的)、白茯苓、白朮、蒼朮(用米漿水浸泡過的)、益智仁(用鹽水炒過,搗碎,每種一錢)、炙甘草(五分)、升麻、柴胡(七分)。

需用薑作為引子。

3. 附:遺白帶方

酒煮白果三升,去心去膜,曬乾為末,每服二錢,白水下。

白淫者,常在小便之後而來,亦不多,此男精不攝,滑而自出,不須治即自愈。

溫經湯,婦人行經之時,連服三劑,易能成孕。

陳皮,半夏,生地(各一錢),歸身尾(二錢),川芎,白芍,紅花,秦艽,烏藥(各八分),香附(一錢半),木通(三分),青皮(七分)

姜引。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【附:治療白帶異常的處方】

將三升的白果用酒煮熟,然後去掉果心和外膜,曬乾後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兩錢,用清水送服。

所謂的白淫,通常會在小便後出現,但量不會太多,這是由於男性精液無法自我控制,自行滑出,這種情況不需要特別治療,就會自然好轉。

「溫經湯」,女性在月經期間連續服用三劑,有助於懷孕。

藥方包含:陳皮、半夏、生地(各一錢),當歸身尾(二錢),川芎、白芍、紅花、秦艽、烏藥(各八分),香附(一錢半),木通(三分),青皮(七分)。

以薑為引子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4. 種子章

十二條。

無男女,乾坤或幾乎息矣。男女配匹,所以廣嗣,厥系匪輕,勿謂無預於人事。生育者,必陽道強健而不衰,陰癸應候而不愆。陰陽交暢,精血合凝,而胎元易成矣。不然,陽衰不能下應乎陰,陰虧不能上從乎陽,陰陽乖離,是以無子。雖雲天命之有定,抑亦人事之未盡歟!

故種子者,男則清心寡慾,以養其精;女則平心定氣,以養其血;補之以藥餌,濟之以方術,是之謂人事之常盡也。何謂男貴清心寡慾?蓋形樂者易盈,志樂者易蕩。富貴之人,不知御神,則蕩必傾;不知御形,則盈必虧。此清心寡慾,為男子第一緊要也。何謂女貴平心定氣?蓋女子以身事人,而性多躁;以色悅人,而情多忌。

稍不如意,即憂思怨怒矣。憂則氣結,思則氣鬱,怨則氣阻,怒則氣上。血隨氣行,氣逆血亦逆。此平心定氣,為女子第一緊要也。藥餌惟何?男子宜服地黃丸,以補左腎之陰;加杜仲、蓯蓉、巴戟、補骨脂、沉香,以補右腎之陽。女子宜服烏雞丸,以養其氣血,調其經候,斯為得理。

若彼桂、附、丹石,動氣耗陽、損血消陰之劑,一切遠之。何謂濟之以方術?如種子之歌,《素女》之論是也,宜博求之。

女人無子,多因經候不調,藥餌之輔,尤不可緩。若不調其經候而與之合,徒用力於無用之地。此調經為女人種子緊要也。

如肥盛婦人,稟受甚厚,及恣於酒食之人,經水不調,不能成胎,謂之軀脂滿溢,閉塞子宮。宜行濕燥痰,用前蒼莎導痰丸、四制香附丸。

如瘦怯性急之人,經水不調,不能成胎,謂之子宮乾澀無血,不能攝受精氣。宜涼血降火,用地黃、三補丸調之。

如素有濁漏帶下之人,經水不調,不能成胎,謂之下元虛憊,不能聚血受精。宜補虛澀脫,用前烏雞丸、補宮丸調之。

種子歌云:三十時辰兩日半,二十八九君須算。落紅滿地是佳期,經水過時空霍亂。霍亂之時枉費工,樹頭樹底覓殘紅。管教芳花能結子,何愁丹桂不成叢。此蓋言經水未行之時,血海正滿,子宮未開,不能受精以成其孕。經水既行,則子宮開,血海淨,斯能受其精矣。然亦自經水初行之時,計算三十個時辰,足恰兩日半,欲種子貴當其時。

故一日、二日、三日與之交,則多生男;四日、五日、六日與之交,則多生女。七日之後,子宮復閉,不必再交矣。

婦女陰質,取象於月。若自朔至望,經水行不失其候者,結胎易,生子多壽,以月光漸生,月輪漸滿也。若自望至晦,經水行或失其期者,胎難結,生子多夭,如月光漸消,月廓漸空也。此造化之理,可與懵者道之耶?

《素女》論中,男有三至,女有五至。如男至而女未至,玉體才交,瓊漿先吐,雖能下應乎陰,而陰不從也;如女至而男未至,則桃浪雖翻,玉露無滴,雖能上從乎陽,而陽不應也,所以無子。此氣至者,亦有先後男女之別。如陽精先至,陰血後參,則精開裹血而成女;陰血先至,陽精後沖,則血開裹精而成男。

白話文:

種子章

生育子女,關係重大,不可輕忽。成功的生育,需要男方陽氣強盛,女方月經正常。陰陽調和,精血交融,受孕便容易。反之,若陽氣不足,陰血虧損,陰陽失調,便難以生育。雖然有天命之說,但仍需盡人事。

因此,想要生育,男子應清心寡慾,保養精氣;女子則要心平氣和,保養血液。輔以藥物和房事技巧,方為盡人事之法。男子清心寡慾為何重要?因為縱慾容易傷身,心志放縱容易迷失。富貴之人若不節制,必將傾覆。因此,清心寡慾對男子至關重要。女子為何要心平氣和?因為女子以色事人,容易情緒波動,稍有不順心便會憂思怨怒,導致氣血逆亂,影響生育。所以,心平氣和對女子也至關重要。

藥物方面,男子宜服用地黃丸補腎陰,並可加服杜仲、蓯蓉、巴戟、補骨脂、沉香等補腎陽。女子宜服烏雞丸,調理氣血,調經。凡是耗損氣血的藥物,都應避免。所謂的房事技巧,指的便是《素女經》等書籍中所記載的內容,宜多加研讀。

女子不孕,多因經期不調,因此藥物調理尤為重要。若不調經便行房事,是徒勞無功。調經對女子受孕至關重要。

肥胖的婦女,或嗜酒飲食者,因體內濕痰阻塞子宮,導致經期不調,難以受孕,宜服用前蒼莎導痰丸、四制香附丸等藥物祛濕燥痰。

瘦弱性急的婦女,因體質虛弱,子宮乾燥,難以留住精氣,導致經期不調,難以受孕,宜服用地黃、三補丸等藥物涼血降火。

有白帶等症狀的婦女,因下元虛弱,難以聚血受精,導致經期不調,難以受孕,宜服用烏雞丸、補宮丸等藥物補虛澀脫。

《種子歌》云:「三十時辰兩日半,二十八九君須算。落紅滿地是佳期,經水過時空霍亂。霍亂之時枉費工,樹頭樹底覓殘紅。管教芳花能結子,何愁丹桂不成叢。」這說明,經期未到時,子宮尚未開啟,難以受孕;經期來潮後,子宮開啟,方能受孕。從經期開始算起,三十個時辰(約兩日半)是最佳受孕時機。

因此,行房時間,一日、二日、三日則易生男孩;四日、五日、六日則易生女孩;七日之後,子宮閉合,不宜行房。

婦女的經期,如同月亮的盈虧。從初一到十五,經期正常者,易受孕,所生子女多長壽;從十五到三十,經期失調者,難受孕,所生子女多夭折。這都是自然規律。

《素女經》中提到,男女各有交合的最佳時機。若男方達到最佳時機而女方未到,或女方達到最佳時機而男方未到,則都難以受孕。若男方精氣先至,女方血液後至,則易生女孩;若女方血液先至,男方精氣後至,則易生男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