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氏女科》~ 卷之二 (1)
卷之二 (1)
1. 卷之二
2. 胎前章
3. 總論胎養
十條。
婦人受胎之後,所當戒者,曰房事,曰飲食,曰七情,曰起居,曰禁忌,曰醫藥,須預先調養,不可少犯,以致傷胎難產,且子多疾,悔之無及。
古者婦人有孕,即居側室,不與夫接,所以產育無難,生子多賢,亦少疾病。今人不知禁忌,縱情恣欲,有觸動胎氣而墮者,有胎肥碩而難產者,有敗精凝裹而礙產者,有生子多疾、痘瘡稠密者,皆不禁房事故也。
婦人受胎之後,最宜調飲食,淡滋味,避寒暑,常得清純和平之氣,以養其胎,則胎元完固,生子無疾。今為婦者,喜啖辛酸煎炒肥甘生冷之物,不知禁口,所以脾胃受傷,胎則易墮;寒熱交雜,子亦多疾。況多食酸則傷肝,多食苦則傷心,多食甘則傷脾,多食辛則傷肺,多食鹹則傷腎,隨其食物,傷其臟氣,血氣筋骨失其所養,子病自此生矣。又如食兔肉則兒缺唇,食羊肉則兒多白睛,食犬肉則兒聲喑之類,皆有明驗,所宜禁者。
不然,則兒之形體相貌,且有不備不全者矣。
古有胎教,凡視聽言動莫敢不正,喜怒哀樂莫敢不慎。故其子女多賢,此非賢母不能也。蓋過喜則傷心而氣散,怒則傷肝而氣上,思則傷脾而氣鬱,憂則傷肺而氣結,恐則傷腎而氣下。母氣既傷,子氣應之,未有不傷者也。其母傷則胎易墮,其子傷則臟氣不完,病此多矣。盲聾喑啞,癡呆癲癇,皆稟受不正之故也。
婦人受胎之後,常宜行動往來,使血氣通流,百脈和暢,自無難產。若好逸惡勞,好靜惡動,貪臥養嬌,則氣停血滯,臨產多難。況行立坐臥之久,為筋骨肌膚之有傷,子在腹中,氣通於母,必有傷者。又勿登高,勿臨深,勿越險,勿負重,少有觸動,其胎必墮。
婦人懷胎,欲其生男賢,則令睹書史操弓矢;欲其生女美,則令觀鸞鳳牡丹。凡忌食之物,忌用之藥,不可輕犯。逐月胎神所佔之物,不可觸犯,以致墮胎。睡臥之處,要人護從,不可獨寢,邪氣易侵。虛險之處,不可往來,恐其墮跌。
妊娠在於清熱養血。條實黃芩為安胎聖藥,清熱故也,置水中取沉者為佳。俗人不知,以為害,而不收用。又謂溫經之藥,可養胎氣,誤人多矣。
養胎全在脾胃。譬之鐘懸於梁,梁軟則鐘下墜,梁斷則鐘下墮。故白朮補脾,為安胎要藥。胎中痛者,非縮砂不止,必擇連殼者捶碎用之。妊娠七個月以後,須用枳殼、大腹皮則易產,行氣開滯故也。
孕婦有疾,只以和胎安胎為本,所感外傷內傷之證,以末治之。
孕婦有疾,必擇其專門平日無失者用之。若未試之,醫有毒之藥,不可輕用,以貽後悔。又不可輕用針灸,以致墮胎。
白話文:
[總論胎養]
在女性懷孕後,必須要避免的事項包括:性行為、飲食、情緒起伏、生活作息、禁忌以及隨意服用藥物。這些都必須事先調整好,以免對胎兒造成傷害,導致難產,甚至讓孩子出生後容易生病,到時後悔也來不及了。
在古時候,女性懷孕後會搬到旁邊的房間,不再與丈夫同房,因此生產過程通常較順利,所生的孩子也比較優秀,且較少生病。然而現在的人不知道這樣的禁忌,放縱慾望,有的因此刺激胎兒導致流產,有的因為胎兒過大而難產,有的是因為不良的精子影響生產過程,有的孩子出生後身體多病,長滿痘瘡,這都是因為沒有節制性行為的緣故。
女性懷孕後,最應該調整的是飲食。應吃得清淡,遠離極冷極熱,保持平和的心態來養胎,這樣胎兒才能健康成長,出生的孩子也不會容易生病。但現在許多孕婦喜愛吃辛辣、酸澀、油炸、甜膩、生冷的食物,不知節制,因此傷害脾胃,容易流產;若寒熱交錯,孩子出生後也會容易生病。吃太多酸會傷肝,吃太多苦會傷心,吃太多甜會傷脾,吃太多辣會傷肺,吃太多鹹會傷腎,依食物的不同,會傷害不同的臟器,使得血氣筋骨無法得到充分的養分,孩子的病由此而生。例如吃兔肉孩子可能脣裂,吃羊肉孩子可能多白眼,吃狗肉孩子可能聲音嘶啞,這些都有明確的實例,因此必須避免。
否則,孩子的外貌可能會有缺陷,或是身體機能不全。
古人有所謂的胎教,對於視覺、聽覺、言語、動作都不敢怠慢,對於喜悅、憤怒、悲哀、快樂等情緒也都非常謹慎。因此他們的孩子多數優秀,如果不是賢良的母親,是做不到的。過度開心會傷心且使氣散,生氣會傷肝且使氣上衝,思慮過多會傷脾且使氣鬱結,憂愁會傷肺且使氣結塊,恐懼會傷腎且使氣下瀉。母親的氣受到傷害,胎兒也會跟著受傷,不可能不受影響的。母親受傷,胎兒容易流產;孩子受傷,則臟腑氣血不完整,因此生病的機率很高。像是瞎眼、聾耳、啞巴、智障、癲癇,都是因為胎兒時期受到不正常的影響。
女性懷孕後,應該多活動,讓血氣流通,百脈和暢,就不會有難產的問題。如果太懶惰,不喜歡運動,只躺在牀上休息,那麼氣血就會停滯,生產時會有很多困難。況且長期站立、行走、坐著或躺著,都會對筋骨肌膚造成傷害,孩子在肚子裡,與母親的氣相通,必然也會受到傷害。此外,不要爬高,不要靠近深水,不要跨越危險的地方,不要搬重物,只要稍有碰撞,胎兒就可能流產。
女性懷孕,若希望生男孩且優秀,可以看些書籍、歷史,或是練習射箭;若希望生女孩且美麗,可以觀賞鸞鳳、牡丹。所有忌諱的食物、藥物,都不可隨便食用。每個月胎神所在的方位,都不可以觸碰,以免導致流產。睡覺的地方,最好有人陪伴,不可以一個人睡,以免被邪氣侵擾。不要去危險的地方,以免跌倒。
懷孕期間最重要的是清熱和養血。黃芩是安胎的聖藥,因為它可以清熱,選擇放在水中能沉下去的黃芩最好。一般人不懂,以為黃芩有害,所以不用。還有些人認為溫經的藥物可以養胎,這誤導了很多孕婦。
養胎的關鍵在脾胃。就像鐘掛在樑上,如果梁太軟,鐘會往下掉,如果梁斷了,鐘會掉下來。因此,白朮補脾,是安胎的重要藥物。若胎兒疼痛,非用縮砂不可,一定要選帶殼的縮砂,敲碎後使用。懷孕七個月後,可以用枳殼、大腹皮,有助於生產,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氣血運行,消除滯塞。
孕婦生病,治療的重點應在安胎,至於外傷、內傷等其他症狀,則是次要的。
孕婦生病,一定要找專業且經驗豐富的醫生。若是未曾嘗試的藥物,不可輕易使用,以免後悔。此外,也不能隨便針灸,以免導致流產。
4. 妊娠惡阻
惡阻者,謂有胎氣噁心,阻其飲食也。其症顏色如故,脈息平和,但覺肢體沉重,頭目昏眩,擇食,惡聞食氣,好食酸鹹,甚者或作寒熱,心中憒悶,嘔吐痰水,胸膈煩滿,恍惚不能支持。輕者不服藥無妨,乃常病也。重者須少藥調之,恐傷胎氣,專主行痰,以二陳湯為主。但半夏有動胎之性,不可輕用。
肥人專主痰治,半夏茯苓湯主之。即二陳湯加砂仁也。
陳皮,半夏(湯泡七次,炒黃,各一錢半),茯苓(一錢),甘草(五分),砂仁(八分)
薑棗引,烏梅半個。水煎,食遠服。再加白朮錢半,尤妙。又傳云:二陳湯加桂枝甚效。
瘦人兼痰兼熱治之,人參橘皮湯主之。
人參,陳皮,白朮(各一錢),麥冬(七分),甘草(五分),厚朴(姜炒,錢半),茯苓(錢半)
姜引,竹茹一團。水煎,食遠服。再加黃芩尤佳。
惡阻甚,不能食者,保生湯主之。
人參,甘草,砂仁(炒、研,各一錢),白朮,香附(童便制),烏梅,陳皮(各一錢五分)
姜引。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【懷孕初期孕吐】
孕吐的情況,指的是懷孕後會感到噁心,影響到飲食。這種症狀下,臉色和平時差不多,心跳呼吸也都正常,只是會感覺身體特別沉重,頭暈眼花,挑食,聞到食物味道就噁心,偏好酸鹹口味的食物,嚴重的可能會冷熱交替,心裡感到鬱悶,不停嘔吐,胸口悶脹,精神恍惚,身體難以支撐。輕微的不用吃藥也沒問題,這是常見的現象。嚴重的話則需要適量的藥物調理,避免傷害到胎兒,主要治療方式是化痰,首選的藥方是二陳湯。但要注意,半夏有導致流產的可能,不能隨便使用。
對於體型偏胖的孕婦,主要以化痰為主,可用半夏茯苓湯,即在二陳湯基礎上加入砂仁。
陳皮、半夏(用水煮七次,炒黃,各一錢半),茯苓(一錢),甘草(五分),砂仁(八分)。
加上薑和棗作為引子,半個烏梅。用水煎煮,在飯後服用。若再加上白朮一錢半,效果更佳。另有一種說法是,二陳湯加入桂枝效果更好。
對於體型偏瘦的孕婦,除了化痰外還需清熱,可用人參橘皮湯。
人參、陳皮、白朮(各一錢),麥冬(七分),甘草(五分),厚朴(薑炒,一錢半),茯苓(一錢半)
薑作為引子,加上一團竹茹。用水煎煮,在飯後服用。若再加上黃芩,效果更佳。
孕吐嚴重,完全無法進食的孕婦,可用保生湯。
人參、甘草、砂仁(炒過、研磨,各一錢),白朮、香附(用童子尿處理過),烏梅、陳皮(各一錢五分)
薑作為引子。用水煎煮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