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
《校註婦人良方》~ 卷十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四 (2)

1. 附治驗方藥

一妊婦四肢不能伸,服祛風燥血之劑,遺屎痰甚,四肢抽搐。余謂肝火血燥,用八珍湯加炒黑黃芩為主,佐以鉤藤湯而安。後因怒,前症復作,小便下血,寒熱少寐,飲食少思,用鉤藤散加山梔、柴胡而血止;用加味逍遙散,寒熱退而得寐;用六君子湯加芍藥、鉤藤,飲食進而漸安。

八珍湯(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)

六君子湯(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)

白話文:

一位懷孕的婦女,四肢無法伸展,服用祛風燥血的藥物後,卻出現遺屎、痰多,四肢抽搐的現象。我診斷認為是肝火旺盛,血燥所致,因此使用八珍湯加炒黑黃芩為主,佐以鉤藤湯來治療。之後由於生氣,之前的症狀又再次出現,並伴隨小便出血、寒熱、少寐、飲食不思等症狀。我改用鉤藤散加山梔、柴胡來止血,再用加味逍遙散治療寒熱症狀,讓她得以入眠。最後使用六君子湯加芍藥、鉤藤,改善飲食,讓她漸漸恢復健康。

2. 妊娠鬼胎方論第四

夫人臟腑調和,則血氣充實,精神健旺。若榮衛虛損,精神衰弱,妖魅之精乘之,亦如懷妊之狀,故曰鬼胎也。

愚按:前症因七情脾肺虧損,氣血虛弱,行失常道,衝任乖違而致之者,乃元氣不足,病氣有餘也。若見經候不調,就行調補,庶無是症。治法以補元氣為主,而佐以雄黃丸之類行散之。若脾經鬱結氣逆者,用加味歸脾湯調補之。若脾虛血不足者,用六君、芎、歸培養之。肝火血耗者,用加味逍遙散滋抑之。

肝脾鬱怒者,用加味歸脾、逍遙二藥兼服。腎肝虛弱者,用六味地黃丸。

白話文:

女性的五臟六腑功能正常,氣血就會充足,精神也會旺盛。但如果氣血虛弱,精神衰退,邪氣就容易入侵,導致出現類似懷孕的徵狀,所以稱為「鬼胎」。

這類症狀通常是由於七情(喜怒憂思悲恐驚)所致,脾肺功能失調,導致氣血不足,經絡運行失常,衝任二脈失衡所引起。屬於元氣不足,病氣過盛的情況。建議調經補氣,可以預防此症狀。治療方法以補益元氣為主,並配合雄黃丸等藥物疏散邪氣。若脾經鬱結氣逆,則可服用加味歸脾湯調補。若脾虛血不足,則可服用六君、芎、歸等藥物滋養。肝火血耗,則可服用加味逍遙散滋陰降火。

若肝脾鬱怒,可同時服用加味歸脾湯和逍遙散。若腎肝虛弱,則可服用六味地黃丸。

3. 附治驗

一婦人經閉八月,肚腹漸大,面色或青或黃,用胎症之藥不應。余診視之曰:面青脈澀,寒熱往來,肝經血病也。面黃腹大,少食體倦,脾經血病也。此鬱怒傷脾肝之症,非胎也。不信,乃用治胎散之類,不驗。余用加味歸脾、逍遙二藥,各二十餘劑,諸症稍愈。彼欲速效,別服通經丸,一服下血昏憒,自汗惡寒,手足俱冷,嘔吐不食。

余用人參、炮姜,二劑漸愈。又用十全大補湯,五十餘劑而安。

雄黃丸,治鬼胎瘀血腹痛。

白話文:

一位婦女月經閉止已有八個月,腹部逐漸膨大,臉色時而青時而黃,使用治療胎兒病症的藥物卻無效。我診視後發現,她的面色青白,脈象澀滯,寒熱交替,這是肝經血氣病變的徵兆。她的臉色發黃,腹部腫大,食慾不振,身體疲倦,這是脾經血氣病變的徵兆。綜合判斷,這是由於鬱怒傷及脾肝所致,並非懷孕。我不相信她懷孕,便使用治療胎兒病症的散劑,結果毫無效果。我改用加味歸脾湯和逍遙散,各服用二十餘劑後,她的症狀略有改善。她想要快速見效,便私自服用通經丸,服下一劑後,便出現出血昏迷、自汗惡寒、手腳冰冷、嘔吐不食的狀況。

我立即用人參和炮薑治療,服用兩劑後,病情漸漸好轉。之後再使用十全大補湯,服用五十餘劑後,她的身體才恢復正常。

雄黃丸,是用來治療鬼胎瘀血腹痛的藥物。

雄黃,鬼臼(去毛),莽草,丹砂(細研),巴豆(去油皮),獺肝(炙黃,各半兩),蜥蜴(一枚,炙黃)

上為末,蜜丸桐子大。每服二丸,空心溫酒下,日二服。或下如蛇蟲之類,其病乃除。

治鬼胎,及血氣痛不可忍:

斑蟊(去頭翅足,制),延胡索(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,以溫酒調下半錢,以下穢物為度。

白話文:

雄黃、鬼臼(去除毛)、莽草、丹砂(研磨成細粉)、巴豆(去除油皮)、獺肝(烤至黃色,各取半兩)、蜥蜴(一隻,烤至黃色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兩丸,空腹溫酒送服,一天服用兩次。或者服用後如蛇蟲之類的異物排出,疾病即可痊癒。

治療鬼胎以及血氣痛到無法忍受:

斑蟊(去除頭、翅膀、腳,處理好)、延胡索(炒製,各取等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溫酒調和後服用半錢,以排出穢物為度。

4. 附方

加味歸脾湯

加味逍遙散

十全大補湯(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)

六君子湯(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)

六味丸(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)

白話文:

加味歸脾湯、加味逍遙散、十全大補湯(這三方藥方見於《醫宗金鑒》二十四卷第四論)、六君子湯(方見《醫宗金鑒》二十四卷第六論)、六味丸(方見《醫宗金鑒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)。

5. 妊娠傷寒方論第五

夫時令嚴寒,體虛所傷,即成傷寒。輕者灑淅惡寒,翕翕發熱,微咳鼻塞,數日而愈。重者頭疼體痛,寒熱交作。久而不愈者,多致傷胎也。

愚按:前症為害匪輕,當審經絡表裡而治之,不可輕忽。

加減四物湯,治妊婦腹痛,或月事不調,胎氣不安,產後血塊,或亡血過多,或惡露不下。

當歸,川芎,白芍藥(炒),熟地(各一兩)

上每服四五錢,水煎,日二三服。下血,加艾葉、阿膠。虛熱口乾,加栝蔞根、麥門冬。惡血腹痛,加當歸、芍藥。血崩血淋,加熟地、蒲黃。因熱生風,加川芎、柴胡。頭暈項強,加柴胡、黃芩。大便秘結,加大黃、桃仁。嘔吐噁心,加白朮、人參。虛煩不眠,加竹葉、人參。

白話文:

寒冷季節,身體虛弱受寒,就會導致傷寒。輕微的症狀是發冷、發熱、輕微咳嗽、鼻塞,幾天後就會痊癒。嚴重的症狀則會頭疼、全身疼痛,寒熱交替。如果久治不愈,很容易傷到胎兒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上述症狀不可輕忽,必須根據經絡表裡情況進行治療。

加減四物湯可以用來治療孕婦腹痛、月經不調、胎氣不穩、產後血塊、出血過多、惡露不下的情況。

藥方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(炒)、熟地(各一兩)

每次服用四五錢,用水煎服,一天服用兩到三次。

出血加艾葉、阿膠;虛熱口乾加栝蔞根、麥門冬;惡血腹痛加當歸、芍藥;血崩血淋加熟地、蒲黃;因熱生風加川芎、柴胡;頭暈項強加柴胡、黃芩;大便秘結加大黃、桃仁;嘔吐噁心加白朮、人參;虛煩不眠加竹葉、人參。

煩躁大渴,加知母、石膏。水停吐逆,加豬苓、茯苓。虛煩傷寒,加人參、柴胡、防風。

阿膠散,治時氣,先服此以安胎,卻以主藥間服。

阿膠(炙),白朮(炒),桑寄生,人參,白茯苓

上為末,等分,每服一錢,用糯米飲調下,日三服。

前胡湯,治傷寒頭痛壯熱,肢節煩疼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煩躁、口渴的情況,可以加入知母、石膏。如果出現水停滯、嘔吐的情況,可以加入豬苓、茯苓。如果出現虛煩、傷寒的情況,可以加入人參、柴胡、防風。

阿膠散,用於治療時氣,可以先服用來安胎,之後再根據主要症狀服用其他藥物。

阿膠(炙)、白朮(炒)、桑寄生、人參、白茯苓,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分成等份,每次服用一錢,用糯米湯調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
前胡湯,用於治療傷寒頭痛、發熱,以及四肢關節痠痛、煩躁的情況。

石膏(一錢),前胡,甜竹茹,梔子(炒),黃芩(炒),大青,知母(各五錢)

上用蔥白水煎服。

蘇木湯,治傷寒時行,灑淅寒振,或兼噦者。

赤芍藥,橘紅,黃芩(炒),黃連,甘草,蘇木(各五分)

上用水煎服,汗出即瘥。如胎不安,兼服阿膠湯。

白話文:

石膏一錢、前胡、甜竹茹、梔子(炒)、黃芩(炒)、大青、知母各五錢,用蔥白水煎服。此方名蘇木湯,主治傷寒時行,發冷發抖,或伴隨噁心嘔吐者。

另方以赤芍、橘紅、黃芩(炒)、黃連、甘草、蘇木各五分,用水煎服,汗出即愈。若懷孕不安,可同時服用阿膠湯。

黃龍湯,治妊婦寒熱頭痛,嘿嘿不食,脅痛嘔痰,及產後傷風,熱入胞宮,寒熱如瘧,或經水適來,勞復熱不解散。

柴胡(二錢),黃芩(炒),人參,甘草(各一錢)

上水煎服。

柴胡石膏湯,治頭痛惡寒,身熱拘急口乾。

柴胡(二錢),甘草(一錢),石膏(三錢)

上用姜水煎服。氣虛加人參。

枳實散,治傷寒四日至六日,腹脹少食,腰疼體重。

枳實(炒,三錢),陳皮(一錢),麥門冬(一錢半)

白話文:

黃龍湯,用於治療孕婦因寒熱而導致的頭痛、食慾不振、胸脇疼痛、嘔吐痰液,以及產後受寒、熱氣入侵子宮,出現寒熱交替、類似瘧疾的症狀,或者月經來潮後因勞累而導致的熱氣不散。

藥方:柴胡兩錢,黃芩炒後一錢,人參一錢,甘草一錢。用水煎服。

柴胡石膏湯,用於治療頭痛、惡寒、發熱、身體拘緊、口渴。

藥方:柴胡兩錢,甘草一錢,石膏三錢。用薑水煎服。氣虛者可加人參。

枳實散,用於治療傷寒病發病四到六天,出現腹部脹滿、食慾不振、腰痛、身體沉重等症狀。

藥方:枳實炒後三錢,陳皮一錢,麥門冬一錢半。

上用生薑、蔥白水煎服。

旋覆花湯,治傷寒頭目旋疼,壯熱心躁。

旋覆花,赤芍藥,甘草(各五分),前胡,石膏(各一錢),白朮,人參,麻黃(去根節),黃芩(各三分)

上用姜水煎服。

麥門冬湯,治傷寒壯熱,嘔逆頭疼,胎氣不安。

人參,石膏(各一錢半),前胡,黃芩(各五分),葛根,麥門冬(各一錢)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了兩個中醫處方,分別是旋覆花湯和麥門冬湯。旋覆花湯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头痛、头晕、发热和烦躁,由旋覆花、赤芍药、甘草、前胡、石膏、白术、人参、麻黄和黄芩等藥材组成,用生姜水煎服。麥門冬湯则用於治疗伤寒引起的發热、呕吐、头痛和胎动不安,由人参、石膏、前胡、黄芩、葛根和麦门冬等药材组成,同样用生姜水煎服。

上薑、棗、竹茹一分,用水煎服。

梔子大青湯,治發斑變黑,尿便血。

升麻,梔子(各一錢),大青,杏仁,黃芩(各一錢)

上用蔥白三寸,水煎服。

白朮湯,治傷寒煩熱,頭痛胎動,或時吐逆不食。

白朮,橘紅,麥門冬,人參,前胡,赤茯苓,川芎,甘草,半夏(各五分)

上用生薑、竹茹一分,水煎服。

《良方》白朮散,治傷寒。

白話文:

將薑、棗、竹茹各取一份,用水煎服。梔子大青湯用於治療發斑變黑、尿血便血。方劑包含升麻、梔子、大青、杏仁、黃芩各一錢。將藥材與蔥白三寸一起用水煎服。白朮湯用於治療傷寒煩熱、頭痛胎動、或時吐逆不食。方劑包含白朮、橘紅、麥門冬、人參、前胡、赤茯苓、川芎、甘草、半夏各五分,以及生薑、竹茹各一份,用水煎服。《良方》中的白朮散用於治療傷寒。

白朮,黃芩(炒,各二錢)

上用薑棗水煎服。若四肢厥逆,陰症也,不可用。

芎蘇散,治外感風寒,壯熱頭疼,心胸煩悶。

紫蘇葉,川芎,白朮,白芍藥,麥門冬(去心),陳皮,乾葛(各五分),甘草(炙,三分)

上用生薑、蔥白水煎。

參蘇飲(去木香),治證同前。(方見六卷第十二論)

白話文:

白朮和黃芩(炒過,各兩錢),用生薑和紅棗水煎服。如果四肢冰冷發涼,屬於陰症,不可使用。

芎蘇散,用於治療外感風寒,發熱頭痛,心胸煩悶。

紫蘇葉、川芎、白朮、白芍藥、麥門冬(去心)、陳皮、乾葛(各五分),甘草(炙過,三分),用生薑和蔥白水煎服。

參蘇飲(去掉木香),用於治療上述相同症狀。(方劑見六卷第十二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