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校註婦人良方》~ 卷十四 (1)
卷十四 (1)
1. 妊娠中風方論第一
論曰:四時八方之氣為風也,常以冬至之日候之。若從其鄉來者,長養萬物;否則名為虛邪,賊害萬物。體虛中之,客於皮膚則頑痹不仁,入於筋脈則攣急喎僻。若兼濕熱,則弛縱痿軟。若入臟腑,氣隨所傷經絡,而為諸病。妊娠中之,必須早治,庶免墮貽之患。
愚按:《病機機要》云:風木為熱,熱勝則風動,宜以靜勝其躁,是亦養血也。治法須少汗,亦宜少下。多汗則虛其衛,多下則損其榮。雖有汗下之形,而有中臟中腑之分。中腑者,多著四肢,則脈浮惡寒,拘急不仁。中臟者,多著九竅,則唇緩失音,耳聾鼻塞目瞀,便秘。
中腑者宜汗之,中臟者宜下之。表裡已和,宜治在經,當以大藥養之。此中見之要法。妊婦患之,亦當以此法治之,而佐以安胎之藥。仍參三卷首論主治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,風是來自四時八方之氣,以冬至之日為觀察風的最佳時機。如果風來自其本源,則能滋養萬物;反之,則稱為虛邪,會侵害萬物。當人體虛弱時,風邪侵入體內,如果停留在皮膚表面,就會造成麻痺不仁;如果侵入筋脈,則會導致筋攣、肢體歪斜。如果再加上濕熱,就會出現肢體鬆弛無力、痿軟無力等症狀。若風邪入侵臟腑,會隨著經絡損傷部位而引發各種疾病。若懷孕期間感染風邪,必須及早治療,以免造成流產的危險。
此外,古代醫學典籍《病機機要》中指出,風木屬熱,熱盛則風動,因此治療風邪應該以靜制躁,也就是養血。治療方法應以少汗、少瀉為主,因為多汗會傷及衛氣,多瀉則會損傷營血。即使是需要發汗或瀉下的情況,也應該區分中腑和中臟。中腑受邪者,症狀多表現在四肢,表現為脈浮惡寒、肢體拘急不仁。中臟受邪者,症狀多表現在九竅,表現為嘴唇鬆弛失音、耳聾鼻塞、目眩、便秘。
針對中腑受邪者,宜用發汗的方法治療;針對中臟受邪者,宜用瀉下方法治療。當表裡調和之後,就應該著重於調理經絡,用大補藥來滋養身體。這是治療風邪的關鍵原則。懷孕婦女患風邪,也應該按照此法治療,並輔以安胎藥物,同時參考醫書中關於風邪的治療方法。
防風散,治妊娠中風,卒倒口噤肢強,或痰氣上升。
防風,桑寄生,葛根(各五分),家菊花,細辛,防己,秦艽,當歸,桂心,茯神,甘草,羚羊角(鎊,各三分)
上水煎,入竹瀝半合服。
白話文:
防風散,用於治療孕婦中風,突然倒地昏迷、口緊閉、肢體僵硬,或痰氣上涌。
藥材:
- 防風、桑寄生、葛根(各五分)
- 家菊花、細辛、防己、秦艽、當歸、桂心、茯神、甘草、羚羊角(鎊,各三分)
用法: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加入半合竹瀝服用。
白朮酒,治妊娠中風,口噤不語。
白朮(一兩半),獨活(一兩),黑豆(一合,炒)
上酒煎,分四服,灌之得汗即愈。
《補遺》:治妊娠中風,排風湯、續命湯、參蘇湯加羌活、風引湯,皆可選用。(方見第三卷中風類)
白話文:
白朮酒
功效: 治妊娠期間中風,口部緊閉不說話。
藥方:
- 白朮(一兩半)
- 獨活(一兩)
- 黑豆(一合,炒)
製作方法:
將上述藥材用酒煎煮,分四份,灌服。出汗即痊癒。
附註:
《補遺》記載,治療妊娠期間中風,還可以選擇以下藥方:
- 排風湯
- 續命湯
- 參蘇湯加羌活
- 風引湯
(以上藥方請參考第三卷中風類)
2. 妊娠風痙方論第二
論曰:妊娠體虛受風,而傷足太陽經,遇風寒相搏,則口噤背強,甚則腰反張,名之曰痙。須臾自醒,良久復作。又名子癇、子冒。當審察其因而治之。
愚按:前症若心肝風熱,用鉤藤湯。肝脾血虛,加味逍遙散。肝脾鬱怒,加味歸脾湯。氣逆痰滯,紫蘇飲。肝火風熱,鉤藤散。脾虛痰滯,二陳、薑汁、竹瀝。若兼症相雜,當參照子煩門。
白話文:
懷孕期間身體虛弱,受到風寒侵襲,傷及足太陽經脈,就會遇到風寒交搏,導致口緊閉、背部僵硬,嚴重時還會腰部反弓,稱為痙攣。這種情況會突然清醒,過一會兒又發作,也稱為子癇、子冒。要根據病因對症治療。
根據經驗,如果患者出現心肝風熱症狀,可以用鉤藤湯。如果是肝脾血虛,可以加味逍遙散。如果肝脾鬱怒,可以加味歸脾湯。氣逆痰滯,可以紫蘇飲。肝火風熱,可以鉤藤散。脾虛痰滯,可以二陳湯、薑汁和竹瀝。如果出現其他併發症,可以參考子煩門的治療方法。
3. 附治驗
一妊婦出汗口噤,腰背反張,時作時止。此怒動肝火也,用加味逍遙散漸愈,又用鉤藤散而止,更以四君加鉤藤、山梔、柴胡而安。
一妊婦因怒,忽仆地,良久而蘇,吐痰發搐,口噤項強。用羚羊角散漸愈,更用鉤藤散始痊,又用歸脾湯而安。
羚羊角散,治妊娠冒悶,角弓反張,名曰子癇風痙。
羚羊角(鎊),獨活,酸棗仁(炒),五加皮,薏苡仁(炒),防風,當歸(酒浸),川芎,茯神(去木),杏仁(去皮尖,各五分),木香,甘草(炙,各二分)
上姜水煎。
白話文:
一位孕妇因生气,突然倒地,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,吐出唾液,身体抽搐,嘴巴紧闭,脖子僵硬。医生先用羚羊角散治疗,症状逐渐减轻,接着用钩藤散彻底治愈,最后用归脾汤调理身体,恢复正常。
羚羊角散主要用于治疗孕妇因气血逆乱而导致的昏迷、抽搐等症状,也就是俗称的子痫。
羚羊角散的组成包括羚羊角、独活、酸枣仁、五加皮、薏苡仁、防风、当归、川芎、茯神、杏仁、木香和甘草。将这些药材用生姜水煎服。
4. 附方
鉤藤湯(方見十二卷第四論)
加味逍遙散
加味歸脾湯(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)
紫蘇飲(方見十二卷第八論)
鉤藤散(方見四卷第四論)
二陳湯(方見二十四卷第五論)
四君子湯(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)
白話文:
鉤藤湯、加味逍遙散、加味歸脾湯、紫蘇飲、鉤藤散、二陳湯、四君子湯。
5. 妊娠瘈瘲方論第三
竊謂瘈者,筋脈急而縮也;瘲者,筋脈緩而伸也;一縮一伸,手足相引,搐弱不已,大抵與嬰孩發搐相似,謂之瘈瘲也。此症多屬風,蓋風主搖動。駱龍吉云:心主脈,肝主筋,心屬火,肝屬木,火主熱,木主風,風火相熾,則為瘈瘲也。治法若因風熱,用鉤藤湯加柴胡、山梔、黃芩、白朮,以平肝木,降心火,養氣血。
若風痰上湧,加竹瀝、南星、半夏;若風邪急搐,加全蠍、殭蠶。虧損氣血,用八珍湯加鉤藤、山梔為主。若無力抽搐,戴眼反折,汗出如珠者,肝氣絕也。皆不治。
白話文:
竊以為,瘈症是指筋脈緊縮,瘲症是指筋脈鬆弛伸展。一縮一伸,手足互相牽引,抽搐無力,一直持續下去,這與嬰兒發作抽搐很像,所以稱為瘈瘲。
這種病症大多屬於風邪,因為風主宰著搖動。駱龍吉說:心主宰著脈絡,肝主宰著筋,心屬火,肝屬木,火主熱,木主風,風火交熾,就會導致瘈瘲。
治療方法,如果因為風熱,就用鉤藤湯加柴胡、山梔、黃芩、白朮,以平肝木,降心火,滋養氣血。
如果風痰上湧,就加竹瀝、南星、半夏;如果風邪急促抽搐,就加全蠍、殭蠶。
如果氣血虧損,就用八珍湯加鉤藤、山梔為主。
如果無力抽搐,眼睛反轉,汗出如珠,就是肝氣衰竭,皆不可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