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《校註婦人良方》~ 卷五 (1)
卷五 (1)
1. 婦人血風勞氣方論第三
婦人血風勞症,因氣血素虛,或產後勞傷,外邪所乘,或內有宿冷,以致腹中疼痛,四肢酸倦,發熱自汗,月水不調,面黃肌瘦,當調補肝脾氣血為主。
愚按:東垣云:喜怒不節,起居不時,有所勞傷,皆損其氣,氣衰則火旺,火旺則乘其脾土,脾主四肢,故困熱懶言,動作喘乏,表熱自汗,心煩不安。當病之時,宜安心靜坐,存養其氣,以甘寒瀉其熱氣,以酸味收其散氣,以甘溫補其中氣。經言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。《要略》云:平人脈大為勞,以黃耆建中湯治之。
白話文:
在討論婦女血風勞症的問題上,這種病症通常是因為氣血本來就虛弱,或是產後勞累受傷,被外來的邪氣侵襲,或是體內有長期的寒氣,導致腹部疼痛,四肢感到痠痛疲倦,發燒且自汗,月經不調,臉色蒼黃,身體消瘦,治療應以調理和補充肝脾的氣血為主。
進一步解釋:李東垣(古代中醫學家)指出,情緒起伏過大,生活作息不正常,或是過度勞累,都會損耗體內的氣,氣力衰弱後,容易產生內火,而這旺盛的火氣會影響到脾臟,脾臟主管四肢,所以會出現疲倦、無力、口渴、動作喘息等症狀,表面發熱且自汗,心裡煩躁不安。在患病期間,應該保持心情平靜,靜坐養氣,用甘寒的食物來清熱,酸味食物來收斂散失的氣,甘溫的食物來補充中氣。古籍提到:對於勞損的身體,應該溫補。《要略》一書中寫到:一般人的脈象若顯得過大,表示身體勞損,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