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校註婦人良方》~ 卷一 (3)
卷一 (3)
1. 附治驗
上姜水煎服。
十全大補湯,治氣血虛熱,加柴胡、地骨皮、秦艽。
秦艽散,治五心煩熱,頰赤。
逍遙散,治血虛,五心煩熱,肢體疼痛,頭目昏重,心忪頰赤,口燥咽乾,發熱盜汗,減食嗜臥,月水不調,臍腹脹痛,寒熱如瘧,痰嗽潮熱,肌體羸瘦,漸成骨蒸。(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)
枳殼散,治婦人手足煩熱,盜汗肌瘁,經候不調,煩倦,心胸滿悶,狀如勞氣。
枳殼(去穰,麩炒,一兩),半夏(曲),赤芍藥(各一兩),柴胡,黃芩(炒,各一兩半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薑棗水煎服。
華陀解勞生肌,進食,活血養心,石膏每服水和錢許,甚驗。
青蒿散,治體倦虛疼勞熱。
九月採青蒿去梗,用童子小便浸三日,曬為末。每服二錢,烏梅一個,煎湯調服。
清心蓮子飲、參蘇飲加黃芩、麥門冬,並治五心煩熱,手足熱甚。
白話文:
上方以薑水煎服。
十全大補湯用於治療氣血虛弱伴有發熱的症狀,可加入柴胡、地骨皮、秦艽。
秦艽散用於治療五心煩熱(手心、腳心、心窩處發熱)、面頰潮紅。
逍遙散用於治療血虛導致的五心煩熱、肢體疼痛、頭暈目眩、心悸、面頰潮紅、口乾舌燥、發熱盜汗、食慾減退嗜睡、月經不調、腹部脹痛、寒熱交替如瘧疾、痰咳伴發熱、身體消瘦,最終發展成骨蒸(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)。(方劑詳見二十四卷第四論)
枳殼散用於治療婦女手足心煩熱、盜汗、身體消瘦、月經不調、疲倦乏力、胸悶,症狀類似於勞累過度。 藥方組成為:枳殼(去除瓤,麩炒,一兩)、半夏(用酒制)、赤芍藥(各一兩)、柴胡、黃芩(炒,各一兩半)。將藥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薑棗水煎服。
華佗的解勞生肌方,能促進食慾,活血養心,方中石膏每次服用約一錢,效果甚佳。
青蒿散用於治療身體倦怠、疼痛、虛弱發熱。 九月採摘青蒿,去除莖梗,用童子尿浸泡三天,曬乾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搭配一個烏梅,煎湯服用。
清心蓮子飲、參蘇飲加入黃芩、麥門冬,也可用於治療五心煩熱,尤其手足發熱明顯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