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校註婦人良方》~ 卷一 (1)
卷一 (1)
1. 附治驗
一婦人發熱晡熱,盜汗自汗,殊畏風寒,飲食少思,或腹脹吞酸,或大便不實。此脾胃不足,諸經虧損。朝用補中益氣,夕用八珍湯,倍用參、苓、白朮,各二十餘劑,諸症漸愈。因喪母哀傷,患盜汗便血,用加味歸脾湯,數劑而止,仍用前二藥,又五十餘劑,尋愈,月經兩月而至。適因怒去血過多,發熱作渴,肢體酸倦,頭目暈痛,用逍遙散、加味歸脾湯二藥調補而痊。
一婦人盜汗自汗,遍身痠疼,五心發熱,夜間益甚,或咳嗽咽乾,或盜汗自汗,月經兩三月一至,用加味逍遙散、六味地黃丸兼服,臨臥又服陳術丸,三月餘,諸症悉愈,其經乃兩月一至,又服兩月而痊。陳術丸即陳皮白朮為丸。
一婦人患前症,食少倦怠,肌肉消瘦,日晡發熱,至夜益甚,月水過期,漸至不通,時發渴躁,誤用通經之劑,熱倦愈重,飲食愈少。余用八珍湯加升麻、丹皮、山梔、柴胡治之,熱漸退,又用八珍、丹皮、軟柴胡調理而愈。
一婦人飲食少思,胸膈不利,或胸中作痛,或大便作瀉,或小便不利,用逍遙散加山梔、茯神、遠志、木香而愈。後因怒寒熱往來,倦怠煩熱,以前藥加炒黑黃連三分頓愈,用八珍湯調理而愈。後因怒吐血躁渴,用人參五錢,苓、朮、當歸各三錢,陳皮、甘草各一錢,治之而愈。
一婦人胸脅作痛,內熱晡熱,月經不調。余謂鬱怒傷損肝脾,朝用歸脾湯以解鬱結,生脾氣,夕用加味逍遙散以生肝血,清肝火,半載而愈。後因飲食失調,兼有怒氣,月經如注,脈浮洪而數,用六君子加芎、歸、炮姜,一劑而血止,用補中益氣加炮薑、茯苓、半夏治之而元氣復,又用歸脾湯、逍遙散調理而康。
一婦人內熱口乾,頭暈吐痰,帶下體倦,飲食少思。余謂脾氣虛弱而不能生肺金,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半夏,脾氣漸復,飲食漸進,諸症漸退,再用加味逍遙散治之尋愈。
一婦人腹脹脅痛,內熱晡熱,月經不調,不時吐痰,或用化痰行氣之劑,胸膈不利。余謂脾氣鬱結,肝經血虛,朝用歸脾湯,夕用加味逍遙散,百餘劑而諸症漸愈。又因飲食停滯,或用峻補之劑,口乾體倦。余用七味白朮散、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,中氣漸愈,又以補中益氣及八珍湯兼服而痊。
一婦人患前症將愈,因怒胸膈不利,飲食少思,服消導利氣之藥,大便下血。余曰:此脾氣復損,不能攝血歸源。用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、炮姜血止,用八珍加柴胡、炒梔熱退,用八珍湯、逍遙散而痊。
一婦人肌體倦瘦,口乾內熱,盜汗如洗,日晡熱甚,用參、耆、歸、朮、茯神、遠志、棗仁、麥門、五味、丹皮、龍眼肉、炙草、柴胡、升麻治之獲痊。後因喪子,懷抱不舒,腹脹少寢,飲食少思,痰涎上湧,月經頻數。余謂怒悶傷脾,不能攝血制涎歸源耳。用補中益氣、濟生歸脾漸愈,又用八珍湯調理而痊。
白話文:
附治驗
一位婦女發熱,尤其午後加重,盜汗自汗,非常怕冷,食慾不振,有時腹脹、胃酸,有時便秘。這是脾胃虛弱,多種經絡虧損的症狀。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,晚上服用八珍湯,並且加倍使用人參、茯苓、白朮,服用二十多劑後,症狀逐漸好轉。因為喪母過度悲傷,出現盜汗和便血,於是服用加味歸脾湯,幾劑之後便血停止,繼續服用前面兩種藥物,又服用了五十多劑,病症痊癒,月經兩個月後恢復正常。後來因為生氣導致出血過多,出現發熱口渴、肢體酸痛、頭暈目眩,服用逍遙散和加味歸脾湯調養而痊癒。
一位婦女盜汗自汗,全身酸痛,五心煩熱,晚上症狀加重,有時咳嗽咽喉乾燥,有時盜汗自汗,月經兩三個才來一次,服用加味逍遙散和六味地黃丸,睡前再服用陳術丸,三個月後,所有症狀痊癒,月經恢復為兩個月來一次,又服用兩個月後完全康復。(陳術丸是指陳皮和白朮製成的丸藥。)
一位婦女患有上述症狀,食慾不振、倦怠、肌肉消瘦,午後發熱,晚上加重,月經推遲,逐漸停經,時常口渴煩躁,誤服通經藥物後,熱症和倦怠更嚴重,食慾更差。我用八珍湯加升麻、丹皮、山梔、柴胡治療,發熱逐漸減退,然後再用八珍湯、丹皮、軟柴胡調理,最終痊癒。
一位婦女食慾不振,胸膈不舒,有時胸痛,有時腹瀉,有時小便不利,服用逍遙散加山梔、茯神、遠志、木香後痊癒。後來因為生氣,出現寒熱往來、倦怠煩熱,在之前的藥方中加入炒黑黃連少許,很快痊癒,然後用八珍湯調理康復。之後因為生氣吐血,口渴煩躁,服用人參五錢,茯苓、白朮、當歸各三錢,陳皮、甘草各一錢,痊癒。
一位婦女胸脅疼痛,內熱,午後熱症加重,月經不調。我認為是鬱怒損傷肝脾,早上服用歸脾湯以解鬱結,健脾益氣,晚上服用加味逍遙散以養肝血,清肝火,半年後痊癒。後來因為飲食不規律,加上生氣,月經量過多,脈象浮洪而數,服用六君子湯加芎藭、當歸、炮薑,一劑藥後出血停止,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、茯苓、半夏,元氣恢復,再服用歸脾湯、逍遙散調理,恢復健康。
一位婦女內熱口乾,頭暈痰多,帶下,體倦,食慾不振。我認為是脾氣虛弱,不能生肺金,服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半夏,脾氣逐漸恢復,食慾漸增,症狀逐漸減輕,再服用加味逍遙散,很快痊癒。
一位婦女腹脹脅痛,內熱,午後熱症加重,月經不調,經常吐痰,曾服用化痰行氣藥物,但胸膈仍然不舒。我認為是脾氣鬱結,肝經血虛,早上服用歸脾湯,晚上服用加味逍遙散,服用一百多劑後,症狀逐漸好轉。後來因為飲食停滯,服用峻補藥物後,出現口乾體倦。我用七味白朮散、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半夏,中氣漸漸恢復,再服用補中益氣湯和八珍湯,痊癒。
一位婦女患有上述症狀,即將痊癒時,因為生氣導致胸膈不舒,食慾不振,服用消導利氣藥物後,大便帶血。我說:這是脾氣再次受損,不能攝血歸源。服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、半夏、炮薑,止血,服用八珍湯加柴胡、炒梔子,退熱,服用八珍湯、逍遙散,痊癒。
一位婦女肌體倦怠消瘦,口乾內熱,盜汗,午後熱症加重,服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茯神、遠志、酸棗仁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丹皮、龍眼肉、炙甘草、柴胡、升麻治療痊癒。後來因為喪子,悲痛不已,腹脹睡眠不足,食慾不振,痰涎湧出,月經頻數。我認為是憂鬱傷脾,不能攝血制涎歸源。服用補中益氣湯、濟生歸脾湯漸漸好轉,再服用八珍湯調理而痊癒。